认知视阈下网络语言隐喻现象浅析论文

认知视阈下网络语言隐喻现象浅析

◎郭 佳

(江西师范大学 江西 南昌 330000)

【摘 要】 人类在感知、理解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过程中,通过隐喻将身体经验感知与抽象事物联系起来,从而形成认知。语言是在感知世界的基础上,通过认知加工才形成的。隐喻存在于语言之中,但隐喻不是语言现象,而是人类重要的认知和思维方式。随着互联网的日趋发达,网络成为人类另一重要的社交虚拟场所,网络语言也成了人们相互沟通的重要载体。隐喻作为思维认知方法,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关键词】 隐喻 隐喻工作机制 网络语言

互联网渗透进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除了日常身体经验感知的客观世界,还有虚拟抽象的网络数字世界。人们在网络平台上进行沟通和了解,由此衍生了网络语言。为了正确传达并使对方了解自己的真实意图,人们无形中会选择隐喻这一思维方式。在隐喻的作用下,人类通过某一事体来理解另一事体,从而成功探索、描绘、理解和解释事体。

在暂存性资源的分配中,显然共享型资源的分配应该优先考虑成员单调性,即Ax.3,而含Ax.3的极大相容公理组为ESCA3;独占型资源的分配应该优先考虑资源紧邻性,即Ax.4,而含Ax.4的极大相容公理组为ESCA4.

一、隐喻的工作机制

最早亚里士多德从修辞的角度来解释隐喻,他认为隐喻是在词平面上的一种修辞现象,是词与词的替换。随着语言学的发展,对隐喻的理解和分析开始转向认知。洛克最早于1689年在“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中提到了类似概念隐喻的观点,开始从认知的角度解释隐喻。隐喻由认知而起,又是认知的结果,同时又推动了认知的发展,这就揭示出隐喻在人类认知和推理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1]

为了理解抽象世界的概念,人们在无形之中经过类比、推理等方式,将身体经验与抽象概念联系起来,找到相似点,从而达到理解抽象概念的目的。身体经验属于源域,抽象的概念属于目标域,通过相似点从源域映射到目标域,形成隐喻的工作机制,相似点也可以称作映射项。

在隐喻性网络语言中,语言产出者在源域和目标域之间找到最佳映射项,最终以目标域中的语言文字为载体输出给语言接收者。语言接收者在已知信息(网络文本)的帮助下,在目标域中找出最佳映射项,回归到源域,从而理解文本含义的本质,语言发出者与接收者之间形成隐喻机制的回溯路径[2]。如图所示。

网友二:送房子都送得如此艰难

二、网络语言中的隐喻现象

网友一:非要送人家一套房子

(一)本体和喻体的互动

一队潜水员在海底遇到一只把塑料杯子当作保护壳的小章鱼。潜水员们给小章鱼找来各种贝壳,试图让他换一个新家。小章鱼特别可爱,潜水员也非常暖心。

隐喻性的网络语言常常是在相关文本作为已知信息的情况下被产出和理解的。以来自微博的一则文本为例:

网络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语言除了文字、图片、符号外,还有计算机编程语言、专用术语等。狭义的网络语言仅仅指网络中人际沟通使用的语言文字符号[3]。在这里,我们主要是从狭义的网络语言出发,来讨论其中的隐喻现象。

隐喻主要研究源域和目标域两个域,并且研究两者之间是如何对应或者映射的。源域、映射项和目标域是隐喻工作机制中不可或缺的三大要素。在与已知信息的始终互动下,目标域和源域通过最佳映射项产生对应关系,语言发出者和语言接收者在共同已知信息文本下构建和解读隐喻。

在文本中,我们获得了已知信息——一只小章鱼把塑料杯子当作保护壳,潜水员找来了各种贝壳想要更换这个塑料杯子。不管是塑料杯子还是贝壳,都是作为小章鱼的家,有着“遮风挡雨”“栖身之地”等属性。因此网友一和网友二把潜水员的这种行为理解为“送房子”。房子是大家在客观世界身体感知的事体,它的原型概念中就包含“遮风挡雨”“居住”“休息”等属性。在读到网友一和网友二的评论时,如果没有已知信息文本的帮助,很难去理解他们所说的“送房子”是什么意思。网友一和网友二在对小章鱼来说的贝壳和我们所熟知的房子中间找到了最佳映射项——“栖身”“遮风挡雨”“坚硬”,从而产生了隐喻性话语——“非要送人家一套房子”“送房子都送得如此艰难”。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时代,也是创新创业的时代。行业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在这日新月异、飞速变换的环境中求生存、求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高。

网络语言的交际双方,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共享已知信息,有一定的推理能力,才能使得隐喻实现其真实价值[4]。也正是人类的认知思维,才使得隐喻的构成和推理有了意义。在此例中,“贝壳”属于源域,“房子”属于目标域,把“贝壳”比喻成“房子”,“贝壳”成了本体,“房子”成了喻体。在共同已知信息文本的作用下,本体和喻体实现了互动。在“贝壳”与“房子”中间,通过共同已知信息——“潜水员给小章鱼送贝壳当保护壳”,生成恰当的映射效果。通过认知加工,进行本体和喻体的互动,最终实现对隐含意义的真正解读。

网友一和网友二的语言产出过程我们可以用以下图形来表示:

1.3.2 药物选择评价 普通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主要感染病原菌是葡萄球菌[6],预防感染时应以第一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为主。

执行担保情形下担保财产抵押登记手续的办理(龚杨) .................................................................................9-49

(二)已知信息文本的限制

我们作为信息接收者,在已知信息的帮助下,即使没有和网友一、网友二面对面交流,也能够轻松找到“贝壳”和“房子”之间的最佳映射项,从目标域中的“房子”回溯到文本中所讲的“贝壳”,进而正确理解文本含义。

交际双方在缺乏现实沟通的情况下,实现对网络语言隐含意义的解读,这依赖于已知信息文本的存在。已知信息文本在网络上相对于在现实生活中更具有约束力,网络语言具有活跃、创新等特性,更迭速度快,缺乏相应信息文本的帮助,往往很难理解网络语言的隐含意义。如果我们没有已知信息——“潜水员给小章鱼送贝壳当保护壳”,我们也就很难在本体“贝壳”和喻体“房子”中间生成映射成果。隐喻没有被解读出来,那么就失去了价值,是失败的隐喻。

三、结语

网络世界在一定程度上是现实世界的反映,两者之间存在相似性。正是因为这些相似性,才使得人们自如表达或理解隐喻性网络语言,也正是因为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才使得隐喻能够成立。相似性,或者说映射项,是隐喻的基本要素。如果找不到两者之间的相似性,就很难去理解隐喻的本质含义[5]。隐喻作为一种认知活动,与网络语言不可分割,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去理解网络语言。在认知语言学中,发掘新的视角和方法来研究语言具有重大意义。

在社会的科技发展中,一些新兴学科常从某些相关学科借用一些词汇并赋予新的意义内涵,而成为该学科的词汇。例如,石油专业中的bit“钻头”被机械加工行业借用表示“切削刀”。

[参考文献]

[1]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2]王寅,李弘.中西隐喻对比及隐喻工作机制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2).

[3]施春红.网络语言的语言价值和语言学价值[J].语言文字应用,2010(3).

[4]刘诺文.英语网络新词的隐喻认知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5]丁岩堂.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隐喻的性质及功能[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中图分类号】 H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3520(2019)19-20-02

【收稿日期】 2019-09-17

【作者简介】 郭佳(1990- ),女,汉族,江西九江人,硕士,江西师范大学,讲师;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及应用语言学。

标签:;  ;  ;  ;  

认知视阈下网络语言隐喻现象浅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