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沙坦和海捷亚对高血压患者心功能及HRV的影响对比论文_罗中国

缬沙坦和海捷亚对高血压患者心功能及HRV的影响对比论文_罗中国

(宜宾市翠屏区宗场镇卫生院 四川宜宾 644000)

【摘要】目的:对比缬沙坦、海捷亚两种药物治疗对高血压患者心功能及HRV的影响。方法:将52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予以缬沙坦治疗,对照组予以海捷亚治疗,对比用药前及用药后8周心功能变化、心率变异性(HRV)。结果: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用药前和用药后8周的心功能变化;对比用药前、用药后8周患者HRV指标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海捷亚降压效果较好,对自主神经功能状态的HRV影响较轻。

【关键词】海捷亚;心功能;心率变异性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3-0023-03

【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s of valsartan, Hyzaar two kinds of drug treatment effects on heart function and HRV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Methods 520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were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study group received valsartan treatment,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Hyzaar treatment, heart function changes 8 weeks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heart rate variability of (HRV). Results The changes of heart function comparative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before and after medication for 8 weeks; 8 weeks 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 changes in patients with HRV index after treatment,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The antihypertensive effect of Hyzaar better effect of HRV on the function of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is lighter.

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升高,人们饮食习惯也有所改变。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有所升高,高血压是已成为临床中较为常见的心血管内科疾病之一,给人们健康生活和正常工作带来影响[1]。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520例高血压患者纳入临床研究,对比缬沙坦、海捷亚两种药物治疗对高血压患者心功能及HRV的影响,详细正文见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在2011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52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制定的诊断和分级标准[2]。按照治疗药物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组260例。研究组患者男140例,女120例;年龄最小54岁,最大81岁,平均年龄(70.5±2.5)岁。对照组患者男120例,女140例,年龄最小56岁,最大81岁,平均年龄(68.5±2.5)岁。排除继发性高血压、高血压危象、严重器质性疾病以及药物耐受性差患者。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性别、年龄与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 方法

研究组予以缬沙坦(生产厂商:天大药业(珠海)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20030777;规格:80mg*7粒/盒)治疗,80mg/粒,1粒/次,每天一次,每天同一时间用药,在进餐时或空腹服用;对反应不足或降压效果不满意时,每日剂量可增加至160mg,或加用利尿剂。对照组予以海捷亚(生产厂商: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20160442;规格:50mg*7粒/盒)治疗,50mg/粒,1粒/次,每天一次,每天同一时间用药,在进餐时或空腹服用,对反应不足的患者,剂量可增加至每日一次,降压效果不满意时,每日剂量可增加至100mg,或加用利尿剂。在患者接受治疗期间,禁止服用一切影响血压的药物。

1.3 观察指标

①心功能:采用SF-IV左右心室同步控测仪(生产公司:深泰电子实业公司)在患者用药前、用药后8周检测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射血前(PEP)、PEP/LVEF、等收缩期时间(ICT)、射血分数(EF)[3]。②心率变异性(HRV):采用计算机化心动周期信号混沌分析系统在用药前、用药后8周健侧HRV。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4.0统计分析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患者年龄、性别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的形式表示,总有效率及其他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组间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2.1 心功能变化

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用药前和用药后8周的心功能变化,研究组用药前LVEF、PEP、PEP/LVEF、CT、EF分别289.78±26.55、89.74±12.77、0.34±0.06、36.54±10.44、0.74±0.04;对照组用药前LVEF、PEP、PEP/LVEF、CT、EF分别279.98±24.87、92.214±11.54、0.34±0.06、35.65±11.24、0.72±0.07。治疗前,两组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用药后8周LVEF、PEP、PEP/LVEF、CT、EF分别305±14.51、85.42±6.877、0.22±0.04、29.54±4.54、0.78±0.06;对照组用药后8周LVEF、PEP、PEP/LVEF、CT、EF分别303.11±9.77、88.71±7.98、0.29±0.05、30.54±4.66、0.78±0.05。治疗后8周,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心率变异性指标

对比用药前、用药后8周患者HRV指标变化,研究组用药前Hsd、Hle、HCC、RPH、RPU、RUH分别为24.18±13.34、3.30±0.71、25.07±13.94、25.04±11.69、54.12±16.91、3.05±2.47;对照组用药前Hsd、Hle、HCC、RPH、RPU、RUH分别为24.65±13.22、2.98±0.74、28.74±16.54、21.65±11.64、58.41±16.92、2.98±2.31;治疗前,两组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用药后8周Hsd、Hle、HCC、RPH、RPU、RUH分别为32.14±14.55、3.35±0.69、28.56±14.65、38.87±14.66、43.65±9.87、1.22±0.66;对照组用药后Hsd、Hle、HCC、RPH、RPU、RUH分别为28.88±16.54、3.32±0.61、31.65±11.33、29.66±11.88、48.12±14.54、1.65±1.20。治疗后8周,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以及人口老龄化,临床调查显示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高血压是我国目前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预测:截至2020年,高血压疾病在现代社会心血管疾病占据首位。同时,我国18岁以上的成人高血压患病率已经超过18.8%。高血压病左室舒张功能异常在心血管疾病中占有重要重要位置,是高血压疾病中极为重要的一种;这也侧面证实因高血压疾病导致的靶器官损害也称为我国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4]。目前,高血压临床治疗药物也比较多,随着现代药物的不断更新,高血压治疗药物更新换代也明显加快,对减少因高血压疾病发生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并发症有重要作用,严重影响患病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不利于其正常生活。因此,控制高血压是高血压治疗及预防心脑血管病及降低死亡率的关键环节。

高血压患者存在心率变异性(HRV)异常,当发生高血压后,一般均需要接受长期药物治疗,药物药性的选择对患者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都有着重要意义。ABB类降压药物具有靶器官保护作用,长期应用还可逆转高血压患者的左室肥厚和血管壁增厚。心率变异性是反映自主神经对心脏和血管调节动态平衡的无创性指标,在于反映自主神经对心脏和血管调节动态平衡的无创性指征,在血压的生理调节中自主神经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自主神经也参与了高血压的发病过程,用以检测高血压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也就是反映自主神经系统的活性及其平衡协调关系,可以预测某些心脏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临床上发现高血压患者由于血压高导致血管壁受压、弹性降低、血流慢等原因,经常会出现头痛、胸闷等等临床表现,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时,治疗目的在于帮助患者恢复血管弹性、疏通血管,促进血液流通。大多数高血压治疗都会选择联合用药,用以稳定血压,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本次研究中,对高血压患者应用缬沙坦、海捷亚两种药物治疗,缬沙坦是高血压的治疗药物之一,属于一种长效钙通道阻滞剂,每粒药物中含有氯沙坦钾50mg和氢氯噻嗪12.5mg,通过阻滞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细胞上的特异性L型钙通道而选择性地抑制Ca2+进入细胞内,继而气道舒张血管平滑肌,并扩张外周小动脉,有效减少末梢血管阻力,改善高血压患者血管收缩、释放醛固酮具有重要作用,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海捷亚是由氯沙坦与利尿剂氢氯噻嗪组成的固定复方降压制剂,可以直接扩张血管,降低中枢和外周交感神经兴奋,产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抑制系统,降对周围组织亲和性高、作用时间长。一般均需要接受长期药物治疗,药物药性的选择对患者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都有着重要意义,在高血压临床治疗常产生一系列副作用如颜面潮红、头昏、头痛、下肢水肿等并发症,为减少并发症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开展研究。

将我院收治的520例高血压患者纳入研究,研究组予以缬沙坦治疗,对照组予以海捷亚治疗,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性别、年龄与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相同治疗时间后,结果显示: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用药前和用药后8周的心功能变化,用药后8周心功能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用药前、用药后8周患者HRV指标变化,用药后8周患者HRV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也说明缬沙坦、海捷亚两种药物均有降压、减少蛋白尿、保护肾功能、延缓肾病进展的作用,对患者高血压控制、减少蛋白尿、保护肾功能、延缓肾病具有重要作用,可治疗高血压可增强降压效果,减少因高血压对心血管的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缬沙坦、海捷亚两种药物治疗对高血压治疗均有一定效果,相较于缬沙坦,海捷亚降压效果较好,对自主神经功能状态的HRV影响较轻,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范倩,张秀静,李秀珍,邱明峰,鲁卫星.潜降颗粒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病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39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14,(19):1664-1667.

[2]陈志娟.缬沙坦与卡托普利联合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38例[J].广西医学,2010,(08):949-950.

[3]蔡华珍. 海捷亚(氯沙坦钾和氢氯噻嗪)对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疗效[J].海峡药学,2015,(10):160-161.

论文作者:罗中国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1

标签:;  ;  ;  ;  ;  ;  ;  ;  

缬沙坦和海捷亚对高血压患者心功能及HRV的影响对比论文_罗中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