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现有的房屋数量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居住,这就使我国的建筑行业也进入了黄金发展时期,同时人们也对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虽然城市里高楼林立,数量也是越来越多,但是有很多建筑的质量却没有得到保证,这样不但会浪费建材,有时还会因为质量问题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所以由此可见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古人云:“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一只小小的蚂蚁就能毁掉是人们辛辛苦苦造的堤坝,这就说明一点小小的失误就能是整个建筑毁于一旦,使国家和人们的财产受到损失,因此我们更应该加强对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下面我将针对在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分析。
关键词: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看法分析
一、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内涵
我们既然要建设工程质量进行管理,就用该了解、知道什么是工程质量管理,怎么管理,对所谓的建设工程施工质量我有两个方面的理解,一个是大的方面:它不但包含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同时也包括了施工工序质量以及施工人员的工作质量。我们通常所说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是针对广义建筑施工质量而言的;另一个是小层面的:就是指工企业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建筑质量标准,以最经济的施工技术,使建筑工程质量达到相关规范要求的质量标准。知道了什么是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我们就能在建设过程中对其更好的管理。
二、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
1、人的因素
人的因素主要指领导者的素质、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服务人员的质量观念。有调查表明,造成建筑质量问题有很多都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真接参与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等人员,他们本身的素质高低,对规范的掌握程度,工作方法的选取,均会影响到工程的质量。领导者素质高,决策能力就强,就有较强的质量规划、目标管理、施工组织和技术指导、质量检查的能力,管理制度完善,技术措施得力,工程质量就高。操作人员具备较强的技术水平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就会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等。领导者管理思想不清晰,以为管理就是强制,未能合理运用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管理,上梁不正下梁歪,最终导致质量管理工作偏离正确方向,越管质量越得不到保证,再加上一些临时施工人员的不规范操作,最终使得管理工作寸步难行. 因此,可以说这个因素是决定施工质量好坏的根本因素也不为过。
2、环境因素
在影响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因素当中,环境因素是极其重要的一个因素,有的时候甚至可能会成为工程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必须要把环境因素当作一个重点看待。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环境因素较多。工程技术环境,如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工程管理环境,如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制度等;劳动环境,如劳动组合、劳动工具、工作面等;人文环境,如当地的风土人情、社会治安、富裕程度等。环境因素对于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如气象条件变化万千,温度、湿度、大风、暴雨、酷暑、严寒都直接影响工程质量。
3、材料因素
材料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工程质量也就不可能符合标准。有些承包商承接工程后,为谋取更多利益,不按工程技术规范要求的品种、规格、技术参数等采购相关的成品或半成品,或因采购人员素质低下,对其原材料的质量不进行有效控制,放任自流,从中收取回扣和好处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还有的企业没有完善的管理机制和约束机制,无法杜绝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工程施工中,给工程留下质量隐患。
三、提高施工质量的对策与建议
1、提高管理、施工及操作人员自身素质 (1)施工人员是决定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想控制施工质量,就必须提高整个施工队伍的质量意识,对所有的施工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工作,并从中选出部分具有较好质量管理意识及相关技术的人员作为施工质量管理人员,对他们再进行相关的施工质量监管工作培训。(2)提高所有参与工程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让他们树立五大观念,即质量第一的观念、预控为主的观念、为用户服务的观念、用数 4据说话的观念以及社会效益与企业效益相结合的综合效益观念。(3)要搞好人员培训,提高员工素质。要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质量知识、施工技术、安全知识等方面知识的教育和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特殊过程严格按作业指导说明书组织施工,施工人员需经培训并取得资格。
2、加强原材料质量管理
(1)提高采购人员的政治素质和质量鉴定水平,选择有一定专业知识又有责任心的人担任该项工作。
(2)采购材料要广开门路,掌握材料信息,综合比较,择优进货。进场材料、物资须在合格的供方厂家或有信誉的商店采购,所采购的材料或设备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材质证明和使用说明书。物资采购主管要定期对供货商进行评审、考核。
(3)施工现场材料人员要会同工地负责人、甲方等有关人员负责对现场设备及进场材料进行检查验收。特殊材料要有说明书和试验报告,对钢材、水泥、防水材料、混凝土外加剂等必须进行复试和见证取样试验。当对质量有怀疑时,就加倍抽样或全数检验。
3、提高施工的质量管理水平
每项工程有总体施工方案,每一分项工程施工之前也要做到方案先行,并且施工方案必须实行分级审批制度,方案审完后还要做出样板,反复对样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直至达到设计要求方可执行。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根据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时对施工方案进行修改,力求方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工艺先进、措施得力、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质量、加快进度、降低成本。
4、确保施工工序的质量
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工序所构成,工序质量是构成工程质量的最基本的单元,上道工序存在质量缺陷或隐患,不仅使本工序质量达不到标准的要求,而且直接影响下道工序及后续工程的质量与安全,进而影响最终成品的质量。因此,在施工中要建立严格的交接班检查制度,在每一道工序进行中,必须坚持自检、互检。完工以后,再由专项质检员检查,然后在自检合格基础上,向监理申请验收,监理人员应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严格依据国家现行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质量检查。检查合格签字确认后,下道工序才可进行施工。
以上就是我对在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时出现的问题及对问题的一些见解,我国建筑业正处于黄金时期,任何企业都不会放过这个发展的大好机会,建筑市场的竞争也是越来越激烈,我们只有保证我们的建筑比别人的强,这样才能使我们的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我们更要重视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这样才能使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让我国变得更加繁荣。
参考文献
[1]《建设施工》.高振锋 2017年.
[2]《建筑工程质量控制》.齐秀梅2014年.
[3]《建筑概论》.沈福煦.2001年.
论文作者:陈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9
标签:质量论文; 因素论文; 工序论文; 施工质量论文; 材料论文; 工程质量论文; 人员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