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合并大出血62例治疗体会论文_尹在实

消化性溃疡合并大出血62例治疗体会论文_尹在实

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 157011

【摘 要】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合并大出血的理想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并发大出血患者62例,随机分为A组(西咪替丁组)21例、B组(奥美拉唑组)21例、C组(内镜组)20例,观察治疗效果。结果:A组中显效4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为52.0%;B组中显效9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为82.5%;C组中显效11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为95.8%。三组之间对比差异显著(P<0.01),其中以C组(内镜治疗组)治疗效果最佳。结论:经过比较可以得出,内镜注射肾上腺素联合金属钛夹止血治疗消化性溃疡大出血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大出血;治疗

消化性溃疡大出血是内科常见急症之一,病情危重可出现短时间内大量出血,导致头昏、心慌、晕厥、心率加快、血压偏低等症状,严重的可危及生命。所谓大出血系指有明显消化道出血症状而言,主要表现为大量呕血和黑粪、血红蛋白下降,溃疡病大出血是因溃疡基底部血管被蚀所致,出血的溃疡灶多位于胃小弯或十二指肠后壁。因此,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发大出血,应在抗休克、迅速补充血容量的基础上,尽早的止血治疗,奥美拉唑是治疗消化性溃疡大出血的有效药物。本文就消化性溃疡合并大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做出了相关阐述,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并发大出血患者62例随机分为A组(西咪替丁组)21例、B组(奥美拉唑组)21例、C组(内镜组)20例,以上所有患者,均经胃纤镜或手术证实。其中男 32 例,女 30例,年龄 23 ~ 68 岁,平均(47.83 ± 14.90)岁,均有呕血或黑便经临床症状、体征及胃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合并大出血患者,且均为中度以下出血,出血量为1000ml以下。3组从年龄、性别、溃疡类型等各方面比较差异不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输血、输液、补充血容量对症治疗的同时,均给予常规禁食 1 ~ 3d,出血期间均以输液、输血补足血容量,运用止血药物止血,对休克患者应予以抗休克的综合治疗。根据不同组别采取以下治疗措施:A组:给予西咪替丁注射液500mg加入250mg生理盐水,每日2次静脉滴注;B组:给予奥美拉唑40mg加入100ml生理盐水,每日2次静脉滴注;C组:在内镜直视下,在溃疡周围注射1∶10000肾上腺素,每次注射1ml,总量为10ml,并且采用金属钛夹止血,直至出血停止。

1.3 观察指标

止血时间; 输血量; 临床疗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观察出血停止情况进行判断(大便潜血转阴,血压、脉搏平稳(脉搏 < 9 次 /min),肠鸣音正常,胃管引流液变清,胃镜检查出血停止或无再出血征象)显效:3 天内出血停止; 有效:3 ~ 7 出血停止; 无效:7 天以上出血未停止; 药物不良反应。

1.4统计学方法

本组数据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并且经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持续静滴组出血停止时间平均(32.86 ± 7.52)。其中A组中显效4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为52.0%;B组中显效9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为82.5%;C组中显效11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为95.8%。三组之间对比差异显著(P<0.01),其中以C组(内镜治疗组)治疗效果最佳。

3.结论

消化性出血是内科常见急症,尽早、尽快止血是治疗的关键,出血病因主要与胃、十二指肠黏膜屏障保护功能下降有关,出血量根据病变侵蚀的部位、深度以及有无侵蚀到大血管等情况而不同,治疗消化性溃疡大出血的主要止血措施是抑制胃酸分泌和提高胃内 p H 值,胃酸分泌增加,胃粘膜屏障功能下降致 H+弥散增加,而损害胃粘膜,胃内 p H 值的高低直接影响血小板聚集和血浆凝血功能,这些都是导致消化性溃疡并发大出血的原因。一般患者均有慢性溃疡史,有慢性上腹部疼痛、反酸、嗳气等消化道症状,当消化性溃疡合并消化道出血时则多会出现呕血和黑便的症状,出血量一次超过500ml或短期内出血量超过1000ml时,可出现急性贫血的症状,如头晕、心慌、乏力及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

对于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治疗,一般急救措施为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活动性出血期间禁食,必要时吸氧,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呕吐黑便情况及积极补充血容量等,在上述一般治疗的同时给予必要的止血措施是十分重要的,急诊胃纤镜检查是上消化道出血病因诊断的首选方法。奥美拉唑作为强有力的质子泵抑制剂,主要通过提高胃内 p H值,改善出血部位酸性环境,从而避免酸液对暴露在溃疡面外的小血管的侵蚀、消化,并使出血部位的血小板易于凝集,血凝块形成,不易脱落,最终达到止血目的,同时还可通过负反馈释放大量胃泌素,增加黏膜血液量,改善微循环,减少胃酸对溃疡面的侵蚀,促进溃疡愈合。在急性期内行胃纤镜检查,不仅可以观察到溃疡出血的部位、速度和出血的性质,还可以观察到胃内积血的多少,尤其对鉴别无溃疡病史的溃疡面出血和出血性胃炎,避免不必要手术,有着重要意义。对于年龄轻、首次出血且一般状况良好者,首选内科保守治疗。主要包括快速补液(平衡盐溶液或者 5% 葡萄糖盐水),输新鲜血、止血,应用抗酸剂及 H2 受体阻滞剂。我们采用一般止血剂外,应用注射用血疑酶立止血及凝血酶治疗溃疡病并大出血,获得了较好效果。对于短时间内出血凶猛、出血量大,保守治疗效果差,应果断采用手术治疗。尤其是老年性溃疡,病灶大,常累及基底小动脉而使出血量大、速度快,加之老年血管硬化,非手术治疗往往难以达到止血,所以手术治疗仍是止血的有效手段。

在本组病例中分别给予了西咪替丁、奥美拉唑和内镜下注射肾上腺素联合金属夹止血三种方法,从疗效来看,内镜下注射肾上腺素联合金属夹止血效果最好。肾上腺素出血部位局部注射可以有效地收缩出血血管,使其出血量减少直至停止,而金属夹联合止血更能促进血管的收缩、血液的凝固,这使得止血效果更加迅速。奥美拉唑和西咪替丁均能够减缓胃酸的分泌,但相比之下前者更能有效地治疗溃疡合并出血的症状,另外,这两种药物可以在止血基本停止后辅助治疗,巩固止血的效果。综上所述,内镜注射肾上腺素联合金属钛夹止血治疗消化性溃疡大出血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龙成东.消化性溃疡合并大出血70例治疗体会[J].当代医学,2010,16(20):80-81.

[2] 严华.消化性溃疡并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 46 例临床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1,40(12):1596-1597.

[3] 侯中宁.两种不同剂量的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0):119-120.

论文作者:尹在实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4

标签:;  ;  ;  ;  ;  ;  ;  ;  

消化性溃疡合并大出血62例治疗体会论文_尹在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