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机电管线综合优化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刘卫

摘要:随着工程项目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利用传统的二维图纸进行机电管线综合的设计、施工和优化的局限性日渐显现。通过BIM技术可以整合暖通、给排水、电气和消防等专业的模型,有针对性地进行碰撞分析检查,在施工前期及时发现二维施工图纸中的“错漏碰缺”等错误,并进行相应的优化,大大减少不必要的返工,提高管线综合的质量,降低工程成本。

关键词:建筑信息模型;管线综合;碰撞检测;优化

我国的机电施工正处于成熟阶段,应用BIM技术可以打破之前传统上的不能解决的问题,而且将其进行优化,在BIM技术的发展中,国际上的机电施工进行应用的经验更为值得我们借鉴,根据我国在具体的施工情况,实现机电施工的更宽广化的发展。利用此技术,不仅施工的进度得到缩短,而且在效率上得到提升,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

1.传统设计方式在管线综合优化中的应用缺陷

(1)传统管线综合设计只能够表达单一截面或局部信息,很难对管线综合进行全面整体的分析,致使管线交叉部分的问题难以完全呈现。(2)传统管线综合设计缺乏综合性考虑,在进行管线交叉综合时就难以避免调整管线标高时带来的“连锁反应”,往往解决了一处碰撞又会带来另一处的碰撞。(3)传统的图纸是按照平面出图,施工单位必须阅读多张平面图纸才能掌握某种管道系统。若等到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才去考虑管线综合,会导致大量设计变更,进而对工期造成延误。

2.BIM技术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和意义

BIM技术本身是非常先进的,而且,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帮助建筑模型从传统的二维图纸转换为三维模型的过程。更进一步的实现了信息处理、动画技术、软件技术、计算机高速运算技术等多方面的融合贯通,进而,在这一基础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相对于BIM技术而言,其本身具有结构立体的特点。换而言之,BIM技术的首要特点,就是具有非常强烈的直观性,在我国传统的二维图纸使用过程中,对于机电工程本身的各项设备构建和管线铺设等多方面的选择,基本都只能够体现在平面效果上。无疑,这对于机电工程行业设计人员而言,带来了非常大的工作难度,而对于施工人员本身,也容易造成误操作的现象和可能性。那么,在BIM技术所带来的三维模型基础上,就完全可以将整体的机电设备构建和管线铺设等多个方面用十分立体的图像形式来清晰的表达出来。这样的话,无论是对于设计人员本身还是对于实地工作的施工人员,都可以说带来了极大的便捷,对于安全性和可靠性上,也能够得到一个更好的提升。除了结构立体这一特点之外,BIM更是具有着高效率的优势。举例说明,机电行业通过对于BIM技术本身的应用,然后,对于内部各设备的参数都能够去被添加到BIM技术当中。在这一过程,通过对于设备参数的采集、计算、统计、施工等方面可以说都会变得更加的简洁。而且,面对管线等可能会出现的布局问题,也能够轻易的被BIM技术给检测出来,这样的话,对于工作效率上肯定会得到一个极高的提升。

3.BIM技术在管线综合中的应用优势

(1)各机电专业工程师利用RevitMEP软件进行协同设计,按照1:1建立BIM模型,利用BIM的可视化优势,可以直观地获得相关的管线信息。同时,利用BIM模型进行技术交底,能最大程度地提高施工的准确性。(2)利用Navisworks软件的“ClashDetetive”功能,可以快速地检查模型中各机电专业存在的“错漏碰缺”等错误,通过反馈给相关设计人员进行调整修改,能在施工前期就把所有的管线碰撞问题一次性解决,有效预防工期拖延。

4.BIM技术在项目中的应用流程

4.1建立建筑结构

BIM模型本项目的建筑和结构BIM模型建立采用的建模软件是RevitArchitecture和RevitStructure,利用二维CAD施工图纸建立三维BIM模型,整合后的建筑结构BIM模型及其标准层细化模型如下图所示。

4.2建立机电BIM模型

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制定项目的BIM标准,包括模型精细度标准、命名规范、色彩标准等,根据相关标准采用RevitMEP建立BIM管线综合模型。对于不同的类型的管线,需要设置的模型精细度不一样,对于像暖通风管和给排水水管等需要较高的模型精细度,需要设置的参数有标高、管道尺寸、坡度和材质等,而对于像附件、管件、阀门等一些则不需要太高的模型精细度,过分追求较高的模型精细度反而会让模型浏览起来更加缓慢。因此,采用合理的机电模型精细度标准划分是十分有必要的;采用规范统一的命名规则,可以有效地对管线综合的管理;采用标准的模型色彩标准有助于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一目了然区分不同的管道系统类型。

4.3整合BIM模型

建筑结构和机电的BIM模型分别是通过RevitArchitecture、RevitStructure和RevitMEP建立的,分开建立模型的好处在于能够实现模型的轻量化,防止因为多个专业模型同时创建而导致模型文件过大,影响模型打开及审查模型的速度。因此,将分别建立好的建筑、结构和机电模型通过Navisworks软件的“附加”方式打开,可以实现BIM模型的整合。

4.4对施工材料进行统计

在建立信息模型的过程中,不同元素都有相对应的参数。在模型建立完成之后,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单元所需材料的种类以及数量进行统计,以便减少计算的工作量,提升计算的效率,以此确保施工项目中的管理策划的高效运行。工作人员还可以利用信息模型对于某些特定的实际需求进行筛选,从而获取实际需要的数据,提升工作的效率。在机电工程不同的施工阶段,物资部门应当根据具体的情况,充分利用信息模型,确保能够及时的、准确的获取需要的相关的信息,以此保证物资招标工作的顺利有序的开展,还能够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库房以及物资进场工作的计划方案。在传统的机电工程施工工作中,在对材料、人员规划等方面的内容确定时,往往依靠个人以往的工作经验,因此缺乏有效性以及针对性。相较于传统的方法,在应用BIM技术之后,很大程度地提升了在对材料、人员规划以及其他内容的管理上的精确度,从而提升了机电工程施工的效率。

4.5碰撞检测

利用Navisworks强大的“ClashDetetive”功能,可以实现对整合后模型存在的硬碰撞、软碰撞和重复项进行快速查找,通过导出“HTML”格式的碰撞报告,在碰撞报告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存在碰撞图元的ID,进而在Revit中进行管线的避让,自动完成二维施工图纸的修改。

5.结语

在建筑工程机电设备安装施工中应用BIM技术,专业的工作人员通过使用科学的技术建立数字信息化智能的三维立体模型,此模型能够完美的体现出机电安装工程中所需要使用的生产材料,管线安装的过程以及对施工质量的控制。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机电安装工程的设计施工方案,在使用BIM技术优化以后,能够有效的增加施工的工作效率,为施工单位节约许多的人力和物力资源,确保了机电工程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张玉明.BIM在某项目中管线综合的分析与优化[J].建材与装饰,2016.

[2]赵宏俊,吴银仓,叶雄峰,杨莅宇,朱伟.BIM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探索与应用[J].建筑机械化,2016.

[3]胡小松,刘春高.BIM技术在某管道施工中的应用[J].低温建筑技术,2016.

[4]刘婧,郑威,秦光.BIM技术在管线综合排布中的应用[J].建设监理,2016.

[5]纪凡荣,徐友全,曾大林,赵灵敏,张秦.BIM技术在某项目管线综合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16.

论文作者:刘卫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住宅设施》2018年2月上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4

标签:;  ;  ;  ;  ;  ;  ;  ;  

BIM技术在机电管线综合优化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刘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