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手法治疗产后骨盆环损伤综合征的效果论文_门海军

探讨手法治疗产后骨盆环损伤综合征的效果论文_门海军

青岛戊己堂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56600

摘要:目的 讨论对孕妇产后骨盆环损伤运用手法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在2015年12月到2016年10月间在本机构分娩后出现该病症的550名病患进行分析,其中有200名病患病症为前错位,130名病患病症为后错位,20名病患病症为左侧,200名病患病症为右侧,依据病患不同的病变部位进行相应的手法进行治疗并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结果 通过对550名病患进行手法治疗后对其进行术后随访4周到3个月的时间得出以下结果:其中400名病患痊愈,分别为180名前错位的病患和220名后错位的病患。另外5名病患为显效,其中3名为前错位病患和2名后错位病患。结论 通过结果可以看出,对550名产后骨盆环损伤综合征的病患运用手法进行治疗,效果非常有好并且非常有效,从而可以广泛的运用。

关键词:产后;骨盆环操作;手法治疗

当前孕妇在生产后容易出现骨盆环损伤的症状,该病症是在孕妇分娩时没有有效的护理而造成外邪对骨盆造成一定的损伤,并且未能对其进行有效的修复,从而致使产妇在分娩后出现以下症状:下腰、臀部、下腹疼痛、下肢疼痛等多方面的症状。如果没有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疗,则比较难以痊愈,对病患平常的生活与工作都产生重要的影响。由此根据在2015年12月到2016年10月间在本机构分娩后出现该病症的550名病患进行分析,依据病患不同的病变部位进行相应的检查,然后运用手法进行治疗并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做如下报告。

1.临床资料

在2015年12月到2016年10月间在本机构分娩后出现该病症的550名病患,其年龄在23~34岁之间,平均年龄在25左右。其中有120名病患病症为前错位,90名病患病症为后错位,80名病患病症为左侧,260名病患病症为右侧,其发病的病程大部分在18天到60天之间。病患下腰的部位和骶髂的关节处髂后下棘下角出现强烈且持续的钝痛感,对病患骶髂关节和耻骨联合处进行深压和叩击时会出现疼痛,当病患站立时病灶部位的下肢会不定时出现放射痛并且不能负重。并且病患的双下肢出现不等长的情况,前错位的病患患肢会显出稍长,而后错位的病患患肢则会稍短。会导致下腹部位出现胀闷的感觉以及肛门胀坠等现象。对骶髂关节进行扭转试验得出结果呈现阳性,单髋后伸的结果呈现阳性,4字试验结果也呈阳性,并且骨盆挤压的分离试验结果均为阳性。对病患骨盆正位进行X线检查显示:病变患侧的髂嵴和耻骨出现联合下移的现象,并且闭孔纵径的高度逐渐缩短。以及髂嵴和耻骨出现联合上升,闭孔纵径的高度出现延长,而耻骨的联合面距离高于5mm。

2治疗方法

在进行手法治疗前一定要对病患进行拍片检查,从而排除部分不适合运用手法治疗的疾病,比如:骶髂关节结核、肿瘤、骨折。对病变部位进行复位就是位移过程的反过程,运用与受伤机理的反方向将髂骨进行相应的复位[1]。

对前错位的病患采取仰卧位。将病患的侧下肢向胸腹的位置进行屈膝屈髋位,而健侧的下肢则自然的伸直即可。一手握位病患患侧的踝关节,一手屈肘,然后运用肘关节用力的向下对膝关节进行冲压2到3次,将膝关节与髋关节进行过屈,并且膝部到胸腹的位置为度,当听到时弹响声或者是感觉到病患的关节有复位感即可。其作用的机理主要是依据骶髂关节发生前错位的时候,髂骨会向前移位,从而反其道行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对后错位的病患采取俯卧位,然后站在病患的患侧,一手对病患患侧的骶髂关节处进行用力下压,另一手则将患肢的膝前部托住,将病患的患肢进行伸直,最后使两手进行对抗用力,从而让病患的患肢后伸可以达到最大的程度,再骤然的用力进行扳动,并可以听见关节复位的弹响声。上述的治疗方法依据每天1次,以10天为1个疗程。

3治疗结果

疗效的标准判定:①痊愈:病患的所有症状和阳性检测均消失,并且各项功能的恢复良好,在术后的3个月的随访期内没有复发;②显效:病患的症状和阳性检测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但有时劳累后会出现轻度的酸胀感;③好转:病患的症状和阳性检测明显的出现好转,当进行中等程度的劳动之后会加重症状;④无效:病患的各项症状和阳性检测没有发生变化[2]。

通过对550名病患进行手法治疗,治疗的疗程为10到20天,然后对其进行术后随访4周到3个月的时间得出以下结果:其中160名病患痊愈,分别为90名前错位的病患和70名后错位的病患。另外5名病患为显效,其中3名为前错位病患和2名后错位病患。

4讨论

对产生骨盆环损伤综合片的治疗手法主要是对受伤的机制进行逆向矫正,并恢复骶髂关节的错位[3]。主要是因为骶髂关节的活动度比较小,并且直接力臂较短,无法产生较强的复位力矩对关节进行复位。当前在临床中的治疗主要是将病患的下肢当作间接力臂将复位力进行有效的传导,进一步延长了力臂,使复位的力矩得到时有效的增加。直接与间接的力臂间力进行有效的传导才是术后手法治疗有效的基础,而将病患的髋关节进行相应的锁定则是确保力矩是否可以有效传导的关键措施。对于前错位型的病患,手法治疗复位的关键就是病患髋关节在屈曲内的收位锁定。在临床治疗操作中,对屈髋和屈膝保持坐骨韧带的紧张,然后瞬间将病患的髋关节进行相应的锁定,从而将屈髋力传导至髂骨。病患在卧床时期的骶骨相对固定,然后采取该法可有证髂骨进行后旋,进一步达到矫正前旋的畸形。对后错位型的病患,复位的关键在于髋关节过伸位的锁定。在临床进行复位时,病患的下肢过伸时,会导致骶髂韧带和前侧关节的囊处在紧张的状态,然后瞬间锁定病患的髋关节,将下肢背伸力传导至髂骨,与此同时对髂后上棘进行按压并向前,从而致使髂骨发生前旋,进一步矫正后旋的畸形,促使其可以恢复到正常的解剖关系,从而得到时最佳的治疗。

综上所述,通过结果可以看出,对550名产后骨盆环损伤综合征的病患运用手法进行治疗后,其500名病患完全的痊愈,50名病患也得到有效的治疗,并且效果非常有好,从而可以广泛的运用。

参考文献

[1]胡一平,李玉梅.推拿治疗产后骨盆环损伤综合征28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10):1805-1805.

[2]刘洋,韦建深,李志海,等.韦氏骨盆整复手法治疗产后骨盆环损伤综合征疗效观察[J].广西中医药,2018,41(6):35-37.

[3]刘文丽.综合疗法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J].医药前沿,2014(24):89-90.

论文作者:门海军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3

标签:;  ;  ;  ;  ;  ;  ;  ;  

探讨手法治疗产后骨盆环损伤综合征的效果论文_门海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