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如何提高环境监测工作中的质量保证论文_孟淑锦

新形势下如何提高环境监测工作中的质量保证论文_孟淑锦

河北省衡水环境监测中心 河北衡水 053000

摘要:质量保证是质量管理工作当中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进行质量保证工作建设能够有效评价环境监测的分析结果,从而可以提升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与真实性。但是,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工作人员将工作作为负担,对质量保证的认知程度与水平不够,这些错误的想法让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工作开展受到影响。为此,必须让工作人员在进行环境监测的过程中自觉形成质量保证责任意识,提升监测水平与专业人员的综合素养,确保监测得到的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关键词:环境监测;影响因素;质量保证

一、环境监测主要影响因素

对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产生影响的因素是多个方面的,其中人员素质、监测布点、采样容器、分析仪器等都是重要影响因素。

1.1人员素质。环境监测采样人员技能高低、责任心强弱、工作态度好坏直接影响样品质量,影响监测结果。在对环境进行监测分析以及质量保证的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的技能水平以及责任心,甚至是个人的工作状态等都会直接影响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1.2监测布点。监测工作当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就是监测布点,这也是环境监测工作当中最为重要的一步。在实际操作条件下,因为监测点位的位置以及周边因素影响,为使布点达到最佳状态,通常情况下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完成相关点位布点设置。

1.3采样容器。采样容器的材质会对质量保证产生影响。例如采集水样分析其石油类的含量时,水样只能用玻璃容器采集而不能用塑料容器,因塑料会吸附石油类,塑料容器的吸附作用会导致分析结果偏低。

1.4分析仪器。分析测试相关仪器设备等未能够进行及时的检定、校准或进行期间核查等,都会造成数据出现偏差等现象,从而影响数据真实性、准确性、可比性。

二、提高环境监测工作质量管理的措施

环境监测质量是环境监测工作的生命线。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执行国家、省、市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全面提升监测质量管理能力和水平,力求对监测工作各个环节不厌其烦、抓实抓细,确保工作质量和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提高环境监测数据的科学性、准确性和规范性,为环境管理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具体措施有几下几项。

2.1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较为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是质量体系有效运行的基础,也是工作更加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的保障。因此,要依据《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 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 RB/T214-2017》和《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环境监测机构评审补充要求》,以程序文件的形式对各个监测环节、各个科室、实验室的环境条件、每个工作岗位和监测人员的职责和行为进行规范,按期完成内部审核、管理评审,以此不断发现质量体系运行的问题,再通过程序纠正和预防措施来解决问题,以减少或防止不符合的发生,从而形成质量管理体系的自我完善机制,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确保质量体系有效运行。

2.2提高环境监测人员素质

坚持“质量管理,以人为本”,人的质量(素质)提高了,产品(数据)的质量才能提高。按年度培训计划组织人员内部和外部的培训学习,全面提高监测人员业务水平,从而确保实验室质量管理的“软件”到位。所有监测人员定岗定责,并签订个人目标责任书。对合同制人员和新来人员通过“以老带新”,加强指导和监督。提高业务素养,提升服务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工作,通过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的过程,创新学习方式,以自主学习、集体学习、业务交流、集体讨论、理论考核、实践锻炼等多种形式,通过系统深入学习,使全站人员的思想政治、科学文化和综合业务素质明显全面提高,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明显提升,为环保中心工作服务的主动性、系统性和创造性明显增强,促进学习成果向优质服务转化。

2.3实施全过程质量保证

监测全过程实施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进行质控有效性评价,确保监测行为正确有效。对监测方案、采样方法、样品处理和保存、分析测定方法的选择等每一步骤、每一环节进行“事无巨细、精益求精”的质量管理。如:监测仪器是否进行周期检定、期间核查和例行检查,以此保证计量量值可追溯到国家计量基准,确保量值的统一和准确可靠;现场监测人员的操作是否符合标准规范要求,实验室分析人员操作技能是否规范,是否采用分析空白、分析明码质控样、加标样、平行样、留样复测、实验室间的比对和内部考核标样等措施来评价监测质量,是否通过全程序空白分析、质量控制图和不确定度评定,来判断监测过程是否处于受控状态。

2.4配备、维护监测分析仪器

所有仪器设备均按规定进行溯源、检定/校准,确保所有仪器处于有效控制状

态。严格按程序文件要求做好使用、维护、记录与设备档案。监测设备满足对应的认证的参数的要求,硬件资源得到了不断充实,才能提高环境监测工作质量。

2.5制定业务培训计划,建立业务学习的长效机制

深刻认识建立学习型机关,深化优质服务活动的重要意义,明确活动的指导意义和目标要求,认真把握重点学习内容,灵活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加强引导作用,制定分布实施计划,建立监测业务学习制度,制定考核办法,将业务学习常态化,联系监测重点工作任务,结合日常监测工作,解决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加以解决,务求取得实效。

2.6加强监测报告审核和发放工作

近阶段的质量管理监督工作着重提出了监测报告的逐级审核和规范发放工作。严格数据审核,从分析、复核、责任审核到质控室、技术分析审核,实行分工负责、层层把关,发现可疑数据或疑难问题由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查证分析解决,切实做到有疑问的数据决不上报。监测报告和数据的对外发放严格执行《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具体要求,非经技术负责人批准不对外发放,非经委托单位同意不得泄漏任何相关信息。保证监测数据的公证性、权威性和可靠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环境监测数据直接影响我国环境质量建设的情况,为了能够确保我国在数据监测方面的准确性与科学性,真正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本文从当前形势下对如何提升环境监测工作质量问题进行了深入性研究。

参考文献:

[1]逯有泉.新形势下如何提高环境监测工作中的质量保证[J].科技资讯,2010,32:127.

[2]吉长余,张东果,陈跃,姜丽丽,余秀芬.大亚湾核电站环境监测工作中的质量保证措施[A].中国核学会辐射防护学会、中国环境学会核安全与辐射环境专业委员会.全国放射性流出物和环境监测与评价研讨会论文汇编[C].中国核学会辐射防护学会、中国环境学会核安全与辐射环境专业委员会:2003,9.

[3]李冠男,孙丽东,郭晓娜.环境监测全过程中多环节的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绿色科技,2012,10:163-164.

[4]卢华,王薪寓.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思考[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1,5.

姓名:孟淑锦(1972.8.15),性别:女,籍贯:河北安平,民族:汉,学历:大学本科,职称: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环境监测。

论文作者:孟淑锦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5

标签:;  ;  ;  ;  ;  ;  ;  ;  

新形势下如何提高环境监测工作中的质量保证论文_孟淑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