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潘娜

人性化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潘娜

潘娜 (湖北武警总队医院 湖北武汉 430064)

【摘要】目的 探讨人性化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在妇产科实施分层、分组管理,物质激励,专业学习培训,弹性排班,生活心理关注等护理管理方法。结论 人性化护理管理,提高了护士素质,加强护士团队精神,促进护理质量的全面提升和医院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人性化管理 妇产科护理 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7-0219-01

随着社会的发展、护理模式的转变和优质护理服务的广泛开展,人们对护士能力和素质的要求愈来愈高,相对护士生理和心理的压力也愈来愈大。我院妇产科结合工作压力大、急症多、风险高等专科工作特点,实施分层护理管理、责任制分组、精神物质激励、加强专业知识学习与培训、弹性排班、生活心理关注等方法,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充分调动护士积极性、主动性,提高护士整体素质,加强护士团队精神,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现将具体方法和体会总结如下:

1 方法

1.1 建立有效的分层护理管理体系和机制 自2011年开始我科根据文化程度、职称、工作能力对23名护士进行分层管理,体现能级效应。由年资低或经验少的护士担任一级护士;由年资高或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强的专科护士担任二级护士;护士长担任三级护士。每天由2-3名一级护士和1名二级护士共同承担护理工作。一级护士担任基础护理工作;二级护士担任难度较大的护理技术操作并检查指导一级护士护理工作;护士长每天根据护理工作量统计并检查各级护士工作。

1.2 责任制分组 根据护士自愿选举结果和工作能力进行分组管理,由具有较强组织协调能力的二级护士担任责任制组长。各责任组配备人员能力相当,层次分明。各组对所管孕产妇实施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护士长分组排班。

1.3 建立物质激励体制 在激励体制上实行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奖惩得当的方式。对受到患者表扬、院内外各种考试成绩优异的有益医疗行为给予经济奖励;对出现护理差错或投诉的护士实行经济处罚。在责任制组长的任选上采用竞争机制,当选组长每月给予经济补贴,鼓励护士积极向上进取。

1.4 专业知识学习与培训 根据护士专业知识需求和自身能力水平,护士长制定个性化培训内容,安排科室护士参与护理教学与授课。每年根据科室需求培养2-3名助产专业人员并鼓励护士积极参与院外的学习和培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5 弹性排班 根据护士意愿实行排班,护士事先把休假时间安排登记在排班本上,护士长根据护士要求,合理安排休假。此外,根据产科夜间急诊多的特点,增加中晚班(12:00-21:00)和产值班(24小时制)。中晚班负责母乳喂养宣教、应急情况处理,由低年资护士承担;产值班负责接产巡回和产程的观察,由有一定资历但仍需学习提高专科知识的护士担任。在节假日、周末适当安排人员休息,不仅提供了低年资护士的学习机会,也缓解了急诊高峰时期的工作压力,达到劳逸结合。

1.6 生活心理关注,满足护士心理和生理需求 根据护士生理心理特点,尽量满足护士生活需求,护士长和责任组长定期了解护士心态,解决护士生活上的难题。充分尊重护士人格,为其创造自我实现的平台,满足其心理需求。在工作之余,经常组织护士参与科室业余活动,放松护士紧张心态,融洽上下级关系。

2 效果

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以来,充分调动了护士积极性,提高了护理质量,全年无差错事故发生,有效提升了护理满意度,科室护理满意度调查:满意率达到98.2%。科室医、护、患关系和谐,凝聚力明显上升,呈现出团结、积极、向上、进取的氛围。

3 评价与体会

3.1 分层护理管理机制,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妇产科是一个高风险,专业技术要求较高的科室。在工作实施过程中,一级护士遇有不懂之处可及时请教,避免了护理差错的发生,也满足了孕产妇及家属对高质量护理的需求,保障了护理安全,提升了护理满意度,减少了不必要的护理纠纷与投诉。

3.2 责任制分组,提升了护士的团队精神和协调能力,加强了护理管理 责任制组长是根据护士意愿选举产生的,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和一定的人际沟通协调能力,可以号召和调动护士开展各种护理工作并协调护士工作的团队精神。各组遇到难度较大的护理问题,可以在组长的带领下由同组护理成员共同解决。责任组长作为科室骨干,协助护士长从事护理管理工作,如护理质量控制、病区管理、医院感染管理等。责任组长分管不同的护理管理工作,使各方面工作落实到人,责任明确,加强了护理管理,提高了护理质量。

3.3 物质激励体制,充分调动护士工作主观能动性、积极性 根据人性原理,护士在工作的同时也有较高的物质需求,提高护士待遇,采取有效的激励体制,使护士积极主动参与院内外各项学习与活动,增强了护士的集体荣誉感,也为护士提供了展示的平台。与此同时,护士工作的危机感增加,在工作上更加地积极主动,减少了护理缺陷的发生,提升了护士工作责任心,对待病人也更加亲切和谐,促进了护理满意度的有效提升。

3.4 专业知识学习与培训,提升了护士的专业素质和自我满意度

研究表明,护士自我满意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护理质量。而针对性较强的护理培训内容,使护士了解并完善了自身的不足之处,全面地提高了业务水平和专业技术能力,使护理质量有效提升,护士自我满意度得到不断升华。

3.5 弹性排班,合理利用产科人力资源 我科护理工作人员全是女性,她们既要照顾家庭还要承担工作的重担。合理安排工作时间,融洽了她们的家庭关系,使她们能安心投入护理工作。此外,根据产科特点,助产士长期固定产房,对护理文书书写了解较差,而病房护理人员对助产专科知识接触了解较慢,通过弹性排班加强了病房与产房的交流与学习,也使我科节约助产士至少1到2名,缓解了助产士紧缺的危机,调配了妇产科人力资源。

人性化护理管理充分体现了护理管理者对护士情感、自我、民主的注重,迫使护士发挥自身潜能积极主动工作,促使护理质量的有效提升,改善了护患关系,促进了医院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秋萍,丁泽林.人性化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护理管理杂志 2006.11.

[2]李为敏.产科护理人力资源的改进与体会 护理学报 2009.4.

论文作者:潘娜

论文发表刊物:《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3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14

标签:;  ;  ;  ;  ;  ;  ;  ;  

人性化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潘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