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分析论文_袁宝莹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分析论文_袁宝莹

江西财经大学 江西 南昌 330013

摘要: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同时又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了一定的冲击。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充分利用新媒体的特点和优势,正视新媒体带来的挑战,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符合社会的发展和大学生的个性特点。

关键词:新媒体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影响 对策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以其突出特点迅速的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大学生群体因其具有思维活跃,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强,紧跟时代潮流甚至引领时代潮流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新媒体在大学生群体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并对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方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一些新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很多的挑战。如何创新方式方法,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降低其不利影响,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

一、新媒体概述

1.新媒体的概念

“新媒体”最早在1967年提出,最初指代的是“电子录像”,[1]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媒体的概念也逐渐的发展。本文认为,新媒体是指建立在微型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数字信息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和智能网络终端等新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文字、图形、图像等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新兴媒体。

2.新媒体的主要特点

信息的丰富性。依托国际互联网强大的整合能力和数据库系统,新媒体能够为用户提供丰富的资源,并且每时每刻都在生成新的海量信息。海量的信息极大的方便了同学们对知识的获取,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识筛选需要的信息。

即时性。新媒体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使得用户能够随时随地接受信息。随着智能手机和高速移动网络的建设而迅速发展的手机应用程序进一步提高了工作和生活效率。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大学生可以随时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最新的时事政治信息。

互动性。新媒体强大的互动性是传统媒体不能与之相比的。每个用户都可以针对信息进行再加工、评论、转发等,还可以网络平台发表各类新闻、观点等并与其它用户进行互动、讨论。可以说,用户既是信息的接收者又是信息的发布者。

专业化与个性化。与传统媒体点对面的信息传播相比,新媒体逐渐向着专业化与个性化发展,可以做到点对点的信息传播。依托各类专业的信息服务商,用户可以个性化定制自己希望看到的信息。

除以上特点之外,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媒体同样具有互联网的一些特点,如虚拟性、资源共享性、开放性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根据研究者对某高校的调查,在多种新媒体中,使用手机和电脑的大学生最多,所有的被调查者均有手机,81.4%的被调查者拥有电脑。大学生使用新媒体主要用来了解时事政治、方便与朋友进行交流、丰富业余生活和帮助学习研究等。[2]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是新媒体的深度使用者,新媒体为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应当积极适应新媒体带来的变化,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

1.新媒体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的内容较为单一,素材虽然经典但是较陈旧,不易引起学生兴趣。新媒体的产生和发展打破了传统媒体的时空局限性,得益于新媒体丰富的资源和传播的及时性,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迅速、方便、全面的搜集相关图文影像资料,教育内容也可以紧跟当前社会热点话题。一方面,丰富、新颖、生动的信息呈现方式能够引起大学生观看的兴趣;另一方面,贴近生活现实,紧跟时事热点的教育内容也能够拉近学生和思政教育的距离,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讨论。

2.新媒体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较为单一,主要以教材和教育者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使得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在新媒体技术的带动下,慕课(MOOCs)的兴起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教师可以发布网络课程,学生可以随时从移动终端听课并且可以在网络平台与教师进行互动和讨论,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不必面临课堂的压力,因此可以更多的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提高了大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同时教师也可以更多的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而调整教学策略,从而达到共同成长的目的。

3.新媒体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由于面向全体学生,因此不能做到针对性的教育。而新媒体个性化与专业化的特点使得思政工作这可以在网络平台上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教育内容,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个性化定制学习内容,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又增强了教育的针对性。

三、新媒体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1.新媒体冲击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

新媒体能够为大学生提供海量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但是新媒体丰富的信息中心成分复杂,除一些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信息之外,还充斥着很多腐朽的、落后的思想观念,如拜金主义、严重的个人主义等。由于部分大学生心智尚未成熟,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因此容易被这些不良信息、落后的观念影响,甚至轻信谣言,不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和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2.新媒体影响了大学生良好的学风建设

新媒体的即时性使得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查阅信息,但是部分大学生却日益依赖搜索引擎,逐渐放弃了主动思考探求问题的答案,甚至完成作业也直接抄袭网络上的答案。新媒体呈现的信息大多是碎片化、不连贯的,大学生对信息的阅读也多半采用走马观花,一目十行的方式。碎片化的信息和不良的阅读习惯限制了大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及对事物的辨别能力。这些都不利于大学生良好学风的形成。

在新媒体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下,高等学校要加强对新媒体的研究和利用,充分利用新媒体的特征,分析当前大学生思维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积极应对新媒体带来的各种挑战,使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符合社会的发展和大学生的个性特点。

参考文献

[1]季海菊.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

[2]刘晓博.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中北大学,2016

论文作者:袁宝莹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6年1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5

标签:;  ;  ;  ;  ;  ;  ;  ;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分析论文_袁宝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