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学”论文_潘维刚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学”论文_潘维刚

潘维刚 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八盘小学 748000

语文教学是一门语言的艺术。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为学生自主探究提供足够的素材、时间和空间。为他们的个性发挥和相互之间的交流提供各种各样的机会,让学生多种感官并用,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情感波澜中,体悟字里行间的宣泄奔腾的情感激流。使学生如临其境,如沐春风,与作品中的主人公及作者同喜共悲、爱其所爱、恨其所恨。怎样才能使学生在优美的语境中体味语言艺术的魅力、并且乐此不疲呢?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我有以下几点见解与同仁共商。

一、挖掘教材,把握文中跳动的情感脉搏

语文教材本身就颇具情感性,文中充满了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道德美和人性之美,都是作者“情动于衷;不吐不快”的力作。教师只有深入剖析作品,挖掘作者的匠心,全部释放文中的激情,才能使学生受到感染和熏陶,从而为学生提供情感再造的广阔的空间。教学过程才能在学生情绪力量的作用下出现高潮,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1.创设情境、激活情感。叶圣陶先生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先生的情感是随着清晰的表象和正确的理解不断深化的。先生只有进入语文所创设的境界,才能对教材所描述的人物、抒发的情感、阐述的哲理产生一种亲近感;从而悟出情、读出情。如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首先,进行实物演示——地球仪,让每一位学生近距离“抚摸”地球,同时用很亲切的语言描述:“这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美丽的地球。”既而用幻灯片显示:各种矿藏数据及人类对地球的破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并伴以沉重的语调告诉学生:“地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各种资源,而人类又是怎样对待地球的……”让学生产生联想、获得情感体验,认识到保护地球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

2.精心设疑,激发兴趣。孔子说:“学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潜心钻研教材,要善于通过问题设计为学生创设研究的情境,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并通过学生思考、讨论、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

二、讲求教学艺术,调动学生情感

1.挖沟开渠,引水自流。在学生感受形象的过程中,教师的情感对学生内心体验和情感激发会产生传导作用; 而教师的情感集中表现在“读”,读能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能力。敏锐的感知能力是培养和积累丰富的内在情感、生动的想象和理解能力的重要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我特别注意有表情地朗读课文,使作品中的人物、情景跃然纸面,作品中的情感入于目、出于口、闻于耳、铭于心,使学生品其味、明其理、激扬其情怀;再用充满激情的导语去激发学生情感,从而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达到水到渠成之功效。

2.搭设支点、引发情感。如《凡卡》中,作者对一位受欺凌少年的形象描写,就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使我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底层贫民被奴役的苦难生活情景。教学时,通过精湛的语言勾勒、激扬的气氛渲染,把学生引入作品所描述的特定情境中,使学生在入情入境的体悟中,认识到作品的情感倾向,从而产生对黑暗社会的评击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追求之情。

三、营造绿色课堂,达到“三情共振”

要达到“三情共振”这一目的,一定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把微笑、爱心带入课堂。“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如果师生在情感上不和谐,怎么谈“情感教学”呢?现代语文教学讲究“三情共振”,即用教师的情去挖掘教材的情,从而激发学生的情,而教师情的抒发就要靠教师美的语言、美的形象、美的气质充分显示其人格魅力,才能实现沟通作者和学生情感的目的。因此教师要善于营造一种和谐的气氛。使学生在一种亲切、轻松而愉快的气围中学习。将教学过程变成学生科学自主学习的有效过程。

论文作者:潘维刚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3年10月总第13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21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学”论文_潘维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