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妇科护理中病人隐私权的保护论文_唐小凤

浅谈妇科护理中病人隐私权的保护论文_唐小凤

(南充市中心医院 四川南充 637000)

【摘要】目的:分析妇科护理中患者隐私权的保护现象及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6—2017年收治的48例妇科患者,及10例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我院妇科患者、护理人员对妇科患者护理中隐私权的保护现象及认知情况,采用SPSS12.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护理人员对妇科护理中的病人隐私认知率较低,且患者不知如何采取有效措施维护自身隐私权。结论:妇科护理人员应自觉遵守患者隐私,并加强妇科患者护理隐私权的保护意识。

【关键词】妇科护理;隐私;保护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4-0209-02

随着公民权利意识的提升,人们越来越重视医疗护理中的隐私保护。从实际可知,护理人员涉及到患者隐私权的护理行为,极易导致护患矛盾的发生[1]。妇科护理主要是对女性疾病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在护理过程中通常会涉及到患者的隐私,其中包括患者的个人信息,患者不愿告知的内容,以及护理的隐私部位。但为了提高患者护理质量,护理人员需了解患者的病情,以及患者相关的隐私信息,以便更好的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为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奠定基础。本文选取我院2016—2017年收治的48例妇科患者、30例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就妇科护理中病人隐私权的保护现象及对策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2017年收治的48例妇科患者,及10例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48例患者中,12例妇科疾病患者、15例妊娠患者、10例分娩患者、33例产后病人;10例护理人员中,5例护士、3例护师、2例主管;问卷调查对象排除标准:患者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患有呼吸、肿瘤、内分泌、肿瘤疾病的患者,不愿自主参加问卷调查的患者。

1.2 研究方法

将问卷调查表随机发放给妇科患者及护理人员,妇科患者的问卷收回时间为隔天,护理人员的问卷收回时间为当天;问卷调查表要求调查对象采取不记名的方式收回,作废问卷调查表的标准:出现所选、少选或漏选;问卷调查表的内容:患者与护理人员对患者隐私权的认知程度、患者隐私权的保护现状及患者隐私权受侵犯时的措施。

1.3 数据处理

将SPSS12.0软件处理所有数据,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2.1 患者隐私的认知

根据调查可知,认为病情属于个人隐私的患者有12例;认为身体某些部位属于个人隐私的患者有0例;认为婚育史属于个人隐私的患者有13例,认为其他心理活动属于个人隐私的患者有2例;认为身体某些部位属于隐私的患者有11例。

2.2 患者隐私被泄漏后表现

有14例患者表现出害羞心理,13例患者表现出屈从心理,6例患者出现无所谓心理,7例患者认为隐私泄露后会影响家庭关系,8例患者隐私泄露后会考虑投诉,饮食泄漏后考虑通过法律解决的患者有0例。

2.3 护理人员对隐私的认知

1例护理人员认为病情属于个人隐私;2例认为身体某些部位属于个人隐私;2例认为身体某些部位属于个人隐私;1例认为其他心理活动属于个人隐私;4例认为认为身体某些部位属于隐私。

3.讨论

3.1 提高患者隐私保护意识

通过调查可知,较多的妇科患者没有认识到隐私保护的重要性,其对隐私的认知还处于初级阶段,当患者的隐隐私被泄漏时,大部分患者不知该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维护自身的隐私权益。随着当前人们对隐私权保护意识的逐渐提升,人们的法律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在医疗护理中,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应遵守患者隐私,防止患者出现尴尬现象,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奠定基础。

3.2 加强护理人员在操作过程中隐私的保护

护理人员在对妇科患者护理时,会涉及患者隐私部位的护理,患者需要暴露隐私部位才能进行护理。在操作过程中,护理人员在其他患者仍留在病房的环境下,对患者进行护理,会给患者心理带来巨大压力[2]。有的患者甚至出现焦虑、羞耻等不良的心理情绪,给患者心理健康的带来不良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在护理之前,首先应得到患者及家属的同意,在病房没有其他人的情况下进行护理,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保证患者的隐私不被侵害。

3.3 注意服务技巧,提高服务质量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会涉及一些隐私方面的问题,比如,性传播、人流等,护理人员在询问患者这些问题时,应征得患者的同意,并在无人的情况下询问,防止造成患者隐私权的侵害,引发患者家庭及社会问题[3]。对于妇产科合并性传播疾病的患者,应为患者提供单人的房间,防止患者出现恐慌的不良心理。患者床头卡不应写清患者的疾病治疗名称,使患者的隐私得到保护,缓解患者心理压力。

3.4 在临床教学活动中对隐私权的保护

临床中有的实习生在操作时,将患者作为观摩实习的对象,患者的一些隐私信息及部位被泄漏、暴露,给患者的隐私权造成损害。因此,医院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患者的隐私权。

4.措施与对策

为了使患者的隐私意识得到提升,患者应当增强自身的法制观念,多了解隐私权相关的知识;并将法律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如果医护人员触犯了患者的隐私权,不论是否是故意的,都应当采用有效措施维护自身权益,比如,护理人员在不遮挡的情况下,对患者隐私部位的护理,这时患者可要求在无人的室内进行护理,以此为防止医护纠纷的发展奠定基础。

同时,护理人员应自觉养成尊重患者隐私的意识;同时,在护理过程中,如果涉及到患者隐私部位的护理,应征得患者同意,并采取遮挡等方式保护患者隐私;另外,加强护理人员的隐私培训,使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注意语言和行为等方面的得体。对于临床实习生来说,带领教师应树立患者隐私保护的意识,并以身作则,使患者安心的配合教学[4]。为了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人员应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并在无他人在场的情况下,询问患者相关隐私问题,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

综上所述,为了保护患者的隐私权益,医护人员应站在患者的角度,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树立良好的医院品牌形象,为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伍丽艳,朱琳.浅谈妇科护理中病人隐私权的保护[J].中国医药指南,2010,8(15):304-305.

[2]邓熠炜.妇科护理中病人隐私权的保护[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98):265-266.

[3]李文娟.关于妇科护理中病人隐私保护的探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02):26-27.

[4]夏圆.浅谈妇科护理中病人隐私权的保护[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14):235.

论文作者:唐小凤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5

标签:;  ;  ;  ;  ;  ;  ;  ;  

浅谈妇科护理中病人隐私权的保护论文_唐小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