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英语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_英语论文

通过英语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_英语论文

通过英语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英语论文,培养学生论文,思维能力论文,阅读教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语言学习已成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手段之一。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素养整合发展的基础上(教育部,2003)。然而,实际的英语阅读课堂教学还不能满足英语教学的需求,仍然围绕着词汇、短语、句型、文本字面意义和翻译的语言识别层面进行教学。为满足学生多元思维能力发展的需要,英语阅读学习作为开放性的文本阅读理解而成为建构和完善思维结构、培养素质和发展能力的重要媒介之一。通过批判性阅读与深度理解,学生可以获得分析、判断、概括、逻辑和鉴赏等方面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思维质量。

皮亚杰(1981)对于人的认知特点的研究表明,人的认知发展是一种建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不断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所有有机体都有适应和建构的倾向,适应和建构也是认知发展的两种机能。他提出,认知结构会从一个较低级的结构过渡到一个较复杂的结构。个体的心理发展就是通过同化和顺应日益复杂的环境而达到平衡的过程。在他提出的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中,13至18岁为具体运算向形式运算思维发展的阶段,即具有抽象逻辑思维。所谓形式运算,是指可以在头脑中将形式和内容分开,可以离开具体事物,根据假设来进行逻辑推演的思维。其特点为,具有逻辑抽象思维,思维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具有确定正命题、否命题、逆命题和逆反命题的能力。中学时期是学生独立性和批判性能力显著发展的时期,也就是说,中学生的认知发展阶段需要建构和完善分析、判断、概括、逻辑和鉴赏等方面的思维能力。如果缺失这些训练,必将造成学生认知和思维的滞后和愚钝。

英语教师作为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践者,首先要明白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阅读可以丰富自己,增长才干,提高处事能力。所以,通过英语阅读来增加词汇量、掌握句型及遣词造句并不是阅读的最终目的。在阅读中,通过与作者的观点交流,理解复杂的逻辑关系、挑战已有的思维方式、接受新思想、感受不同的情绪,可以使学习者逐步成为理性、成熟、豁达和丰富的人。

二、调查与分析

该调查采取抽样形式,对象为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共46名。调查的形式为完成英语阅读答卷,答题的选项根据调查内容而设定,测试学生对某一个命题的理解能力,包括分析、判断、概括以及逻辑推演等思维能力。然后对每一部分的阅读理解错误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学生的思维结构。每一部分的测试题都是十道,再对十道题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得出较为客观的结论。该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学生的思维结构,通过了解学生思维结构的缺陷,提出针对性的补偿方法,为英语阅读教学提供指导。

(一)逻辑思维能力

这里的逻辑思维是指对客观事物的情况进行正确判断的思维,如关系判断和假言判断等。调查发现,学生的逻辑思维现状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按照年龄特点,学生现阶段应该具有较好的逻辑抽象思维,然而,调查结果发现,大多数学生还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调查使用的一个文本中有这样一个命题:“If it is snowing,the mail will be late.”该项测试的目的是观察学生是否具有较好地确定正命题、否命题、逆命题和逆反命题的能力。所以,考察问题确定为判断正误,试题如下:

A.It is snowing.The mail will be late.

B.The mail will be late.So it is snowing.

C.It is not snowing.So the mail won't be late.

D.The mail is not late.So it is not snowing.

这四个判断题都需要学生的逻辑判断能力,学生需要在头脑中离开具体事物,根据假设条件进行逻辑推理。测试结果显示,这道题全部判断正确的不到20%。另外九道题的测试结果基本相同,这说明被试者的这种能力整体较弱,大多数都是习惯于正向思维,即演绎的思维,而忽略逆向思维,即反向思维,不能通过假设和检验的思维模式来思考并辨别信息的虚实。

(二)推断能力

在英语阅读理解中,推理是通过文本中已知的信息进行判断,得出新的判断的思维方式。文本已知的判断是前提,是推理的依据。结论是由前提推导出来的判断。前提可以是一组信息,结论也可以是一组信息。为了测试学生的推断思维能力,笔者同样也设置了十个与推理相关的文本。其中有一个文本里有这样一句话:“Since many newly emerging nations do not have the capital resources necessary for the sustained growth,they continue to need help from the industrial nations.”

为了判断学生的推断能力,这个句子被拆分成七个不同的命题,有些命题与这个句子的意义相符合,有些不符合,要求学生判断正误。

A.Many newly emerging nations do not have enough capital resources.

B.The capital resources are necessary for the sustained growth.

C.The sustained growth needs capital resources.

D.If a newly emerging nation wants to grow,it needs capital resources.

E.If a newly emerging nation wants to grow,it needs help from the industrial nations.

F.The industrial nations are able to give help to the newly emerging nations.

G.The industrial nations have the capital resources.

结果显示,只有23%的学生全部推断正确,这说明大部分学生没有弄清楚前提和结论之间的关系,推断能力还没有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训练。

(三)概括能力

英语阅读理解中的概括涉及多种思维方式,包括分析和综合。分析是指把文本中的理解对象分解成几部分来进行认识,综合是指将具体事物抽象化,由表及里,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概括的思维方式是英语阅读理解中必须要训练和提高的一种能力。在对学生这一能力的测试中,有一道题选用了一个老人的一段内心独白,文本如下:

“As I get older,I need less and less.I think there are a lot of things I can miss.I wouldn't miss them like a lot of people who felt displaced when they were young.I love domesticity.It's all there is,really,a warm,well-lit,quiet place,with someone listening and telling you stories at late hours.I can't think of anything better than that.”

根据这个文本,笔者设计了九个命题,其中有对文本的概括、细节重述和推断。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要求学生判断哪一个命题正确概括了这个文本的内容。

A.He finds he has missed more things as he grows old.

B.The old man likes family life more than anything else at the old age.

C.Old age is the best stage of people's life.

D.Old people love a warm,well-lit and quiet place.

E.The old man doesn't need material things.

F.The old man is open-minded and tolerant.

G.When the old man was young,he was like most of the young people.

H.The old man feels depressed at the old age.

I.The old man is very slow in thinking.

结果显示正确率达37%,比前两项的结果要好一些,但大多数学生还是不能区分概括与细节,不能准确识别意义的偏差。

(四)归纳判断能力

此项测试的目的是考查学生是否能运用积极的思维来分辨真理与谬误,是否有足够的耐心与谨慎来质疑和得出结论,是否善于思考。在英语阅读理解中,判断作者的结论是否正确的方法之一,是分析作者提供的事实与其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成立。要做到这一点,学生的思维要分为两部分:首先,要在文本中划出哪些句子是表示事实的,哪些句子是表示观点的;其次,要判断由事实得出的观点及结论是否必然及正确。根据这一要求,笔者设计了相关的问题,其中有一个题的文本部分如下:“The studies show that only 3% of the patients who had taken the new form of chemotherapy returned to complain.So the new form of experimental chemotherapy is effective.”

测试要求学生:首先,指出下列哪句是事实,哪句是观点;其次,判断这两句之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

A.3% of the patients who had taken the new form of chemotherapy returned to complain.

B.The new form of experimental chemotherapy is effective.

显然,第一句是事实。但是,“only”一词带有主观性,可以看出说话者对这个事实所持的态度。然后,作者根据该事实得出后一句的观点。测试结果显示,只有3%的被试者指出观点是缺乏事实根据的,前一句的事实不能证明后一个观点。这说明学生对于文本中观点的认识不够敏感,对于结论的正确与否缺少判断的意识。

(五)英语语义成分分析能力

英语阅读理解中常常需要学生明确认识词语的语义成分,正确分析和认识词汇的语义成分,从而准确理解和辨别文本的内涵和外延意义。如根据这句原文“He was driving home late last night from an exhausting business trip.”,让学生判断以下句子的意义是否正确,以测试他们对于语义成分的准确认识。

A.He was travelling last night.

B.He was driving a car home last night.

C.He came home very tired and dirty.

D.He had been away from home.

E.He had been away for entertainment.

结论A分析正确,因为“drive”的词义成分中含有“travel”。结论B为不确定,因为“drive”的语义成分中并不仅指“car”,还包括其他的一些交通工具。结论C为分析错误,因为“exhaust”的语义成分中含有“tired”,但没有“dirty”。结论D分析正确,因为“trip”有“to a place and then back again”的意思。结论E分析错误,因为“business”含有工作之意,与休闲娱乐相对应。那么,这一项测试结果全部判断正确的也只有25%。这说明大多数学生在理解英语单词的意义时,只是参考相对应的中文翻译,并没有理解词汇本身的内在语义成分。

(六)对文章语气和作者态度的判断能力

写作中,有时作者会通过写作手法表现出自己的态度,如利用“具象模型”来使抽象信息具体化,以提高该信息在读者印象中的深刻程度。具象模型包括“鲜活形象效应”和“当下发生效应”。前者指通过鲜活的形象夸大信息的影响力;后者指夸大当前发生的事情的影响力。如果阅读者认识这种具象思维模型,便可以判断出作者的用心。所以,通过作者写作中所采用的表现手法,可以判断作者的立场和态度,同时,阅读者可以客观地修正那些被主观放大了的信息,认识事物的真相。

根据这一部分的测试目的,调查内容设为对作者观点、态度、立场和写作意图的判断,重在判断作者的观点是否带有偏见和主观性。如有一个题为:“How can the parents tell the boy not to do drugs when they both smoke cigarettes and drink alcohol?”要求学生判断说话者对待“parents”的态度是什么。有四个选项供学生选择,分别是:

A.objective B.neutral

C.subjective D.compassionate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都认为说话者对待“parents”的态度是客观的。学生无法辨清“their telling somebody not to do drugs”和“their smoking and drinking”是两个不同的权力范畴,两者并非是互相制约的。说话者在这里其实带有偏向与主观判断。

三、启示与建议

这项调查的结果分析可以给教师以启示,并给今后的阅读教学以指导。阅读教学要打破原有的局面,以深化理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完善其思维结构为目标。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能仅停留在寻找表层意义上,而应着重培养学生理解语言的深层次意义、抓住中心思想和议题、判断证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判断推理的质量和逻辑一致性、发现已经明说或未扣明说的偏见、立场、意图、假设以及观点,从多种角度考察合理性以及检验在更大背景中的适用性等复杂的、高层次的思维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完善思维结构,教师可以打破原来的阅读教学模式,有效地进行多元思维训练。

(一)复述原文

要弥补学生思维结构的不平衡,复述是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可以使用的非常有效的方法之一。在近几年的阅读教学中,复述这一学习语言表达与理解的有效手段几乎已被忘却。复述是指用不同的话语表达方式来对某一段文本的意义进行表述和阐释,使得文本的意义变得更加清楚、明白。常用的复述方法是通过解释、增加信息、举例、比较等扩充原文。

复述对于理解的效用在于复述不能直接引用原文本的句子,所以,通过复述可以看出学生是否正确理解了文本意义,同时为学生提供了练习语言表达的机会。复述也不是总结原文本,复述要比原文更具体,需要加入复述者对文本内涵和外延的理解、解释文本、增加背景信息,甚至举例说明等。但复述并不是随意的意义扩展,它必须将理解建立在原有的文本意义之上,所以,复述要求复述者对原文的理解达到一定的准确度和正确度。复述需要复述者对原文本进行有目的的解读,它不是简单的、表面的语言认知,它是诠释与阐明,是对原文本的意义研究,是动态的意义理解。阅读理解可以大致分为三个层次:认知、解读和鉴赏。停留在认知层面上的理解是表面的,是形式上的意义等同理解;只有进入解读层面的理解才是动态的意义理解。复述正是体现了学生对于文本的动态的理解。

复述原文可以理解文本的深层次意义,因为通过复述原文,可以分解原文的表层意义,揭示文本的隐含意义。阅读理解从字面意思走向语用意义,可以清楚和准确地理解文本。为了清晰地抓住文本的真正意义,还可以通过进一步解释和举例来理清文本中的思路,观察其合理性和逻辑性,发现其中的谬论。通过复述,不仅能使学生的阅读放在关注意义的正确理解和解读上,还能使学生达到语言灵活运用的目的,让语言的学习和阅读变得有意义。

(二)分解原文

分解是指将原文复杂的意义关系结构转化为小的、简单的意义结构。如下面的文本:

“A mobile phone service is available to everyone,everywhere.Probably thousands of people have already been using it,but I just discovered it,so I am going to claim it and also name it:Fake phoning.The technology has been working well for me at the office,but there are endless applications.”

在这段文本中,由于代词“it”的大量使用,使得意义不是非常清楚。那么,教师可以根据文本尽可能多地设计出一些陈述句,让学生判断正误。如:

A.Mobile phone service is popular among people.

B.Mobile phone has been much used in office.

C.Fake phoning is a new mobile phone service.

D.Fake phoning is not a new discovery.

其中,C选项是错误的,因为“Fake phoning”是一种应用,而不是一项服务。所以,通过分解,很容易辨别相互之间的关系,以此来清晰地获取文本意义。

(三)辨别词义的内涵和所指

判断观点时,如果能够仔细辨别上下文中词义的内涵和所指,就能识别文本中的偷梁换柱现象。例如,“Killing people is an act of murder,and it is a crime so the murderer should be punished.So abortion is a crime because a baby is killed.The person who commits suicide should also be punished because killing occurs.Even killing time is a crime.”显然,“killing”在与不同的宾语搭配时,意义不同,“killing time”与“murder”无关。又如,“I asked a famous actress for her autograph in a restaurant the other evening,and she told me to get lost.Movie stars are rude.”在这里,前一句是事实,后一句是结论。“a famous actress”不能代表所有的“movie stars”,现有事实不足以得出此结论。所以,这一结论下得过于仓促。

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会判断文本中的观点推断是否正确,如作者的观点与事实是否真实可靠,有没有谬论,歪曲和偏见,结论是否过于草率以及作者是如何证实正确的观点的。教会学生先区分事实与观点,再分析它们之间的合理性和相关性,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使其阅读习惯从注重对结构和文本的理解转变为判断其正确性,并提高到能与作者进行沟通和对话的阅读层面上。

(四)运用多角度思维

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思维和理解,从而认识事物的广度,培养学生多元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认识从线性和单一思维向着多维和有广度、深度和厚度的思维发展。例如,“smoking”是常见的阅读教学主题,课堂上可以以“What can be done to the people who smoke?”为主题展开讨论。为了让学生在更大的范畴内进行针对该主题的讨论,教师可以提示从经济、社会、政策、生理、心理、教育、文化等多个方面来思考。这样学生就可以得出较为全面的认识,例如从经济的角度来谈:“We can use the economy method,that is,utilize the power of money to make people stop smoking.For instance,we may raise the prices of cigarettes and fine those who smoke in public.Let the smokers be aware of the fact that smoking is a costly habit.An ordinary smoker invites enormous cost to maintain this unhealthy lifestyle and the cost of smoking is the daily,weekly and monthly expenditure of an ordinary smoker.Medical expenditures will also have to be addressed as most,if not all,smoke-related diseases require treatment,services and medication.Health care services do not always come free.At the same time,due to illness the smoker has to stop working to get treatment in the hospital.This leads to reduce in income and therefore,instead of bringing in more money to the household,the money has to be taken out.”

然后,可从生理健康、社会、文化等不同角度来讨论,在语言得到最大程度的使用的同时,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发展。

在具体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头脑风暴的方法,绘出某一个主题的网络结构,如以“pollution”为主题的讨论,可以把眼光放到更大的范围,而不是仅仅围绕着环境污染,如soil pollution,water pollution,air pollution,sea pollution,noise pollution,language pollution,visual pollution,food pollution,radioactive pollution,thermal pollution等。所有不同的污染还可以分为自然造成的和人为造成的。人为的又可以分为采矿、建筑工地、农业、工厂、战争、燃料污染等;自然的如自然灾害等。各种污染的内容也不同,如空气污染包括二氧化碳、二氧化硫、雾霾、烟等污染。一级一级纵向、横向地不断进行,步步深入和扩展,不仅让学生的思维结构得到完善,还使学生独立的知识得以连接起来。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认知范围选择主题,互相讨论和分享,了解不同的领域和层面,实现观点的多元和兴趣的多元,使得学习和讨论成为一项有意义的活动。

(五)概括文章主旨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要从方法入手,教会学生如何总结全文的主旨和每段的大意,从而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可以引导学生将这些意图与生活中的具体情况相结合,进行运用或类比分析。使学生将所读与现实结合起来,达到融会贯通。教师要把重点放在教学生如何总结、如何找出细节中的关键词和修饰词以判断作者的态度和立场上,避免使概括变成删减原文句子的练习。例如:

“As workaholics tend to put all their eggs into one basket—their job,they can be helped by spreading their eggs into several baskets.Psychology counselors,for example,often help these people by asking about their hobbies they enjoyed in the past and don't have any more now.That kind of question can often get them started toward regaining more of a balance in their lives.”

要概括这一段的主旨,首先要抓住关键短语或词。根据英语表达的特点,新信息或重要信息往往在句尾。在这一段中,关键部分位于第一句主题句的句尾“spreading their eggs into several baskets”。通过理解作者随后给出的例子,可以判断“eggs”和“basket”是比喻,实指“time and attention”和“jobs and hobbies”。最后,根据原文“they can be helped by spreading their eggs into several baskets”,可以得知作者写这段的目的是对工作狂提出建议。所以,根据分析理解可以将全段的内容概括为“The author suggests workaholics allot their time and attention to different things in life.”,从而很容易就得知作者对工作狂持否定的态度。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举出更多的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如何帮助网瘾者、烟瘾者等,以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英语阅读教学的关键在于在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的同时,提高其思维能力、辨别能力,促进其智力发展。所以,阅读教学不再是字词句表层的认识教学或单一问答式的形式教学,不再仅仅是语言的模仿和观点的接受,而是变被动的阅读过程为学生与作者讨论和交流、阐释与再创作、辩论与评判的过程,真正培养学生掌握独立思考、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素质,使读书真正成为睿智的渠道。

标签:;  ;  ;  ;  ;  ;  ;  ;  ;  ;  

通过英语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_英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