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黄止咳胶囊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T细胞免疫平衡的影响论文_李春苗

李春苗

(章丘市文祖镇医院 山东 济南 250205)

【摘要】 目的:探讨苏黄止咳胶囊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T细胞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102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加用苏黄止咳胶囊,治疗4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血清IL-13、IL-18、IL-17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改善状况优于对照组。结论:咳嗽变性哮喘患者采用苏黄止咳可以明显改善T细胞免疫平衡。

【关键词】 咳嗽变异性哮喘;苏黄止咳胶囊;免疫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2-0322-02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一种以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哮喘类型,其与哮喘的发病机理一致,本研究主要探讨苏黄止咳胶囊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T细胞免疫平衡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102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1例,其中男31例,女20例,年龄29~41岁,平均年龄(35.3±3.8)岁,病程2~6年,平均病程(3.1±1.1)年。对照组51例,其中男28例,女23例,年龄27~42岁,平均年龄(35.9±2.6)岁,病程1~7年,平均病程(2.9±1.2)年。患者均无心、肝、肾功能障碍,无恶性肿瘤,无免疫系统疾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改善通气、抗炎、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和β2受体激动剂,纠正酸碱平衡紊乱,补充电解质。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苏黄止咳胶囊(由麻黄、紫苏叶、紫苏子、前胡、牛蒡子、地龙、蝉蜕、枇杷叶、五味子组成),3粒/次,每日3次,共服用4周。

1.3 疗效评价

参考相关文献[1] 显效:患者咳嗽、喘息症状1周内消失,肺功能指标1周内明显好转,用药后3个月内无复发;好转:在1周内咳嗽、喘息症状减轻,在半个月至1个月内消失,肺功能指标明显好转,用药后3个月内无复发;无效:没有明显咳嗽,喘息症状变化或肺功能指标没有好转。有效率=(显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血清IL-13、IL-18、IL-17的测定:治疗前后抽取患者肘静脉空腹血5ml,1500r/min离心5ml,提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8.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总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显效12例,好转36例,无效3例。对照组显效11例,好转32例,无效8例。观察组总有效率94.1%明显高于对照组84.3%(P<0.05)。

2.2 两组血清IL-13、IL-18 、IL-17的比较

经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IL-13均有明显降低;血清IL-18、 IL-18/IL-13均有明显升高;观察组比对照组变化更明显。见表1。观察组治疗前后IL-17分别为(17.9±3.1)、(5.8±1.7)ng/L,对照组分别为(17.1±2.8)、(9.6±2.1)ng/L。两组治疗后血清IL-17均明显降低,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3.讨论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由多细胞、多介质参与,多种诱发因素可以引起,临床治疗主要采用β2受体激动剂、糖皮质激素,但是长期使用β2受体激动剂容易产生耐药性,甚至出现心律失常;而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增加了感染、高血压、糖脂代谢紊乱、骨质疏松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祖国医学认为肺为娇脏,风为百病之长,风邪易合并其他病邪侵犯机体,首先犯肺,肺虚失调,宣发肃降功能失调,无法化饮归膀胱而生痰,风痰交结,阻遏气道而咳嗽,由于基本病机为正虚邪恋,故咳嗽反复发作。苏黄止咳胶囊是依据风邪犯肺导致的咳嗽而制成,方选麻黄为君药,疏风散寒,止咳平喘;紫菀止咳化痰,久咳损伤肺气,五味子能收敛肺气;佐以前胡、紫苏子加强升降协作增强麻黄疏风之力;地龙、蝉蜕为使利咽止痒,加强疏散风邪功效。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因此加用苏黄止咳胶囊后效果更佳。咳嗽变异性哮喘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理相同,Th1/Th2失衡扮演了重要的角色,IL-18、IL-13是最新研究的由其分泌的因子,IL-18的基因的多态性也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IL-18的基因多态性能影响机体内IL-18的表达量,可能影响哮喘的发病。在哮喘病理过程的发病机制中IL-13参与是其与功能性受体结合,发挥生物学作用是通过核内信号转导途径,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多种黏附及趋化因子表达增多、支气管杯状细胞分泌增多、嗜酸性粒细胞性炎症、IgE升高和气道上皮纤维化。目于目前认为IL-13在哮喘发病中起核心作用。但是,单纯采用Th1/Th2失衡仍无法解释有些患者的发病,目前学者认为支气管哮喘至少应分为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和非嗜酸粒细胞性哮喘,并且后者表现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国外学者研究证实,IL-17可介导哮喘气道中性粒细胞的浸润。IL-l7是一种由前炎性细胞TH17分泌的细胞因子,可以较强将中性粒细胞招募,刺激多种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在哮喘的发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还可诱导产生化学因子引起组织炎症。本研究与国内学者报道基本一致。因此,加用苏黄止咳胶囊可明显改善T细胞免疫平衡。

【参考文献】

[1]郑坤,姚欣.氨茶碱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在咳嗽变异性哮喘中的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12年35期

论文作者:李春苗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11月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5

标签:;  ;  ;  ;  ;  ;  ;  ;  

苏黄止咳胶囊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T细胞免疫平衡的影响论文_李春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