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劳务分包管理困境与改进对策论文_张秀丽

建筑业劳务分包管理困境与改进对策论文_张秀丽

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 北京 100070

摘要:为解决目前管理建筑服务分包商的困难,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进行。首先,在宏观层面或政府层面,尽快建立和完善劳务转包市场体系,充分放宽劳务公司的市场准入门槛,不符合人才劳务建设队伍的要求成本,特别是征税成本,正在积极培育劳务分包商,领导承包商团队到劳务公司,劳务服务层始终由承包商控制和掌握改变。其次,微观层面,建筑公司本身,完善内部劳动招标机制和合同管理,逐步建立施工企业的建设劳动力,避免劳务分包现象。

关键词:建筑业;劳务分包;困境;原因;建议

1建筑业劳务分包管理特点

1.1建筑劳务特点

从建筑业劳务分包工作中可见,多数的工作人员都为非专业的农民工,因此,工作队伍的规模相对较小,且人员流动性却很大,长期以来,作业队伍的稳定性不够,劳动者本身所掌握的技能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建筑劳务工作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性,而且保险的普及率不高。诸多原因的共同作用使得建筑劳务成分一种难度较大的工作类型。

1.2劳务分包方式

具体来说,劳务分包方式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为大包,第二为小包,第三为直接雇佣工人。所谓大包就是指建筑企业直接将整个工程或者是项目承包给某个承包人,或者是建筑企业将某一同性质的施工内容分包给承包人。小包则是指施工企业根据工程的特点将其中的某一个工种或者是某一个施工楼层分包给承包人。承包商的分包形式是现如今劳务分包管理工作的重点,符合建筑行业发展的需要。直接雇佣工人主要是以承包单位为主题,对工人的施工作业情况进行管理,但是这种分包管理方式在市场上应用范围较小。

1.3劳务企业形式分析

企业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独立的法人型,另外一种是“包工”劳务型。对于独立的法人型企业来说是一种形式较为新颖的劳务企业类型,平常比较倾向于依赖大规模的施工企业,同时以建筑劳务为主,对于各类市场的行情了解较广。对于“包工”形式的劳务队伍,其承包形式多样,而且“包工”的领导人员多以农民工为主,在承包过程中,会遇到一定的隐患。包括施工工期较长,技术水平不高,民工的素质以及职业理念匮乏。最重要的是监督的力度不达标。但是,这种承包形式的经济成本低,因此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劳务承包形式。

2劳务分包中的问题分析

2.1以包代管

很多施工企业实行以包代管的管理方式,对于施工过程的控制工作认识不到位。具体来说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分析。第一,项目部门对于具体的技术方案设计不完善,在施工作业过程中往往是依靠施工人员按照自身的理解来进行操作。第二,具体的指导意见缺乏,对于施工进度没有精准的计划。管理控制性相对较低,劳务人员只能根据自身已有的资源来进行施工。第三,工程采用、采购都缺乏技术性的指导,物资的供给方式没有明确的要求。第四,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制度得不到落实,劳务队伍完全按照自身的施工经验来采取施工方式,这就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安全隐患。可见,以包代管的形式严重地阻碍了建筑业施工的进程,而且质量得不到保证。

2.2劳务分包队伍选择标准模糊

从目前建筑也劳务分包管理工作的现状中可见,分包队伍选择标准不明确,所选队伍内部的分包人员可能来自不同的地区,而且对于施工方式以及各项指标的看法不一,很容易按照主观意念来进行具体的工程操作,因此,在分包队伍选择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比较严重。如果分包人员的工作状态较为松懈,不听取指挥,就会导致建筑企业劳务分包管理工作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

2.3劳务分包合同不科学

建筑企业在选择分包队伍时需要制定相应的劳动合作协议,但是从目前的劳务分包合同形式上看,更多的是以口头协议为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就算是有具体的劳动分包合同,其中的各项条款也存在着较多不完善的部分,以至于在进行工程结算时出现很多问题。包括多结算以及重复结算等等。长此以往的劳务分包合同不合理,就会导致分包管理难度不够,严重的还会引起上升到法律层面的合同纠纷。

2.4现场作业管理不完善

随着施工项目和工程类型的不断增加,现场的施工方式也呈现出一定的多样性,不同类型的施工方式需要不同程度的施工管理。在具体的施工情况下,由于施工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很多施工人员都会选择那些见效快且施工难度小的工程来作业,施工队伍中的工作人员不愿听从管理人员的指挥。制度的规范性不强,久而久之,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都会受到严重地影响。现场作业的管理不完善还会留有一定程度的施工隐患,对于施工人员以及施工企业的安全都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3劳务分包管理措施分析

3.1做好劳务分包人员的教育培训

劳务分包工程质量的高低与施工人员的素质高低有着直接的联系。为了加强建筑企业的分包管理,首先应该从劳务分包队伍素质的提升方面入手。对于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来说,需要定期地组织相应的业务培训课程与讨论会。以培训和座谈的形式来提升施工人员素质。采用一带一、一带多、多带多的形式,提升培训的速度。另外,分包施工人员的岗前培训要成为培训的重点。

3.2科学地选择劳务单位

建筑企业在选择劳务单位的过程中,应该慎重地对各个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在不同的劳务企业当中选择那些施工人员素质较高,施工水平较高且诚信度较高的分包单位。总之,提出选择标准时需要根据分包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及建筑企业的具体特点来进行,不能将个人决断作为重点。建筑企业选择分包单位应该本着客观、公正的原则,将各个不同的单位进行综合对比,择优选择。

3.3完善分包合同

劳务分包合同需要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来制定,企业在制定合同之前要对相应的合同条款进行研究和细化,形成相对标准、客观、制度化的合同。合同的制定需要经过双方的共同参与各项条款都应该具有明确的指定性。分包合同要通过评审、会签才能提升合同的效力。劳务分包合同制定完成之后,需要按照相应的规定严格落实,否则合同的制定毫无意义。

3.4对劳务分包作业进行监控

施工现场的监控是必要的,承包企业要对建筑企业负责,在施工过程中做好监控和监督。一旦出现了问题和不足要及时进行修正,保证不影响实际的施工质量。具体来说,施工检查的原则为定人员、定措施和定时间三个层面。发挥监控工作的重要性,做好细节工作。

结束语

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中国建筑公司开始制定项目法律和实施项目合同,并实施了两个层面:决策和管理,管理和劳动。管理层和劳动力之间的分离表明劳动力的稳定性和随机性的增加,管理层和业务层之间的隐性合作消失了。据统计,建筑公司的固定劳动力从1980年占总职业的72%下降到1999年的35%。建筑和建筑劳动力市场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方向。因此,必须更加重视建筑公司的劳务分包管理。他是建筑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新形势下将建筑公司从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和管理密集型道路的决定性因素。

参考文献

[1]连国琴.建筑业劳务分包管理困境与改进对策[J].财会学习,2019(13):166-167.

[2]代文峰.建筑业劳务分包管理困境与对策建议[J].四川建材,2012,38(04):249-250+252.

[3]不断改革创新改进管理方式全面推进我市建筑业健康发展[J].中国勘察设计,2014,12.

[4]郑年栋.建筑业劳务用工制度改革初探[J].城市,2014,05.

论文作者:张秀丽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1

标签:;  ;  ;  ;  ;  ;  ;  ;  

建筑业劳务分包管理困境与改进对策论文_张秀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