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冠心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体会论文_车闫月

优质护理在冠心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体会论文_车闫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100029

【摘要】目的 探究在冠心病临床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13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而实验组给予系统性的优质护理,然后对其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 在对冠心病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为其提供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

【关键词】优质护理;冠心病;护理效果

冠心病又被称之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其一般是因为冠状动脉血管出现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而诱发血管堵塞,导致心脏痛闷。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冠心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此时做好患者的临床治疗及护理工作尤为重要。在对冠心病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既要为其提供针对性的药物治疗,又要为其提供系统性的优质护理干预,以确保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的改善,提高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效果,现对其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随机选择了我院在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13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中39例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年龄在46-79岁,平均(60.4±1.5)岁,病程在1-4年,平均(2.3±0.3)年;实验组中40例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年龄在44-76岁,平均(59.8±1.4)岁,病程在1-5年,平均(2.6±0.4)年。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之后均给予了系统性的、全面性的检查和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主要是对患者的病情和生命体征给予密切的观察与记录,并对出现的不良反应给予及时的治疗和处理,以确保临床治疗和护理过程的顺利进行。

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又给予了系统性的优质护理干预,具体护理内容如下:(1)心理护理。大部分患者在接受临床治疗和护理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和恐惧心理,此时就需要护理人员多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交流与沟通,以便更好的了解和掌握患者的负面心理,同时还需要耐心倾听和解答患者的疑问,以此来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治疗及护理的自信心和依从性,确保患者临床治疗及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2)饮食护理。护理人员要结合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特点为其提供针对性的饮食护理干预,对于食欲不振的患者,要详细了解和掌握患者的饮食喜好,尽可能协助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并以低脂、低盐、高蛋白饮食为主,这样既可以满足患者对营养的需求,而且还可以提高患者机体的免疫力,确保病情的康复;(3)生活护理。护理人员要定期对病房进行打扫,并保持开窗通风,严禁在病房中摆放杂物,以确保病床的洁净、干燥,为患者提供温馨、舒适的居住和治疗环境。对于生活可以自理的患者,护理人员可以尝试着协助其进行饮食和翻身,而对于自理能力比较差的患者,患者人员需要为其提供口腔和皮肤护理,这样既可以避免压疮现象的出现,而且还可以提供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4)健康教育。患者入院之后,医护人员要将与冠心病相关的知识手册发放到患者手中,并结合患者的文化程度,来为其讲解冠心病的相关知识,这样既能够使患者掌握冠心病的诱发原因、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而且还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同时,还需要做好患者出院后的随访工作,以便医护人员更好的掌握患者病情的恢复情况,一旦出现不良情况,要及时入院接受治疗,以确保患者临床治疗及护理的整体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临床评定标准

(1)对两组患者的社会功能、生理功能、合理膳食、规范饮食、自我管理、合理用药等生活质量评分进行观察和记录。(2)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复发次数及满意度进行观察和记录。

1.4统计学方法

借助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的研究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通过均数±标准差进行表示,计数资料通过百分数(%)进行表示,研究数据通过t进行检验,如果P<0.05,则说明两组患者研究数据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统计发现,实验组患者的社会功能(81.23±1.15)分、生理功能(90.72±1.82)分、合理膳食(87,46±1.03)分、合理膳食(89.03±1.43)分、自我管理(83.26±1.83)分、合理用药(89.03±1.63)分等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65.57±1.25)分、(67.34±1.95)分、(64.75±1.12)分、(64.46±1.42)分、(70.13±1.53)分、(76.56±1.43)分,两组患者的研究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对比

统计发现,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9.23±0.35)d、复发次数(1.23±0.25)次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16.45±1.32)d、(3.43±0.98)次,而满意度(100%)高于对照组(90.0%),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冠心病属于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诱发原因与脂质代谢异常保持密切的相关性。临床研究发现,心绞痛属于冠心病中比较常见的临床表现,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如今,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和生活压力的增加,冠心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因此做好冠心病的临床治疗及护理工作尤为重要。

冠心病的诱病因素比较多,常见的有高血压、超重/肥胖、血脂异常、高血糖/糖尿病等,而且患者的生活习惯也会或多或少的诱发冠心病,此时就需要结合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特点为其提供针对性、系统性的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这样既可以提高患者临床治疗的依从性,而且还可以满意度患者对营养物质的需求,确保患者的整体治疗和护理效果。实际上,系统性的优质护理干预,可以从细节角度出发来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既能够改变患者的生活和饮食习惯,而且还可以减轻患者的心肌氧耗,进而达到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的目的,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在对冠心病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需要结合患者的身体特点及临床症状,为其提高必须的药物治疗,同时在此基础上还需要为患者提供系统性的优质护理干预,这样既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生理功能、合理膳食、规范饮食、自我管理、合理用药等生活质量,而且还可以降低患者的复发次数,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实际上,优质的护理干预可以确保患者临床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左亚奇.优质护理在冠心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3(23):64-65.

论文作者:车闫月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4

标签:;  ;  ;  ;  ;  ;  ;  ;  

优质护理在冠心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体会论文_车闫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