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金叶榆繁殖及病虫害防治研究论文_曹书娟1,李留振2,魏奎娇3,冶军永4

中华金叶榆繁殖及病虫害防治研究论文_曹书娟1,李留振2,魏奎娇3,冶军永4

1.郑州市世纪游乐园 郑州 450000;2.许昌市林业技术推广站 许昌 461000;

3.河南省德道景观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郑州 450003;4.许昌市公园管理处 许昌 461000

摘要:中华金叶榆是乔、灌皆宜的优良彩叶树种,具有叶片金黄艳丽,树冠丰满,高度抗寒冷、干旱等特点,是我国自主培育成功的彩叶植物新品种。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华金叶榆的繁殖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关键词:中华金叶榆;繁殖技术;病虫害防治

目前常用的繁殖方法主要有嫁接和扦插两种,以嫁接为主。中华金叶榆是我国乡土树种白榆的变异品种,和白榆亲合力最好,因此在培育中华金叶榆苗木时,常以白榆为砧木,进行嫁接繁殖。可采用以大规格白榆为砧木的高枝嫁接方法直接培育工程苗,也可在1年或2年生白榆实生苗上嫁接培育中华金叶榆幼苗。

一、中华金叶榆繁殖技术

1.1播种繁殖

首先选择地势平坦的土地,在3月份,农历惊蜇后进行深耕,以南北朝向做畔;待5月初种子成熟时即采即播。将土地浇透、平整后播种;一般采取条播,播种深度为1cm,行距为40cm,株距为每10cm下种5粒左右,播种后覆土。播种后半月左右即发芽,但幼苗长至5cm时进行间苗,株距保持在20cm左右。过稀的地方,可移苗补栽。7月份开始追肥,以氮肥为主;第二年可用于移栽育苗或工程应用。

1.2嫁接繁殖

1.2.1植接中华金叶榆和白榆的亲合力最好,因此常以白榆为砧木,进行嫁接繁殖。可采用以胸径3-6cm的白榆为砧木,进行高枝嫁接方法生产;培育灌从苗时,可采取在一年或二年生白榆实生苗上嫁接。

1.2.2接穗的加工和保存每年3月初选取中华金叶榆当年生健壮枝条作穗材,修去短小的侧枝和粗度小于0.3cm顶梢,将穗材的中上段剪成8-10cm左右接穗;剪好后,将接穗放进120℃的石蜡中速蘸,迅速投进冷水中,使表皮蘸上一层薄蜡,捞起后装进纸箱或纺织装中,放于冷藏库中,在2-3℃的温度下保藏,可存放2个多月。

1.2.3乔木苗的嫁接和生产管理首先,选择地势平坦的土地作为圃地。3月,农历惊蜇后进行深耕,耕地前每亩撒施5000kg农家肥,耕后以南北朝向做畔。将砧木从产地调出时,在2.6-2.8m高处进行定干,将砧木按1.5*1.5m或2*1m的行株距栽好,浇第一遍水,等土壤稍干后嫁接。嫁接方法为“插皮枝接”:在砧木2.5m处锯断,削平茬口。每株砧木可嫁接3根接穗,接穗间的距离要均匀;然后用长25cm、口宽15cm的塑料袋从上罩下,最后用0.08cm厚的塑料薄膜从下至上绑紧。嫁接后立即浇第二次水,并扶正苗木。15天左右,接穗开始萌发,此时要及时抹去砧木上萌发的芽子,保证接穗营养的供给;等接穗芽子长至8-10cm长时,可进行抽查,如果大部分嫁接部位已愈合,则可在塑料袋上捅孔放风,再过一星期后,可将袋完全撕去;注意操作时不要破坏绑扎的塑料膜。以后的工作主要是抹芽、浇水、施肥,抹芽要一直持续到6月下旬;7月中旬前,每20天左右要浇水一次,进入雨季后,可减少浇水;施肥从6月底开始,以尿素为主,结合浇水进行;9月后停止施肥。

1.2.4灌从苗的嫁接砧木要求为地径粗0.8cm以上的白榆,株行距为40*20cm,定植后在距地面20cm处定高,马上浇透水。嫁接方法为切接,一株砧木嫁接一根接穗。用剪刀在砧木距地面15cm处剪平,再从砧木剪口用剪刀剪开一斜口,方向从上往下向里斜,长约2cm;然后将接穗下部剪成一斜面,约2.5cm长;将接穗沿砧木切口插入,准确对接,然后用塑料薄膜绑紧、绑严;此种方法不用罩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后期管理同上。

1.3扦插繁殖

1.3.1硬枝扦插扦插时间在2月上旬,在温室中的营养钵(12*10cm)内进行,基质为蛭石,用多菌灵消毒后装钵。选取0.5cm至1cm的当年健壮枝条,截成12cm。用ABT6号100ppm浸泡下部2小时或300ppm速蘸;然后将插穗插入营养钵中,上端露出2cm。温室内温度控制在10-12度,温度不能超过80%,每天喷两次水。15天后开始萌芽,此时一定保持温度不能超过12度;中间管理时要再喷施一至两次多菌灵,防止细菌滋生;30天左右,插穗开始出现愈伤组织并开始生根;进入3月初后要进行通风练苗,4月底根系可长至10cm长,可进行大苗移栽,移载后要进行一周的遮荫保护。

1.3.2嫩枝扦插扦插时间在6月上旬。以全光雾插较易管理,扦插用沙盘要用多菌灵消毒;剪取当年生的近木质化的枝条,截成15-20cm,剪去中下部叶片,保留上部4-5片叶,绑缚成捆,用ABT6号100ppm浸泡下部2小时后扦插至沙土中,密度以叶子完全覆盖沙面既可。扦插后立即喷雾,每天3-4次,气温过高时,中午加喷一次。沙盘上部和南、西半圈要用遮荫网封闭。30天左右可长出新根。检查根系大多数长至6至10时可移栽下盘。

二、病虫害防治

榆树黑斑病是危害叶片的一种病害。病害刚开始是在叶片表面逐渐形成近圆形的浅黄色小斑点,以后病斑渐渐扩大,并在斑内产生略呈轮状排列的如同粉刺的黑色小突起——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后期病斑上出现圆形黑色小粒点——病原菌的子囊壳,病斑呈疮痂状。榆树黑斑病的发生与外界温、湿度条件有很大的关系,当平均气温在20℃左右、湿度大时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在防治上,一是尽量加大栽植密度,及时剪除发病枝和过密枝,使整个树体能有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以减少病菌的再次侵染。二是入冬前及时收集并烧毁落地病叶,消灭越冬病原。三是在榆树放叶后、子囊孢子飞散前,可用1%波尔多液或65%可湿性代森锌500倍液喷雾防病,每14 d喷1次,连续2~3次,可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榆树溃疡病主要危害一至七年生榆树的枝、干部。树木感病后,枝、干部受害部位变细下陷,纵向开裂,形成不规则病斑,当病斑环绕1周时,输导组织被切断,树木干枯死亡。受害树木多在皮孔和修枝伤口处发病。在防治上,一是对弱势树体要加强水肥管理,提高抗病能力。结合修剪,彻底清除染病枝组。二是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1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200~300倍液对树干喷雾防治。

金叶榆的虫害主要有榆紫金花虫、榆毒蛾、榆天社蛾、黑绒金龟子等。在管理过程中,及时将害虫的卵块清除,将初孵群集幼虫集中在一起进行消灭。低龄幼虫期可喷洒25%灭幼脲3号悬浮剂1 500~2 000倍液防治,高龄幼虫期可喷洒苏云金杆菌(Bt)乳剂400~600倍液防治,或在幼虫盛发期喷洒20%杀灭菊酯乳油2 000倍液或20%灭扫利乳油2 500~3 000倍液。

三、结语

中华金叶榆的抗逆性强,故在日常的养护中多以粗放型为主,但应着重于初春时节的养护力度,主要为确保植株全年的生长态势。对于中华金叶榆的病虫害在养护过程中应引起重视,做到早预防,早治疗,避免影响景观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存申,刘亚宁,杨淑芬.彩叶树种金叶榆苗木栽培技术[J].中国林副特产,2011(6):67-68.

[2]黄印冉,张均营,李艳红,等.中华金叶榆硬枝扦插育苗和插皮接技术试验[J].现代园艺,2011(1):8-9.

[3]陈丽媛.中华金叶榆嫩枝扦插育苗技术的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05).

论文作者:曹书娟1,李留振2,魏奎娇3,冶军永4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9

标签:;  ;  ;  ;  ;  ;  ;  ;  

中华金叶榆繁殖及病虫害防治研究论文_曹书娟1,李留振2,魏奎娇3,冶军永4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