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水文地质学发展趋势与对策分析论文_石义远1,郭猛2

当代水文地质学发展趋势与对策分析论文_石义远1,郭猛2

1中化地质矿山总局

2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山东地质勘查院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我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快,与此同时对水资源的消耗也越来越大,水文地质学的核心也从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转变成了对水资源的研究和管理,并且加入了环境保护的概念。在这种情况下,对水文地质学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有利于促进我国生态环境的保护,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本文通过对当代水文地质学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发展策略,希望能够解决我国水资源贫乏的问题。

关键词:当代水文地质学;生态环境;发展趋势;对策分析

引言

近年来,我国科技水平的提高,现代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对于水文地质学的研究投入力度也越来越大,目前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生态系统的超负荷运转,导致自然资源匮乏。同时,由于人们缺乏环保意识,水资源污染问题严重,人们可利用的水资源越来越少。针对这种情况,对于水文地质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1当代水文地质学发展趋势

1.1核心课题的转变

水文地质学研究的初衷是开发利用水资源,使水井周围的含水层能够最大限度地为人们所用,对人们的用水提供保障。但是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用水量的急剧增加,人们可利用的地下水资源也在不断减少,影响了当代水文地质学的研究内容,使其核心转移到对地下水的研究与管理工作上。

20世纪40年代以来,人类活动程度加大,对于自然环境的改变程度也在相应的加大,由此也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在此阶段中,当代水文地质学的研究课题正式迈入新阶段,着重于对于生态环境的研究与探索。生态环境体系是非常复杂的,其中地下水系统不仅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与人类活动具有非常密切的关联。以我国为例,当前我国的地下淡水可开采量为3527.79亿立方米/年,全国600多城市中,超过400个城市开发地下水,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等诸多地质问题。为了防止出现水资源枯竭的困境,当代水文地质学的研究中,加大了对于地下水的研究与管理。

1.2研究目标的改变

研究当代水文地质学的目的就是对一些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防范与处理,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目前已经从刚开始的局部性,转移到全局性。如果地球上的资源被消耗殆尽,生态环境恶化严重,会对人类的生存产生巨大的威胁,针对这种情况,我国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受到广泛的关注,通过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共处,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当代水文地质学的研究目的是在自然环境稳定时,对水资源的利用进行合理规划,而当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当代水文地质学的研究重点就转移到帮他维护自然环境,保证提高自然环境的稳定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研究内容的丰富

目前在全世界的水资源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地下水的污染等问题最为严重,影响了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用水安全。所以当代水文地质学的研究不止是对于地下水规模的研究,而是丰富了研究内容,维护水质安全以及维持水资源的用量是研究的核心内容。另外,在进行地下水的研究时,工作人员发现地下水的质量与包气带之间具有不可忽视的联系,所以,在对地下水的早就开发过程中,增加了影响地下水质量与数量的因素的研究,例如包气带与饱水带等。在以后的研究过程中,当代水文地质学又经历了研究内容的丰富以及拓展。

2当代水文地质学发展对策

2.1完善相关理论体系

虽然当代水文地质学的发展历程不过150余年,但是其以往的概念、理念等内容,都已经无法在适应其当前的发展。如果不对当代水文地质学的理论体系进行更新完善,必然会对其发展造成严重的阻碍作用。作为当代水文地质学的基础,相关专家及学者迫切需要对当代水文地质学的理论体系加以完善,在又有的地下水保护开发理论体系的基础上,不仅要进行系统的更新与完善,还要对地下水系统、水文系统、地质系统等加以有效的划分整合,将系统分析、系统工程等创新型研究方法,充分的融入到其中,加强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另外,还要发挥地理信息系统的优势,实现当代水文地质学理论体系的数字化、可视化,有助于当代水文地质学取得更加广泛的应用。

2.2加大水文地质过程及机理的探索

从整体来看,当前在当代水文地质学的过程及机理方面的研究,仍存在诸多不足,需要我们加大对水文地质学的研究力度。因此,在接下来的当代水文地质学研究中,应当加大对于水文地质系统演变规律的研究与分析。以往研究人员利用物理实验对水文地质过程加以模拟,不仅研究成本较大,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及精力,而且研究成果并不明显,对人力物力都是一种浪费。相比之下,数学模拟方式具有简洁、明了的优势特点,将其运用于当代水文地质学机理的研究中,不仅模拟结果真实准确,而且其演变过程能够更加清晰明了的得以体现,所以,要充分利用数学模拟的方式进行研究。另外,在水文地质过程研究中,学者应当加强对基础理论的重视,如以达西定律的观点来看,只有排除干扰因素,使观察对象保持最本质的状态,才能更加真实的发现水文地质的演变规律,因此研究人员未必要大费周章的去进行野外实验,通过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在实验室中也能够取得突破性的研究进展,不仅节约了时间,还能够更方便地对环境进行控制。

2.3水文地质工作需要向生产领域延伸

半个世纪以来,我国水文地质的发展远没有工程地质那样有活力。工程地质工作的长足发展,得益于善于吸收当今科学思想丰富自身的理论,并且较好地实现了理论、测试技术与工程技术的结合。岩土工程、地质工程等分支的兴起,说明工程地质工作已经由工程的地质论证延伸到了工程实践领域,从而推动了工程地质学科的长足发展。

2.4创新开拓是发展当代水文地质学的关键

创新开拓,就是要以跨学科的广阔视野,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很多情况下,解决与地下水有关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不可能在水文地质学本身中寻找答案,而是需要对其进行创新开拓,从其他方面寻找发展当代水文地质学的突破口。例如,缓解水资源短缺的关键之一是有效利用土壤水,而有效利用土壤水的关键,则是建设既利于入渗而又能抑制蒸发的土壤库容。因此,如何改善土壤结构,便成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突破口。又如,为了防治干旱半干旱地区渠灌产生的次生盐渍化,可以采用井渠结合、灌排结合的方式,然而,推动井渠结合的关键并不在于技术措施,而是调整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水价。

结语

总而言之,在对当代水文地质学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以后我们可以发现,高新科技的出现和发展使得当代水文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获得了新的发展,并且正在朝着与生态环境相融合的方向进步。在今后的发展中,必须要从完善理论体系、不断开拓创新、结合生产发展等几个方面入手,争取能够推动当代水文地质学不断地获得新的发展。文中对于当代水文地质学的发展进行了分析,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必定有所欠缺,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的进行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任法衡.当代水文地质学发展趋势与对策浅析[J/OL].西部资源,2018(01):81-82.

[2]宋文树.水文地质学发展展望[J].华商,2007(Z3):47-48.

[3]张人权,梁杏,靳孟贵,周爱国,孙蓉琳.当代水文地质学发展趋势与对策[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5(01):51-56.

[4]张人权.水文地质学发展的若干趋向[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87(02):1-2.

论文作者:石义远1,郭猛2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5

标签:;  ;  ;  ;  ;  ;  ;  ;  

当代水文地质学发展趋势与对策分析论文_石义远1,郭猛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