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10kV配网的运行关系到电网安全、关系到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10kV配电线路在出现故障时,抢修也是一项非常危险的工作,为了更好的保障抢修人员的人身安全,就需要对故障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有一定的了解,从而在根本上降低危险发生的几率。本文分析了10kV配电线路故障及形成因素,提出危险点的控制措施,旨在更好的提高10kV配电线路的可靠性。
关键词:10kV配电线路;形成因素;危险点
1 10kV配电线路危险点分析
进入21世纪,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对电力需求也越来越大,同时,对电力工程的建设,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10kV配电线路抢修工作为电力工程的重要部分,在10kV配电线路抢修的过程中,其危险点随处可见的。如触电;高空坠落和坠物伤人;基坑开挖塌方;倒杆塔、跑线伤人等等。因此,在10kV配电线路抢修过程中,应引起工作人员高度的重视,对每一个配电线路抢修环节,安全工作都要进行全面的防控,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配电线路抢修施工。同时,在对10kV配电线路抢修环节进行全面监督的过程中,若是一旦发生不安全现象,应立即要求工作人员按原制定预案措施实施,这样可以避免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2 10kV配电线路危险点形成因素
2.1 特殊气候状况下引发的危险点
由于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工程机理十分繁琐,加上外部各类社会和自然条件交叉化影响,使得现场施工人员难以及时地布置特定故障抢修活动,使得线路抢修质量和进程全面滞后。常见的恶劣自然因素主要包括气候、周边环境等,尤其在强风席卷过程中,带电作业人员将失去平衡性,而阴雨天气又会造成导线电阻数值的波动迹象,严重情况下直接令绝缘设备丧失应有的绝缘性,最终安全故障问题势必不断深入。
2.2 选用不合理作业器具导致的危险点
10kV配电线路带电抢修作业往往需要选用一些特殊性绝缘器具,但是因为长时期的作业操作和运输影响,使得这部分器具会出现严重的磨损和破坏问题,进一步丧失其应有的绝缘性能。如某些施工人员不曾注意到自身选用的绝缘器具已然超出使用期限,在布置拓展电气实验过程中盲目地进行带电作业,其间绝缘器具因为受潮、腐蚀、变质等问题影响,不能适当地发挥出自身的绝缘功效或是直接丧失绝缘性能,都会令现场变得极度危险。
2.3 安全距离忽视引起的危险点
10kV配电线路带电抢修作业组织过程中,务必要注意躲避危险点和防止常见安全隐患,而想要贯彻上述指标,第一要务便是处理好安全距离的精准化把控任务,即令这部分带电作业活动限定在足够安全的空间范畴之内,进一步结合最新技术设施和丰富实践经验预防相关危险问题。可与之相互矛盾的是,许多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施工人员,因为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未能达标,经常会忽视这部分安全距离控制的存在意义,直接选择在危险区域内开展带电抢修作业,最终势必引发大规模的施工事故。
3 10kV 配电线路故障抢修危险点的控制措施
3.1一般常见的危险点及控制措施
①、防触电伤害控制措施:A.故障线路应停电、验电、挂接地线和标示牌;B.其他带电线路危及抢修安全时应停电;C.严防误登、误操作,登杆前核对线路双重名称及杆号,确认无误后方可登杆,设专人监护以防误登、误操作;D.严防返送电源和感应电,拉开有可能返送电的线路开关或丝具,并挂接地线,在有可能产生感应电的地段加挂接地线或使用个人保安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②、防高空坠落控制措施:A、作业人员登杆前,检查登杆工具是否安全可靠,确认无误后方可登杆;B、作业人员登杆时做到:“脚踩稳、手扒牢、一步一步慢登高,到达位置第一要,安全皮带系牢靠”;C.安全带应系在牢固可靠的构件上,如转换工作位置时,应重新系好安全带。
③、防高空坠物伤人控制措施:A.地勤人员尽量避免停留在杆下;B.地勤人员戴好安全帽;C.工具材料用绳索传递,尽量避免高空坠物;D.操作跌落丝具时,操作人员应选好操作位置,防止丝具管跌落伤人。
④、防电杆倾倒伤人控制措施:作业人员登杆前,观测估算电杆埋深及裂纹情况,确认稳固后方可登杆作业,必要时打临时拉线。
3.2实地勘察作业环境
电力线路的故障抢修工作需要操作人员对抢修现场的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在进行抢修工作之前,操作人员需要实地的进行考察,不要只凭借经验或者主观的判断来进行操作。在对现场环境有了一定的掌握后,才可以进行故障抢修作业,同时要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来带好故障抢修的工具。在气候条件不佳,如大风大雨天气环境下,应当停止抢修工作,以避免可能发生的各种危险。
3.3定期对作业工具进行安全检查
作业工具是作业人员在进行故障抢修时必须要用到的,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具有绝缘性,一旦绝缘性被破坏,作业工具也就没有安全了,因此要加强对于作业工具的管理。绝缘工具要有专人进行管理,存放于合适的环境中,还要定期进行安全性检测;在抢修工具运输的过程中,要放入专用的工具箱或者工具包里进行运输,避免硬的物体摩擦绝缘工具,造成绝缘工具绝缘性能的下降;作业结束后,要及时清点抢修工具的数量,并按规定保管好工具。
3.4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
工作票是对任务现场的环境进行说明,同时布置相关任务的一种制度,如果工作票出现偏差,很可能导致现场作业人员操作失误,引发危险,所以一定要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工作票的签发人员在签发时,一定要充分了解工作票的内容与实际情况是否相符,并及时发现问题,作出整改;作为现场的作业人员,要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根据工作票上的要求,进行操作,决不可擅自操作或改变原定的操作步骤,扩大危险发生的几率。
3.5保持安全的电气距离
电气安全距离不足会引发作业中人员的危险,造成人员的伤亡,因此一定要保持适当的安全距离。具体在10kV配电线路故障抢修过程中,要保持对地0.4m,对相邻带电设备0.7m的最小安全距离,或者使用绝缘挡板进行隔离。对于不同电压级别的电力线路,也要保持适当的安全距离,如果安全距离太近,不适合作业,则应当立即停止作业。
3.6 10kV配电线路日常的防雷保护工作
(1)安装避雷器或者是科学地改造电缆。避雷器的使用可以使一部分电流进入其他的杆塔,让其他部分的电流进入地层。避雷线则可以有效地降低电压,并且大幅度降低经过导线的感应过电压。所以,避雷器的使用可以有效地完善导线保护机制。(2)需要保证导线具备良好的绝缘性。不断改良和改造避雷器的接地系统;巩固和加强导线的绝缘性。对于那些较为特殊的杆塔,需要进行避雷器的安装。(3)要做好线路不发生短路故障的相应保障工作,想要有效地降低线路发生短路故障的几率,就需要适当地降低工频电场强度,也可以通过使用不直接接地的方法,有利于减少跳闸的产生几率。
4结语
10kV配电线的可靠性对整个配电网络具有重要的影响,它不仅直接关系到供电企业的效益,还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用电息息相关,直接关系着经济的发展。因此,对故障抢修危险点的全面科学认识,有利于保障维修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维持电力系统的可靠性运行,是电力系统可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宋建明,董鹏程,郑永利.浅议如何提高10kV配电线路故障抢修效率[J].科技与创新,2014(20):53+55.
[2]邓雁.基于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及检修的分析[J].通讯世界,2014,(18):131-132.
论文作者:陈垚宇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30
标签:作业论文; 线路论文; 危险论文; 故障论文; 人员论文; 工作论文; 工具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5期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