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人员密集场所反恐情报预警研究论文

大型人员密集场所反恐情报预警研究

陈旭鑫 赵增辰 倪叶舟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河北·廊坊 065000)

内容摘要 :当前恐怖主义活动产生了许多新特点,由于时机选择性强、欺骗性大等因素,可构成不可预知威胁的“独狼式”恐怖主义在近几年愈演愈烈,标志性建筑物、重大活动场合等大型人员密集场所成为恐怖分子攻击的优先目标。拓宽反恐情报搜集渠道,构建社会面整体反恐情报搜集体系,创新反恐教育,加强基础数据智能平台建设,建立全方位反恐情报预警机制,是有效预防和遏制大型人员密集场所暴力恐怖活动的关键。

关键词 :反恐怖;人员密集场所;情报预警

随着全球经济不断复苏,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蔓延,恐怖组织也在多方打击下寻求演化和变异的新出路。2017年以来,全球恐怖活动进入高发态势,恐怖分子为追求恶劣影响最大化,由原先优先攻击特定政治群体转变为优先攻击城市中人员高度密集的场所,通过刀斧砍杀、车辆冲撞、蓄意爆炸等方式对无辜群众造成大量伤亡。由于该类场所环境复杂、人群密度较高的特性,事后的补救措施往往难以取得较好效果。为了防止该类事件的发生,国际上的普遍做法与趋势是将反恐工作的重心由“后期处置”转移到“情报预警”上,通过投入大量的人员、技术、资金将反恐工作提升到“先知先觉”的层面。因此,研究国际国内恐怖袭击事件以及国际社会对此类事件的情报预警工作,对于我国反恐情报预警工作的建设与发展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1)健全工作机构。按照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需要,乡镇人民政府调整充实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相关工作人员抓好项目的组织实施。

一、概述

(一)大型人员密集场所的概念探析

在我国对大型人员密集场所的界定主要还是从消防管理的角度进行描述[注] 2008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规定:“人员密集场所包括:公众聚集场所,医院的门诊楼、病房楼,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和集体宿舍,养老院,福利院,托儿所,幼儿园,公共图书馆的阅览室,公共展览馆、博物馆的展示厅,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加工车间和员工集体宿舍,旅游、宗教活动场所等。其中,公众聚集场所是指宾馆、饭店、商场、集贸市场、客运车站候车室、客运码头候船厅、民用机场航站楼、体育场馆、会堂以及公共娱乐场所等。”《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中关于人员密集场所规定如下:“建筑总面积大于20000m2的体育场馆、会堂、公共展览馆、博物馆的展示厅;建筑总面积大于15000m2的民用机场航站楼、客运车站候车室、客运码头候船厅;建筑总面积大于10000m2的宾馆、饭店、商场、市场。”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人群聚集的原因不同、时间不同,导致不同场地人员流动度差异较大 ,因此不能仅仅从场所的面积、功能角度进行定义,还需要在法律条文所规定内容的基础上,从安全管理的角度进行描述,大致可以做如下概括:大型人员密集场所是城市环境下因功能性需要正在或已经聚集大量人员,需要通过安全管理和超前干预以防止发生严重事故的场所。该类场所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指固定性场所,即上述法律条文中描述的,具有特定现场、一定面积的城市建筑;另一类是指临时性场所,即伴随着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增加,在城市露天区域举行的文化娱乐体育活动数量不断增多,例如马拉松、音乐节、游行集会等,该类活动大多临时选择街道、广场、旅游景区等场地作为举办地点。

(二)国际恐怖袭击形势概况

在严峻的国际反恐形势下,2017年全球有68个国家共发生1136起恐怖袭击案件,袭击数量比2016年减少21%,共造成7656名人员死亡,死亡人数较去年下降46.7%。虽然从数据上看,恐怖袭击的数量以及造成的人员伤亡都比同期有所下降,但是分析这些袭击事件可以发现,和以往的恐怖主义袭击一般选择国家政要为目标不同,以“伊斯兰国”为主的恐怖组织由于势力范围受到严重压迫,开始鼓动其极端主义信徒对人员密集场所进行恐怖袭击,尤其是针对名胜古迹、地铁站、火车站、大型商场、体育中心等人员流动量较大、安防管理措施较为薄弱的场所。经调查发现,2017年以来针对大型人员密集场所的恐怖袭击事件占到了全年恐怖袭击事件的78%,其造成的社会影响相较其他类型恐怖事件尤显严重。(见表1)。

回到家,妻子正在电脑上弄什么东西,没有理他。他心里发虚,主动搭话,妻子则是淡淡地回应。等妻子离开书房去淋浴,他心里紧张地瞄着妻子忘在电脑桌上的手机。淋浴的的哗哗声刚一响起,他就悄悄过去,快速翻看着手机内容……

表 1 2017年国际恐怖袭击事件统计表

(数据来源:全球恐怖袭击数据库GTD整理)

二、大型人员密集场所暴力恐怖活动的特征

(一)时机选择针对性强

21世纪以来互联网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与普及,但是它在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给恐怖活动创造了可乘之机。经过国际社会对恐怖主义的严厉打击后,处境不利的恐怖分子更是将连通全球的互联网络视为他们与正义对抗的一种重要手段。[注] 王昱镔,吴薇,程楠.反网络恐怖主义策略研究[J].信息网络安全, 2015(9):175-179. 2008年11月26日,印度孟买发生连环恐怖袭击案,造成164人死亡,300多人受伤。恐怖分子在策划孟买恐怖袭击事件之前,专门在谷歌地球(Google Earth)上了解整个孟买的城市布局和各条道路情况,以及最佳的潜入路线。这仅仅只是恐怖分子将互联网当做协助恐怖袭击行动的工具[注] 王伟华.南亚恐怖主义与地区安全研究[D].复旦大学, 2012. 。近年来国际恐怖主义势力“伊斯兰国”更是通过Facebook、推特等大众社交网站进行传播和宣传,内容也多为每日的战斗视频和血腥场面,以吸引全世界极端主义穆斯林尤其是年轻人的目光。可以预见的是,现阶段恐怖主义不仅将在现实空间中展开行动,也将在虚拟空间中大行其道。

(二)“独狼圣战”替代“协同式”恐怖袭击成为主流

2017年3月,伊拉克第二大城市摩苏里的失守,“伊斯兰国”的主要军事力量在国际社会合力打击下已基本被击溃,但这并不意味着该极端组织彻底消亡。事实上,被打散之后的恐怖实体已经很难维系之前的“协同式”恐怖袭击模式,如今大多采取的是非对称的传统暴恐战术——在21世纪之前盛行一时的“独狼式”恐怖袭击如今大行其道,即在行动时将队伍分化成多股小分队或干脆“化整为零”,采用游击战和骚扰战,借助暗杀和爆炸等手段对反恐阵营中的大城市目标等发动恐怖袭击,亦或是通过网络媒体将极端思想传播给全世界的支持者,号召他们“就地圣战”,以此作为报复并彰显能力[注] 张敏.反恐新梦魇:“独狼”式恐袭[J].军事文摘, 2017(6):53-55. 。2013年4月15日发生于美国波士顿的马拉松爆炸案[注] 沈姝华.波士顿爆炸案嫌犯称炸弹制作方法来自基地组织[EB/OL].[2013-04-24].http://world.people.com.cn/n/2013/0424/c1002-21266646.html. 和2017年9月15日伦敦地铁爆炸事件[注] 任梅子.英国伦敦地铁爆炸事件被定性为恐怖袭击[EB/OL].2017[2017-09].http://world.huanqiu.com/exclusive/2017-09/11252485.html?from=bdwz. ,二者采取的手段属于典型的“独狼圣战”恐怖袭击模式,“没有踪迹,没有信息”,爆炸案现场只是安装用诸如钢柱、钉子等制作的简易爆炸装置,远未达到一定军事水准,肇事者独自作案,作案工具随处可见,侦查人员发现难度极大。

4~6岁儿童在来生信念不同维度的理解上存在差异,他们更倾向认为情绪、愿望和认知功能在死亡后仍然存在;父母相信存在死后生活的程度越高,跟孩子讨论死亡话题时,更偏向于使用“天堂”“另一个世界”等象征有死后生活的词汇,谈及逝者时,也更倾向于描述逝者仍有情绪和心理状态,父母的来生信念会通过死亡话题的亲子谈话进而影响到儿童对死亡的认知及来生信念。

(三)袭击手段逐渐向多样化、高科技化发展

分析近几年的恐怖活动,不难发现恐怖分子对其所采取的手段并不挑剔。恐怖分子采取哪种手段完全取决于恐怖组织跟反恐力量的博弈,如果近期活动目标四周车辆管控较为严格,恐怖分子可能就会选择较为隐蔽的方式,例如随身携带爆炸物、刀斧、枪械等进行袭击,因为反恐力量很难覆盖整个场所,尤其是将安防力量细化到场所的每一个人上。并且随着近几年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无人机、无人驾驶汽车也成为了恐怖分子青睐的袭击手段,他们将炸药事先安置在无人机或者无人驾驶汽车上,利用遥感设备远程控制爆炸地点和爆炸时间,可谓是防不胜防。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随着这些新型技术的发展,恐怖分子的袭击手段会变得更加纷繁复杂并且难以发现。

(四)互联网从工具逐步演变为“战场”

随着伊斯兰圣战运动空间受到国际社会的多方压迫,当下恐怖分子为了追求行动收益最大化,有针对性地选择社会影响最严重的行为,尤其是选择在重大节日、庆典、会议、集会游行等能够很快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时机进行恐怖袭击,这样往往能够给全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与恐慌。例如2017年6月3日发生在英国伦敦市中心闹市区的恐怖分子刀斧砍杀事件,造成9人死亡,至少48人受伤,这起事件是2017年英国受到的第三次恐怖袭击事件,事实上,再过五天即当月8号就是英国新一轮大选;紧接着在大选过后英国又发生了6.18伦敦芬斯伯里公园驾车冲撞事件、9.15伦敦地铁帕森斯格林站爆炸事件[注] 李夏君.盘点英国近20年遭遇的恐袭:2017年“最受伤”[EB/OL].2017[2017-11-30].中国新闻网. ,二者都造成了较大伤亡,影响极其恶劣。从这几起针对英国的恐怖袭击事件的动机来看,有以下两个因素是关键:一是2017年英国“脱欧”公投及其引发的政府变更、提前大选等连锁反应,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使得英国成为了恐怖组织眼中的“活靶子”;二是英国在对“伊斯兰国”组织开展的军事行动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由此可见,暴恐分子在选择袭击目标时,会优先考虑是否能得到国际广泛关注,是否能最大范围影响社会稳定秩序,是否能获得最大政治利益,其针对性不言而喻。

三、大型人员密集场所反恐情报预警所面临的难点

由于近年来恐怖分子袭击的目标多是大型人员密集场所,再加上我国作为世界大国,其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未来必定会有更多的国际会议、活动在我国境内举办,这将是恐怖分子选择作为恐怖袭击目标的一个优先考量因素。因此相较于在恐怖袭击后进行应急处置,大型人员密集场所的安保力量更应该做好事前的情报预警工作,建立一套完善有效的反恐情报预警体系。虽然我国在反恐情报工作建设中不断改进,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保证反恐情报预警工作的顺利开展,但是分析当下的工作情况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仍然面临着许多难点。

(一)人员流动量不断增多,群众反恐意识不足

大型人员密集场所最基础的特征便是人员相当集中,这既是恐怖分子进行恐怖袭击的出发点,也是反恐情报部门可以加以利用的最大优势。由于我国长期处于和平时期,群众普遍对全球恐怖危机的蔓延没有清醒的认识,对发生在身边的恐怖威胁也漠不关心,认为发生不到自己身上。这其中大部分原因是由于我国未将恐怖主义教育纳入教育体系中,导致人们缺乏对恐怖活动应有的基本认识[注] 郭永良.论我国反恐模式的转型——从精英模式到参与模式[J].法学家, 2016(2):146-161. 。这就要求我们创新反恐教育的方式方法,使人们既能清楚地认识到恐怖主义的严重危害,提升群众的自我防范能力,又能使人民群众主动地加入反恐战线的阵营当中来,为我反恐情报工作服务。

(二)场地环境复杂,反恐基础设施难以实现全覆盖

大型人员聚集场所一般在城市的交通要道位置,人员出入通道众多,场地面积较大,周边多高楼、街道,恐怖分子几乎可以对场所的任何位置发起恐怖袭击,并且在实施之后可以迅速离开现场。对于大型人员密集场所的反恐情报预警工作而言,“防患于未然”是工作的重心。通过场所周边入口的安防设施如果可以提前发现恐怖分子的行踪,这对反恐情报预警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反之,恐怖分子也会利用这些安防措施的漏洞来对目标进行袭击。在2013年4月15日发生于美国波士顿的爆炸恐怖袭击事件中,恐怖分子塔梅尔兰·察尔纳耶夫和他的弟弟随身携带三个装有爆炸装置的背包通过层层安检来到了终点线,这和当时观赛人群轻装简从的状态明显不同,甚至在终点线附近的监控设备却并没有发现他们的踪影,最终他们成功实施了爆炸。此次事件的安保措施不可谓不完善,波士顿当地警方安排了近200名警力对马拉松沿线道路进行管控,同时对大部分路口安插人手实施戒严,但是在爆炸前近半个小时仍然没有人发现提前安放于现场的爆炸装置[注] 陈明.美国波士顿爆炸案对我国反恐能力建设的启示[J].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2014(2):34-38. 。分析此次事件发生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马拉松活动涉及场地较广,人员众多,警力配置不足,另一方面是因为现场反恐基础设施仍有漏洞,关键位置例如终点线这样人群尤其密集的位置存在监控盲区。通过国外的经验教训,反观国内的反恐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发现,新疆、西藏等部分西部省市的重大城市基本实现高清视频监控设备全覆盖,而中部和东部的大部分城市则相对覆盖不全。对大型人员密集场所的安防工作而言,反恐基础设施例如危险物品排查装置、高清视频监控装置必须实现全覆盖,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反恐情报预警工作的开展。但是在实践过程中,由于地区发展程度不一、政策着重点不一,资金、技术等原因制约着反恐基础设施的全面普及。

(三)信息技术监控难度较大

国内现阶段的反恐预警措施主要依托的是各地自主建立的反恐信息平台,该种方式被广泛运用于各地军、警反恐部门常态化防范工作中,但受数据量、样本较少等因素的制约,各地自主搭建的情报预警平台往往难以达到对列控人员的全覆盖以及对辖区关键设施的视频实时监控,往往会出现部门之间的“视觉盲区”。从纵向来看,缺少统一上下级的反恐情报数据搜集研判中心来负责分工与整合,导致下级各部门各自为战,从而使得大量的情报力量被浪费;从横向来看,各部门间缺乏有效沟通,究其原因还是各个反恐部门分属不同的垂直体系。要想充分发挥出情报研判的全方位预警、预知、预防作用,就必须打破这些情报信息共享的“壁垒”,实现纵向、横向的情报信息整合平台。

克里斯蒂娜没有晕厥,而是尖叫着,挣脱出一只手来,一拳打在莫莉的耳朵上,打得她失去平衡。克里斯蒂娜想办法挣脱开来,跪起身,一只手捂着脸,黏稠发黑的血从鼻子里流出来,瞬间染红了她的手指。她再次尖叫着,从莫莉旁边爬开,肩膀起伏着,我能看出来她在啜泣,但我耳朵嗡嗡直响,听不到她的声音。

(四)情报信息共享滞后

21世纪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期,恐怖分子利用互联网传播速度快、范围广、来源隐蔽的特点,在网络上大肆宣扬极端思想、恐怖言论;利用病毒、黑客等手段对民用基础设施、交通运输设施甚至整个互联网进行破坏;利用社交媒体、论坛、贴吧等网络阵地对新进恐怖分子进行宣传、招募和培训等。网络恐怖主义演变到今天已经可以渗透到网络的各个角落,对于他们而言,网络就是另一个“战场”,每一个恐怖分子都是指挥官,都是具体执行者,只要他们在网络上活动,都无时无刻不在散播着恐怖主义思想,而且这种手段通讯便捷、安全性高、成本低廉。对于我国的情报预警工作而言,对网络反恐的研究经费投入不足是导致技术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我国缺少一套标准化的网络反恐建设机制,并且网络反恐建设周期长、见效慢,而且,在我国对网络恐怖主义的信息技术监控部门并不集中,缺少系统的专业研究机构,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情报信息获取难以整合在一起,使得情报价值难以体现,针对网络恐怖主义的情报预警更加难以实现。

四、加强大型人员密集场所反恐情报预警工作的几点措施

(一)拓宽反恐情报搜集渠道

对于反恐情报预警工作而言,仅仅依靠情报部门来搜集是远远不够的,反恐情报工作也需要群众的支持,甚至可以说,只有群众工作做得好,反恐情报工作才能做的好。我们应该有效发挥群众作用,增强群众的情报意识。群众对城市密集场所周围的环境变化更为熟悉,而恐怖分子对群众的警惕性相对较小,因此让群众参与到反恐情报的获取中,容易获得有价值的情报。在社会面整体反恐情报搜集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许多经验。例如新加坡所采取的做法便是“全民参与”,甚至到新加坡旅行、工作的外籍人也要参与,他们将警方与城市各个建筑物的业主与承租人合作,组成“security-safty watch group”(安全-平安守望小组),每个小组定期汇报建筑物人员情况,并评估现在或者未来可能发生的危险;同时,他们还和城市所有的出租车公司和租车公司合作,通过开展大规模的宣传,动员出租车司机们和租车行业人员警觉可以乘客和危险分子,一旦发现,及时举报[注] 卢文刚,蔡裕岚.新加坡的全民反恐及其启示[J].中国应急管理, 2015(5):43-47. 。这两点同样可以应用到我国的反恐情报工作上,尤其是当该城市即将迎来重要节日、重要会议、重要活动时,应当重点关注恐怖行动可能涉及到的衣食住行等行业,与这些行业的人员签订反恐协助协议,将这些“社会人”争取到反恐情报战线上,争取做到点面结合,组成群众情报获取信息网,形成社会面反恐情报网络。

(二)构建社会面整体反恐情报搜集体系

从当前的国际反恐打击模式看,针对大型人员密集场所的反恐情报预警工作还停留在传统的反恐预警模式上,即在开展大型活动或是重要时间节点之前将情报力量对焦涉恐人员信息库、锁定个别危险源,到达现场之后,搜集现场信息,对现场进行情报布控。随着国际反恐形势的进一步发展,恐怖组织内部“扁平化”趋向加深,再加上恐怖组织中成员的极端主义特性,我国情报部门习惯采用的内线侦查手段作用有限,反恐情报人员和相关力量想要潜伏到恐怖组织内部非常困难,更不用说进入核心领导层来获取关键情报。但是另一方面,恐怖主义在加大金融、文化、互联网等层面的活动的同时,会留下更多的犯罪痕迹,这使得我国情报部门有更多机会可以利用公开手段对这些痕迹进行收集。尤其是增加了对恐怖分子的活动规律、组织构成、流动资金、配备装备以及可疑或潜在的恐怖分子等方面情况搜集的可能性。就大型人员密集场所而言,特别应加强以下几方面情报信息搜集:一是加强铁路、航空、高速收费站等交通运营场所的实名制预警平台,借助预警平台,提前对重点人员开展关联研判、深度研判,第一时间获取有价值的线索,将“外来”恐怖分子流入城市的通道提前把控好;二是通过与地方互联网安防技术企业合作,共同建立互联网反恐情报平台,加强警务云计算、大数据融合、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的运用,搜集、监视重点地区重点人员的网络信息、社群网站、电话、视讯软件、图片、电子邮件、银行交易信息等,并把这些讯息通过电脑的精密计算、分析、对比,从而追踪或预测恐怖分子的行动。

(三)创新反恐教育,将情报预警工作做在平时

从国际角度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影响力不断提高,更多的国际会议选择在中国举行,一定程度上给反恐工作带来了很大压力;从国内角度看,随着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断增多,各种文娱活动也在不断涌现,人群聚集区域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往常的购物中心、交通枢纽等场所,各种文体活动场所也聚集着大量的人群。恐怖分子通常采用的方法便是隐藏于这些场所的人群中,选择特殊的时间段进行恐怖袭击,例如在游行集会的高潮阶段,人们即将通过狭窄的路口,这时候如果引爆提前放置在路口的爆炸物,必然会造成极大的人员伤亡。而现实空间中恐怖分子所通常采取的刀斧砍杀、车辆冲撞、枪械袭击、爆炸袭击等恐怖袭击方式,都需要借助一定工具、在一定时间来到现场才能完成,因此从犯罪行为的角度看,恐怖袭击仍然满足犯罪的预备、实施阶段的行为条件。任何在时间、空间上发生的犯罪都是有迹可循的,对于大型人员密集场所的反恐工作而言,所谓“反恐人民战争”就是将情报工作做在平时,做到群众当中去。倘若民众都普遍认为这些恐怖主义事件只会出现在新闻报道中,现实生活是怎么也不会遇到的,甚至不知道恐怖主义是什么,就更谈不上提前发现恐怖分子的行踪甚至给情报机构提供线索了。群众的反恐教育水平制约了群众的反恐意识,也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反恐情报预警工作的开展。

随着反恐情报技术的进步,在对大型人员密集场所进行有针对性的情报收集后可以搜集到海量的数据,这些数据往往涉及金融、文化、交通信息、人员动向等,种类繁杂,数据庞大,而我们平常对可疑涉恐人员的指纹、掌纹、人脸、异常行为、步态等详细数据也纷繁复杂,因此如何将这些人员的数据与现实中的大型人员密集场所情报数据相结合,成为做好现场反恐情报预警工作的当务之急。这就需要整合各行业、各部门搜集到的公共数据资源,建设智能分析平台,通过掌握以海量信息数据为基础的大数据信息捕捉、管理和处理技术,有效解决反恐怖情报信息采集和分析过程中遇到的信息片段化、非结构性、松散性和类型多样等处理难题,人工智能自主地对前期获得的情报进行“粗加工”。根据目标特征、运动轨迹、属性特点等进行标签处理,将非结构化数据转换成人机可理解的文本信息,这样有助于实现快速检索、智能排查、锁定目标,在海量的信息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情报线索,从而提高恐怖防范的针对性和恐怖打击的精准性[注] 刘献朝,唐文俊,陈竺等.大数据在防恐反恐情报挖掘分析中的应用[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16, 34(2):289-291. 。在紊乱无序的数据中找到关联性是反恐情报预警最大的难点,只有将这些庞大、冗杂的社会面数据整合在一起,才能更好地为下一步分析做准备。

(四)加强基础数据智能平台建设

在进行反恐教育的同时,我们要充分考虑到教育的受众跟专职的情报人员是有不同的参照系的,也就是不能用我们理解的方式来向他们进行传播教育,这样取得的效果微乎其微。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加强对恐怖活动典型案例的宣传,利用自媒体、广告片等传播方式,加深人们对恐怖主义社会危害性的深层印象;二是针对受众群体的不同应注意相适应的方式方法,尤其要对青少年进行反恐教育时,要注意使用正确的词汇,采用创新的宣传形式例如使用动画片、微电影等形式,使青少年对恐怖主义活动尤其是校园恐怖活动有初步的认识,并且要实时观察他们的心理变化,避免产生错误思想,引导他们认识恐怖主义的危害;三是应在城市的关键位置进行必要的反恐宣传,例如交通要道的广告牌、广场的大型屏幕等。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反恐教育不仅要反恐情报部门和相关政府部门的决策支持,更需要社会各层面对反恐情报工作进行补充和援助,将反恐情报预警工作做到实处。

(五)完善情报人员反恐预警能力培训机制

在大型人员密集场所反恐工作中,专业的反恐情报分析人员是确保情报质量与获取效率的关键。目前我国地市一级都有专门的情报指挥中心,但是要建立以区(县)级的反恐情报常备力量,来应对大型人员密集场所恐怖突发事件仍然力有未逮。现阶段,我国开展的各项大型国际会议数量逐年增多,城乡一体化建设也不断推进,城市大型人员密集场所的反恐压力不断加重,更需要具有高素质的科技人才进入反恐情报工作的行列,以做好反恐情报分析评估工作。完善情报人员队伍构成,可以通过以下几点:一是可以积极通过特殊人才招录、专职化运作、加大业务培训来充实扩大现有的情报分析队伍;二是通过向社会网络防控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必要时可以引进专业人才对我情报分析队伍进行定期培训,掌握网络监密集控技术和分析技术;三是通过院校专门培养反恐情报技术人才,制定配套的福利保障措施,培养专业的情报分析人才;四是通过和国际反恐组织机构合作,定期组织人员学习外国反恐情报工作经验,针对国际上重点涉恐人员开展情报工作,提升处理专项情报预警工作的能力。

中图分类号 :D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6057(2019)02-39-07

收稿日期 :2018-12-26

作者简介 :

陈旭鑫,男,中国人民警察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情报侦察。

赵增辰,男,中国人民警察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公安情报学。

随着国家级、省级检查员队伍的建立与完善,针对食品产业领域的日常检查、抽检、飞检等组合监管措施逐步形成。其中,“飞检”尤其成为监督、检验食品企业各生产链条安全与否的有效方式与重要手段,这种检查方式是指事先不通知被检查企业而直接进行现场检查。而互联网则成为检查结果的最佳公示平台,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国家保健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食品生产许可获许企业等检查结果均在网上进行公示,百姓可以随时随地查询检查结果。

在21世纪的第2个10年,自由主义开始声名狼藉。关于自由民主服务中产阶级的能力的问题逐渐凸显;政治变得越来越种族化;在越来越多的国家中,领导人都开始表现出对群众煽动和专制的偏好。这种政治转变的原因是复杂的,但它们似乎与当前的技术发展交织在一起。支持民主的技术正在发生变化,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民主可能会发生进一步的变化。

倪叶舟,女,中国人民警察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公安情报学。

(责任编辑 刘 敏)

标签:;  ;  ;  ;  

大型人员密集场所反恐情报预警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