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古诗教学课堂更有趣论文_张艳芬

让古诗教学课堂更有趣论文_张艳芬

河北省成安县横城小学张艳芬

对真善美的追求,始终是我国文学探索的一个方向,尤其是古典诗词以其独有的结构和韵律之美,以其简洁而含蓄的格调,为历代文人所钟爱。教学中怎样使学生从中领略古诗词的艺术魅力,并因而接受我国这一传统文体意蕴之美的熏陶,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本文试就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所选古诗词为例谈一谈看法。

美育审美能力启发想象生活中有美,教学中也有美。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收有29 篇古诗,除几篇哲理诗外,大部分是写景诗和咏物诗。这些清新自然、脍炙人口的古诗艺术性高,是对小学生进行美育的好教材。古诗是中国古典文学艺术中的一支奇葩,它博大精深,瑰丽灿烂,千百年来,以其精湛的语言,深邃的意境而脍炙人口,吟唱千古。幼儿时期是一个人记忆力最强的时期,古诗篇幅短小,工于音韵,句式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在幼儿期学习古诗、诵读古诗,可以让幼儿了解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提高幼儿审美能力,丰富知识、启迪智慧、发展潜能、陶冶情操。古诗的内容包罗万象,有的寓意深刻,有的富有哲理性,有的寄情山水,充满了画意,然而,由于古诗中所描写的景物、事件、人物与幼儿生活的年代相差很远,导致幼儿不能理解古诗中所描绘的意境、表达的情感。

1 在古诗的读与听中去欣赏古诗之美首先,教师要善于鼓动学生从古诗中发现美,而不能只局限于教学生识字、释词、解句。小学语文课中入选的古诗具有极其丰富的美的因素,教师要引导审美主体———学生,提高眼力,有所发现。在基本理解的基础上,采用读的方法,使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加深理解,产生美感。如“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蜒立上头”宁静优雅的静态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美,“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秀美,这些,只有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去发现,去体味,才能使之受到美的感染,看到美的力量,认识美的本质。柏拉图说,音乐的“节奏与乐调的强烈的力量会浸入心灵的最深处”。在教授古诗时应充分利用教学磁带,通过听把学生带入音乐的天地,艺术的王国,美的境界中去。听了孟浩然《春晓》、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叶绍翁的《游园不值》等配乐诗朗诵后,学生感情的琴弦被拨动了,他们会突破时空的界限,神游于古诗创造的艺术世界之中,或春眠将晓,闻到了那风声、雨声、鸡鸣声,或体味出李白“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喜悦心情,或感受到那满园春色、红杏出墙的热烈气氛。总之,学生在如痴如醉的艺术享受中,和作者的感情发生了共鸣,从而使自己的感情得到净化,受到教育,在欣赏中认识了美。

2 通过启发想象感受古诗的画面美教师在古诗教学中,必须通过语言这个媒介,启发学生去想象,才能使学生感受诗中的画面美。首先,教师要善于运用幻灯、绘画等辅助手段。有些诗,通过观看教学挂图或幻灯片课件演示,能帮助学生感受诗中的画面美,加深对诗的理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教学《咏柳》时,先出示柳树的图片,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看到的柳树,然后再学习古诗,学生能够以自己描述的情景为依据展开想象,进而理解古诗的内容,学习之后,再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描绘一幅柳树的画面,很容易使学生感受到古诗的画面美。其次,教师要善于运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如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疃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描绘的是人们喜迎除夕,忙碌愉快的情景。教学时启发学生联想自己过年时的心情,使他们脑子里呈现出喜悦的画面,再介绍一些旧俗,学生会展开想象从而感受到诗中的画面美。其三,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去感受。如骆宾王的《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其中“红”、“绿”、“白”、“清”等词能引起视觉上的美感,“歌”有听觉感受,“浮”、“拨”等动词有触觉感受。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运用眼、耳、鼻、皮肤等多种感官去感受,学生就能感受到诗中有声有色、有静有动的画面美。

3 玩味古诗语言,细品其内在之美3.1 品味用词的精妙。毋庸置疑,好的诗歌必须有好的语言。从古至今,作家大都注重锤炼语言,“吟安一个字,捻断三茎须”之类的锤字炼句的佳话屡见不鲜。诗人们常能以极其省俭的笔墨表现生动丰富的内涵。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抓住那些诗人独具匠心的关键词句重锤敲打。这些关键词句既有客观的“物境”,又蕴含着作者主观的“心境”,是主客体相互交融的产物。它不仅是一种卓绝的语言现实,而且是饱满的情感记录,具有可以捉摸的感情形象。这种情感只有通过重锤着意敲打,方能溅出耀眼的火花,方能照亮学生的心田。学生们在细细品味诗歌的语言时,得到了美的熏染。

3.2 欣赏修辞的精美。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它的语言是最精粹的,一个字或一个词就能把诗人很难说出的复杂、丰富、微妙的感情意绪,鲜明可触地表达出来,这就得依仗丰富多彩的修辞手法的运用。

3.3 挖掘意境美。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的范畴,是艺术的终极追求。如坶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中的情和景融洽无间,幽寂寒冷冰天雪地的世界,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般的与诗人内心的孤凄之情融为一体,形成物我两忘的境界。教师教学时,可引导学生细细品读,对诗中提供的意境世界进行欣赏、玩味,使学生发现其中丰富多彩的美的形态,激发起内心的情感波澜,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体验到诗人身处逆境依然傲岸不屈的高洁情操,从而获得畅神悦志的精神愉快———审美快感。体味古诗中的美,是素质教育中的一部分,也是素质教育最佳体现手段之一,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去渗透,不宜描绘得太深奥,超越学生的想象力。

总之,作为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在古诗教学课堂上我们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力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不由自主深入进去:抑扬顿挫的朗读,感受其语言美;充满情感的朗读,体会其情景美;带着想象去朗读,体会其意境美。惟有如此,我们才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拓展学生的认知领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论文作者:张艳芬

论文发表刊物:《新疆教育》2013年第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3

标签:;  ;  ;  ;  ;  ;  ;  ;  

让古诗教学课堂更有趣论文_张艳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