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怎样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论文_董占平

河北省邢台市桥东区一中 董占平

摘要:小学生的审题习惯和审题能力不仅仅影响数学学科,还会影响学习中的其他学科,所以教师要高度重视对小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下面我就简单谈一下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粗浅认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 审题能力

一、让学生爱上阅读要提升学生审题能力,必须让学生喜欢阅读。一提到阅读,我们首先想到语文、英语要进行大面积的阅读理解,似乎和数学没有关系。因为有这样先入为主的观念,所以我们数学老师和学生都把“阅读”两字给忽略了。随着时间的流逝,学生就以为数学是以做为主,根本不需要进行阅读理解。要扭转学生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不仅让他们知道阅读对学习数学的重要性,而且作为教师还需搭建各种阅读的平台。阅读训练需要耗费很多时间,可是课堂内的时间大部分让教师的讲解与做题所占用,学生阅读的时间少之又少;课外也被大量的作业所占领。因此,作为数学老师要做有心人,合理安排阅读时间。我在今年的时间里,课外阅读主要安排两部分时间,一项安排在午休时间,星期二和星期四为20分钟,让学生能够静下心来好好阅读一些相关的数学读物,另一项是每天安排回家阅读30分钟,并要求写读后感。如:“高斯出生在1777年4月30日,据说高斯3岁时就发现父亲帐簿上的有着一处错误。高斯9岁那年在公立小学读书,而教高斯他们的数学老师,十分瞧不起这些孩子,他叫他们把从1到100这些数加起来,高斯立刻就把写好结果的石板面朝下放在自己的桌子上,当所有的石板最终被翻过时,这位老师惊讶地发现只有高斯得出了正确的答案:5050,他注意到1+99=100,2+98=100,3+97=100……这么一来,就等于50个100与一个50相加,从而答案是5050。

高斯长大后,成为一位很伟大的数学家。 这和高斯从小就能将难题变成简易,是十分密切相关的,他那懂得观察,寻求规则,化难为简的道理,面对困难不退缩,做事肯动脑的态度,是非常好的榜样。在我们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也需要向他学习,做到多思考、多了解、多观察,善于从中发现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捷径,那我们一定也能学到更多的知识。”课内因为时间有限,所以我主要是安排新授内容结束以后,让学生翻阅书本,进行吐纳吸新。教师除了搭建平台创设阅读时间,还要提供一些丰富的阅读材料,开展多途径阅读,大力挖掘数学阅读资源,如收集数学普及读物、报刊等,创造一切机会,让学生能扎扎实实地进行数学阅读,并且喜欢上数学阅读。

二、咬文嚼字,认真推敲我们学生一般在阅读题目时,都是快速浏览,有漏字、添字、抓不住关键字词等现象,这样就容易造成意思的曲解。于是,在这一学期教学中,我教育学生在审题时要仔细阅读,抓住关键字词,进行推敲,并且把每个环节都落实到操作当中去。第一步,读懂题意。教师首先要进行范读、领读,接着让学生独立朗读,读的时候注意不漏字、不添字、不读错字,培养学生反复读、仔细读、边读边想的习惯。第二步,咬文嚼字。咬文嚼字就是要善于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词,然后准确理解题目中的意思。如果在审题的过程中养成咬文嚼字、认真推敲的好习惯,这样才会真正理解题目。为了强化认真审题的意识,我要求学生读题时,首先通读一至二遍,然后用笔把关键字、词、句用圆圈或横线表示出来,提醒自己,要进行重点理解。在这两个要求中,我进行了对比试验,一个班只实行第一个要求,另一个班两个要求都实行。最后以这学期的期末测试 成绩为标准,把两个班级审题失分的百分率进行了计算和比对,前者审题失分占33.3%,后者审题失分占10%。从数据上明显可以比较出后者高于前者,事实证明光读还不够,一定要深入推敲、咬文嚼字,做行动的巨人。不过,在让学生对关键字词进行圈点时,还要注意学生的任务观点。有个别学生因为怕麻烦,为了完成任务,随意圈一下,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因此,应该让学生体会到咬文嚼字带来的好处,让学生看到自己审题错误在逐渐减少。

三、克服困难,消除畏惧心理我们有些学生一看到题目条件多或题目打上*号,就认为这题目很难,心理马上紧张起来,也不愿意把题目多看一遍,更谈不上认真、仔细分析题目中的条件与问题了。

如这题有一半学生认为难,一是看不懂三副图之间的意思,二是部分同学认为打上了*号,所以直接放弃。当我把12毫升与24毫升之间的关系理出后,学生直呼这么容易!从这里可以看出,学生对条件多和有*号的题目,马上会产生恐惧心理,体现出意志力薄弱。所以,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锲而不舍、不怕困难的顽强意志。比如在平时,多让学生接触一些条件偏多或带有思考性的题目,老师作为助手,和他们一起学习研究;第二,可以采用奖励的机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勇于克服障碍的心理素质。

四、引导学生善于反思在当前的教学中,我们教师自己已经养成比较好的反思行为,对课堂教学、学生作业、测试等都会进行仔细分析并查找原因,寻找对策。特别是对试卷的讲评,更是兢兢业业,直到学生理解为止。可是我们是否意识到,这样做永远会把自己置于主体地位,而忽略了学生的位置。因为学生长时间被动接受,老师讲解完,自己只要动笔完成就行了,不会自己去反思。国外大量研究的资料表明,自我反省、自我批判能力是保证学生持续不断发展的动力。为此,美国、新加坡等国的一些学校还专门开设了培养学生自我反省、自我批判能力的“高级智慧课”,即“学习反省课”。因此借鉴国外的经验,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要为学生创设反省的氛围。例如在学习完圆面积计算以后,我让学生反思:我们是怎样推倒出它的面积公式的?运用了什么数学思想?要求圆面积,需要知道哪些条件?在完成练习以后,我又让学生自己去反思解题思路,用反思的行为去验证自己的思维过程与思维结果;学生作业出现错误时,我让学生自己查找原因,然后再进行订正。如果我们这样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反思能力,那么他们各方面的能力都容易提高,这对学生来说,真是终身受益。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只要让学生坚持认真读题,积极思考,在实践的过程中肯定能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论文作者:董占平

论文发表刊物:《新疆教育》2013年第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8

标签:;  ;  ;  ;  ;  ;  ;  ;  

小学数学怎样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论文_董占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