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结合护理干预在硬膜外镇痛后促进肠蠕动恢复的影响论文_林兰芬,徐敏丽,庞艳英

1.山东省寿光市人民医院 262700;2.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中医院 257300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结合护理干预对硬膜外镇痛后促进肠蠕动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0例行硬膜外镇痛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结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中药加特征性护理可促进硬膜外镇痛术后患者肠蠕动的恢复。

关键词:胃肠道手术;硬膜外镇痛;肠蠕动;护理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硬膜外手术后患者80例,男41例,女39例;年龄17~95岁。ASAⅠ~Ⅱ级。阑尾炎43例,子宫肌瘤26例,胆囊结石胆囊炎5例,卵巢囊肿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男26 例,女14例;平均年龄55.6岁。对照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平均年龄55.8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具体如下:患者术后常规禁食、补液、胃肠减压;去枕平卧6小时,术后6小时生命体征平稳患者协助其取半坐卧位,指导患者活动四肢。基础护理:必须做好患者的生活护理,口腔护理每日两次,预防口腔感染;导尿患者,每6小时擦拭尿道口一次,防止泌尿系感染;保持患者皮肤清洁,保持床铺干燥,预防皮肤感染。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特征性护理方法,包括术后第1天鼓励患者深呼吸,给予翻身、叩背促进排痰;术后第2天每2h协助翻身1次;术后第3天协助患者取半坐卧位,嘱其每2h自行翻身1次;术后第4天扶患者下床活动,背部及腹部按摩、足底护理、针刺穴位、中药口服、心理干预及用药指导。采用中药方:炒莱菔子30 g,广木香12 g,川朴12g,丹参30 g,生军15~20 g,(后下),芒硝6~9 g(冲)。分两次煎汁300 ml,分三次口服,每次100ml,术后12小时开始服用,该方具有里攻下、行气、活血化瘀的功效。炒莱菔子理气消食;芒硝有荡涤积滞、增强肠蠕动的功能;丹参活血化瘀,改善肠壁血供,改善微循环,从而增强肠道动力。

1.3统计学分析

用 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统计学方法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 果

中药结合护理干预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均较常规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3、讨 论

术后胃肠道动力紊乱虽然没有器质性病变的基础,但会影响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削弱其肠道屏障能力,从而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和降低患者手术后的生活质量。术后胃肠动力紊乱的发生机制目前还不完全清楚[2]。国内外都对此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发现很多因素和/或系统都参与了胃肠道动力的调节和反馈。(1)Cajal细胞[3]:作为胃肠蠕动起搏细胞和神经对肌肉的中介,起着调控胃肠道动力的作用;在术后胃瘫患者中,发现Cajal细胞数量减少和结构萎缩、信号转导功能下降。(2)神经递质:手术后交感神经兴奋增加,因而胃肠动力被抑制。该抑制为肾上腺能通路,其反射中枢位于脊髓。脑室腔内注入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拮抗剂(CRF)后可缓解术后肠麻痹,表明CRF可能是该通路的关键因素[4]。除此之外,参与调节胃肠动力的神经递质还包括一氧化氮、血管活性肠肽、乙酰胆碱等。(3)炎症因子:手术操作会激活肌层内的巨噬细胞,使巨噬细胞释放细胞因子、一氧化氮(NO)、前列腺素、活性氧自由基和防御素等物质;此外,手术操作引起肠黏膜通透性增加,导致内源性细菌毒素进入肠壁,与炎症因子协同作用。手术操作还会刺激促炎性细胞因子(如TNF、白介素-1B等)的释放。后者趋化血液循环中的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进入胃肠道肌层,加重炎症反应和进一步释放炎性因子。(4)胃肠激素:如胃动素、加压素、生长抑素、胆囊收缩素(CCK)等都会对胃肠动力产生影响。

胃肠的神经支配包括内在神经系统和外来神经系统两大部分。两者相互协调,共同调节胃肠功能。胃肠外来神经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兴奋主要引起胃肠道运动减弱,腺体分泌减少;胃肠副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主要为胆碱能纤维,其兴奋通常引起胃肠道运动增强,腺体分泌增加。手术的创伤可激活交感神经反射系统,使胃肠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增强,同时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儿茶酚胺直接与胃肠平滑肌细胞膜上的α、β 受体结合抑制平滑肌的收缩。术后早期活动可改善肠麻痹,促进身体各脏器代谢的增强,促使营养及药物吸收,避免或减轻腹胀,改善支配内脏的自主神经功能,降低胃肠交感神经的兴奋性,提高胃肠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能增强胃肠道运动,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从而减轻腹胀。循证医学研究已经证实,术后肠麻痹持续时间与围手术期阿片类药物用量明确相关。多项研究将全身麻醉加阿片类药物全身镇痛的患者,与胸段硬膜外麻醉(TEA)加局麻药硬膜外镇痛的患者进行术后胃肠动力恢复时间的对比,发现TEA患者恢复时间明显缩短;术后采用局麻药硬膜外镇痛则可显著减少术后肠麻痹的持续时间。

从中医方面看,中医学认为“背为阳,腹为阴”,腹部是五脏六腑所居之处,被喻为“ 五脏六腑之宫殿,阴阳气血之发源”。腹部按摩上院、中院、下院、天枢穴,“气”和“力”作用促进气血运行,使气至病所,调节脏腑功能,促进胃肠道的血液与淋巴液循环,促进肠胃蠕动、减轻腹胀及腹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延迟为脾气虚,气滞血瘀湿阻,腑气不通,本虚而标实。应用掌摩法作用于腹部,加速血液循环,加快胃肠血运,能调理胃肠功能,预防术后肠粘连。顺时针作用于腹部有通腹作用。根据《内经》:“耳者,宗脉之所聚也” “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经,其气血皆上于血而走空穴… … 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大肠、小肠及胃穴都与消化功能有关,能调整阴阳、温通气血,使胃气下降;交感、三焦可刺激肠蠕动,促进肠功能恢复,诸穴相互配合,起到消除腹胀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学增.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82-83.

[2] 唐俊慧,刘亚男,杜娟,等,胃肠手术后肠蠕动不良的治疗与护理[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0,12(6):71-72.

[3] Jameson F,Ivan D,Zhiyue L,et a1.Absence of the 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 in patients with gastroparesls and correlation with clinical findings[J].J Gastroenterol Surg,2012,9:102—108.

[4] Kalf JC,Carlos TM,Schraut WH,et a1.Surgically induced leukocytic infiltrate within the rat intestinal muscularis mediate postoperative ileus[J].Gastroenterology,2007,(1)17:378-387.

论文作者:林兰芬,徐敏丽,庞艳英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3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8

标签:;  ;  ;  ;  ;  ;  ;  ;  

中药结合护理干预在硬膜外镇痛后促进肠蠕动恢复的影响论文_林兰芬,徐敏丽,庞艳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