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滋国
广东省南粤交通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高速公路项目建设项目规模大、施工点多面广,高风险作业种类繁多,安全生产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主要就业主单位的安全标准化管理提出笔者的个人浅显观点。
关键词:高速公路;在建;业主单位;安全标准化;
0引 言
近几年来,全国已进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大会战时期,高速公路项目建设项目规模大、施工点多面广,高风险作业种类繁多,安全生产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笔者作为广东省高速公路建设单位安全管理中的一员,先后参与龙连、怀阳高速公路的建设,对于业主单位在建设期的安全管理感受颇深,如何能有效发挥业主单位在项目安全管理中的牵头指导作用,本文主要就业主单位的安全标准化管理提出笔者的个人浅显观点。
1确立安全生产目标
在高速公路建设中,安全生产目标应分为事故类和管理类两类指标。事故类指标应鼓励设定工程项目“零伤亡”目标;管理类指标应设定为“平安工地”示范项目、平安工程、品质工程、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奖项等目标。
2合理建立安全组织机构,完善安全保障体系
高速公路建设属于资金和技术密集型行业,投资大、周期长、技术难度高,各种因素均对安全生产管理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安全管理属于“全员参与、全过程、全天候、全方位”的管理,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原则,合理建立工程项目、业主单位和其他各参建单位自身的安全组织机构,采取分层级管理模式,极大的有利于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如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和安全管理部等,制定各部门和人员安全岗位职责并发文发布,能有效形成企业负责、行业监管、政府监察、群众监督的安全管理保障体系。
3统一标准,合同和制度先行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按照“关口前移”的原则,在招投标阶段,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将部分安全生产条款写入招标文件,作为合同文件的一部分内容;在施工准备阶段,业主单位应尽早制定完善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其中应基本涵盖安全管理的全部内容,通过正式发布后,用于指导和规范项目建设的安全管理工作,使项目安全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3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工作
3.1业主单位应首先做好自身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项目前期,应根据管理人员的分工和配备,有计划的开展岗前安全教育培训,使各岗位管理人员熟悉与本行业安全生产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本单位安全生产制度,掌握基本的安全操作技能,了解事故应急处置措施,知悉自身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等。
3.2项目建设期间,业主单位应适时组织施工、监理、试验检测等单位开展全员安全生产宣传和教育培训,可外聘专家集中授课,达到提升项目整体安全管理水平的目的。
3.3业主单位应在施工阶段中检查和督促监理、施工单位的教育培训计划实施情况,确保安全教育培训如期开展,培训学时满足要求。同时,鼓励施工单位依托“移动互联网”技术,开展网络安全教育培训,并可自动记录培训情况,不用长时间占用施工人员的作息时间。
4及时开展安全风险评估与预控
项目安全风险评估与预控应严格按照“预防为主、关口前移、超前预控、全过程管理的原则”开展。
4.1设计阶段的安全风险评估。业主单位在初步设计阶段,应委托地质勘查咨询单位对全线的地质地貌情况开展调查并提交报告,作为初步设计的依据。设计单位应在设计阶段开展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设计的安全风险评估,建设单位应组织专家对评估报告进行评审,并根据评审结果,由设计单位对初步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4.2施工阶段的安全风险评估。工程开工前,应由业主单位组织开展桥梁、隧道、路堑高边坡和地质灾害的总体风险评估,编制重大风险点、危险源管控清单和项目总体风险分布图,并组织专家对评估报告进行评审。施工单位应根据总体风险评估报告结果,对III级以上风险点施工项目编制专项风险评估报告,并组织专家对评估报告进行评审。施工单位应根据评审意见将专项风险评估报告修改完善,经监理审查后,报业主单位备案。在施工过程中,应对III级以上风险的施工作业进行重点管控。
5加强施工作业人员和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
5.1施工作业人员的管理。在分部分项工程开工前,业主单位应审查各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及现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落实情况;审查特殊工种作业人员的持证上岗情况;审查施工人员是否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等。鼓励采用劳动用工实名制系统进行管理,督促施工单位做好施工人员的劳动防护和职业病防治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5.1机械设备的管理。对于一般机械设备,应督促施工单位建立完善管理台账,通过巡查管理,确保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到位。对于特种设备,应督促施工单位采取“一机一档”的要求建立特种设备动态管理台账,收集齐全“四证”(出厂合格证、检验合格证、使用登记证、特种设备操作人员证书),以及维修保养记录、运行记录等资料,通过不定期巡查,发现证件不全或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应责令清退出场。
6加强安全技术管理
6.1严格专项施工方案的管理。业主单位应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工程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组织施工、监理单位对工程中存在的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进行识别,并按照相关规定,督促施工单位进行相应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审核、专家论证、现场施工及验收工作,消除或减少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6.2开展课题研究,淘汰落后施工工艺。在施工现场,一些落后的施工工艺制约着安全生产,在社会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要充分发挥劳动人民的智慧,在施工过程中,对一些小创新和小发明可通过业主单位收集资料并进行推广,能大大提升行业安全技术的管理水平。如,将人工挖孔桩的手摇式卷扬机可替换成带配重的电动卷扬机;将人工手动操作的冲击钻机加配空压机和安装限位装置,通过改造后可实现钻孔的自动操作;将龙门吊机械夹轨器和限位器替换成电动液压自动夹轨器和红外自动感应限位器等等。
7定期开展安全检查与考核评价
7.1安全生产条件核查和开(复)工安全检查。业主单位在分项工程开工前和停工后复工前,开展安全生产条件核查,主要审查施工组织设计的安全措施是否完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和制度是否健全、安全技术方案是否报批,以及主要人员、机械设备的进场情况等,以此作为分项工程开工前的前置条件。
7.2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治。业主单位应督促施工单位在工程项目开工前,依据工程实际和安全风险评估情况,按规定完成《重大事故隐患清单》的编制、评审、审批和发布工作。施工单位应根据“清单”,由项目经理组织开展每周一次的排查,并形成记录。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应积极开展日常安全检查,并形成施工安全日志。在施工过程中,业主单位应对施工、监理单位现场的安全管理进行全过程的检查、督促、指导和服务,并加强安全考核。对违章作业、野蛮施工、管理混乱的施工单位进行处罚并提出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力的承包方予以警告、停工整顿,直至清退。
7.3建立“平安工地”和安全专项标杆的考核奖惩机制。为激发项目各参建单位的“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业主单位应建立以实施安全标准化和安全专项标杆为核心的“平安工地”建设评价制度,依托定期安全检查,开展考核评价。业主单位是综合评价的牵头单位,原则上每半年开展一次,对考评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应实行一定程度的经济奖励,对落后和屡教不改的单位和个人要予以违约处罚或采取其他处理措施;考核结果应纳入年终企业信用评价。
8加强安全生产费用的管理
工程项目安全生产费用是由业主单位列支,为工程现场安全文明施工和劳动保护设立的专项资金,并按照有关规定、行业标准以及合同约定等确定提取标准。建设单位在审核施工单位提出的安全生产费用时,应仔细审核安全费用使用台账、发票和相关影像资料,必要时核查施工现场,一旦发现虚假项目和不属于安全生产费用适用范围的,坚决不予批准,对现场安全设施和防护投入不到位的情形,应及时督促施工单位整改;当整改拒不配合的,可以直接委托其他单位代为整改,相关费用从中扣除后,由业主单位直接支付给受委托单位。
9加强应急体系管理
业主单位应督促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其中包括编制和完善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应急救援器材,建立健全应急救援体系,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演练,加强应急技能培训,改进和提高应急处置效能,减少事故危害性,防止事故扩大,实现损失最小化。
10抓好安全内业档案管理
安全内业档案能够全面、真实地反映日常安全生产管理的各项工作,能够体现工作举措和工作成效。在项目建设中,必须按照“管理无死角、事事留痕迹”原则进行安全生产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并按照“谁办理、谁整理、谁归档”的原则进行保管。档案资料应与工程建设同步,收集时间至缺陷责任期结束,并有效保存至竣工验收之日后三年,部分档案应纳入竣工资料长期保存。
12结 语
总的来说,作为业主单位,应带头提高工程安全管理的意识,充分认识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生产安全事故对个人、项目、企业的危害。只有工程项目安全标准化管理到位,实现项目工期、质量、投资目标才有更好的基础,才能为高速公路建设的健康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广东省高速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指南(第一册 管理行为)
[2] 李淑英.殷雁洪.业主对高速公路施工质量管理的实践与建议[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4)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守护平安——交通土建工程安全生产管理要点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论文作者:肖滋国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5
标签:单位论文; 业主论文; 安全生产论文; 施工单位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项目论文; 作业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