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超高层建筑电气系统设计要点论文_张杨

基于超高层建筑电气系统设计要点论文_张杨

广东博意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超高层建筑的发展建设方兴未艾。电气设计在超高层建筑设计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对于超高层建筑的整体设计质量具有关键性的影响。本文对超高层建筑电气系统设计要点进行探析和了解。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电气系统;设计要点

引言

在超高层建筑中,电气系统是整个建筑正常运转的保障,电梯、照明、采暖、空调、给排水、网络等服务提供方面都需要电力供给。在超高层建筑的电气设计过程中,也必须结合超高层建筑的特点进行合理设计,根据不同的用电负荷类型选择不同的设计技术,把握技术细节才能够保证超高层建筑电气系统的供电质量,为居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一、超高层建筑电气设计的特性

1.建筑高度

超高层建筑设施的高度比较高,受到其高度的影响,其电气设计工作开展的难度会比较大,其和普通的建筑设施相比较,其电气系统的运行状况会比较复杂。所以,在实际的电气系统设计过程中,相关的设计人员必须要对其设计方案的可实施性进行分析,确保其电气系统设计方案可以为施工工作提供物质保障,让其施工过程可以更为顺畅。

2.复杂程度

超高层建筑设施内的电气系统复杂性比较强,其所使用到的电气设备数量以及种类都比较多,其电气设备的种类以及性能的增加,会给电气设计工作的开展形成阻碍,影响到电气设计的精准程度。

3.精确要求

现阶段,人们的生活品质越来越高,其对于电气设备的使用要求标准也有所提升,建筑施工单位想要达到人们的要求标准,其所开展的电气系统设计工作须具备极强的精确性,从根源上降低电气设计工作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让电气系统的建设工作都能更加的顺畅。

二、照明系统设计要点

1.泛光照明

超高层建筑通常都是具有标志性的建筑,因此,泛光照明的总体效果是非常重要的。泛光照明首先要注意入射角的问题,正是阴影将立面起伏突现出来,因此,照明应始终能提供表面成像,以正对角度射向立面的灯光将不会形成阴影,并使表面显示为平面状。阴影尺寸取决于表面起伏和灯光的入射角。平均照明方向角应为45°。若起伏极小,此角应大于45°。然后还要注重照明方向,为了使表面照明看起来平衡,所有阴影应投射在同一方向,为一个投影区域中的表面提供照明的所有灯具应有相同的投射方向。例如,如果两盏灯对称地瞄准某一表面的垂直方向,阴影将会减少并可能会出现混乱。因此有可能无法看清表面起伏。然而,大型突出物可产生大的密集阴影,为了避免破坏立面的整体性,建议在与主光照明成90°的角度提供较弱的照明来弱化阴影。

三、走廊、室外道路和运输通道等区域

在建筑物服务区内对该区域的照明控制进行设定,通常都会采用自然光进行照明,当自然亮度无法满足使用需要时就会采用人工照明,采用人工照明时,要依据当时的自然光强度,使用照度传感器和定时器等装置对照明系统进行分段控制和分时控制,用以达到最佳的照明效果。另外,室外道路的照明控制要具备一定远程控制功能,运输通道走廊还应该设计有智能开关控制功能。

四、智能疏散指示系统

在智能疏散指示系统的实际设计中应该注意照明区域内地面中心线水平照度不应低于1.0lx,照明区域边缘的水平照度不应低于0.5lx;楼梯间内的地面中心线水平照度不应低于5.0lx。设置消防疏散指示时,应采用消防应急标志灯或消防应急照明标志复合灯具;非灯具类疏散指示标志可作为辅助指示标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消防应急灯具连接的主电供电方式与控制方式应保证在火灾发生时,能使所有消防应急灯具全部切换到应急工作状态。应急照明投入时间不应大于5s。给消防应急灯具供电的回路中严禁设置可关断灯具充电及关断灯具应急状态的灯开关装置、插座及其它负载。

五、防雷系统设计

对于超高层建筑来说,建筑防雷也十分必要。在整个电气设计中,所有的电气路线,金属管道、构件等都要进行防雷接地,即使是已经进行了绝缘处理的支架、线缆等也必须进行防雷接地;在配电系统的接地保护方面,可以采用防直击雷、侧击雷、闪电感应、电磁脉冲等措施,并做好总等电位连接。此外强电机房,智能化电子信息机房接地宜采取接地干线方式,各层强、弱电机房分别接至强、弱电竖井内的接地干线上。具体的防雷系统设计应该按照国家规定的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标准严格进行设计,并且根据建筑环境的实际情况适当进行改善,例如建筑物的高等、环境温度、环境湿度等条件对防雷系统的效果都会产生影响,在进行防雷接地设计时必须考虑这些影响因素,保障防雷效果。

六、配电站与避难层技术

超高层建筑具备较高的建筑高度,因此,超高层建筑电气设计要加强对供电半径的科学设计。通常,在电气设计时,要加强对低压出线柜距离末配电箱的长度控制,使之保持在120米范围之内,并遵循总电压5%的比例,对低压供电线路的具体要求进行确定。同时,在电气设计中,要通过分区域设计对配电站进行妥善处理,以各类功能情况为依据,对超高层建筑的供配电站实施科学的功能区域划分。通常,在超高层建筑底部,对高压配电室进行设置,当具备充足的建筑空间时,对变电站进行独立设置。对超高层建筑的避难层进行设计,要对不同楼层内的人员逃生需求进行综合考虑。第一个避难层距离地面的高度要控制在50米以下,全部相邻避难层相距的高度均应在50米以下。对超高层建筑的供电系统进行设计,要对全部避难层单独对交直流电进行供应,有效保障供电具备良好的稳定性。

七、规范设计消防系统

1.保证消防系统的可靠性,保证消防设备的数量和质量。在消防事故中,消防设备是消防救援能否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因此,在设计高层民用建设中的消防系统时,设计人员应该合理设计出消防设备的放置地点、数量等,并对消防设备的质量提出明确、严格的要求。

2.规范设计消防设备的控制系统,保证消防事故发生时,控制系统能够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从而降低消防事故的危害,保证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3.严格设置消防系统中的报警系统。把报警系统设置在显眼、容易触及的地方,保证消防事故发生时,人们能够迅速作出反应。

八、对供电电压及电源进行合理选择

在超高层建筑电气设计中,要将建筑负荷及用电容量作为主要依据,对供电电压及电源进行合理选择。通常,可遵循一级负荷分级确定供电电压及电源。同时,为有效保障电气设计的安全可靠,要选择两个以上的电源供电方法。在超高层建筑电气设计中,要立足于各类电气设备的具体功能,对项目变压器的总装机容量进行确定。通常,一、二级负荷在超高层建筑总用电负荷中占据相对较大的比例;超高层建筑具备越大的建筑规模,则具备越多的用电需求,且会呈现出渐趋增多的电压需求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超高层建筑设施的施工流程比较复杂,这主要是其建筑结构具有多元化的特性,其实际的用电负荷数值也比较高,所以其对于电气系统的设计要求也较高。通过电气系统的设计来保障人们的正常生活状态。相关的电气设计人员要积极主动的去探索并收集以往的设计经验,吸取教训,尽可能地提升电气设计的水平。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要综合性的考量多类外力影响因素,设计出一个高品质的电气系统方案,确保电气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保障人们的人身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超高层建筑电气设计关键技术解析[J].黄小凡.科技风.2017(03)

[2]超高层建筑中电气设计的一些特点分析[J].赵振.现代物业(上旬刊).2014(08)

[3]超高层建筑电气设计探析[J].刘京涛.科技风.2014(02)

论文作者:张杨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9

标签:;  ;  ;  ;  ;  ;  ;  ;  

基于超高层建筑电气系统设计要点论文_张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