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边际递减与剩余劳动力反梯度转移_资本有机构成论文

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边际递减与剩余劳动力反梯度转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梯度论文,剩余劳动力论文,边际论文,乡镇企业论文,劳动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在中国农村巨大剩余劳动力就业压力下,发展乡镇企业被主流观点看成是这种剩余劳动力的“吸纳器”,因为城镇部门为农业剩余劳动力所提供的就业机会是极其有限的。从全国情况来看,在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总量中,大约只有12%的劳动力转移到各类城镇部门,而约有88%的劳动力是在农村工业、商业及服务部门实现就业转移的。因此,要把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点放在农村乡镇企业发展上(陈吉元,1994)。但是,也有观点认为,农村乡镇企业的“大推进”式扩展已近极限,原有模式的“离土不离乡”对剩余劳动力的容量愈来愈小(陈东琪,1995)。或者说,以乡镇企业为主要载体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方式已无法完成今后数以亿计且不断增加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任务,应该走城市开发转移的新途径(吴晓华,1993)。这两类观点也都力图用各种理由来论证自己的主张。本文并不想与这些观点商榷什么,只是想对这些观点失之偏颇的地方做一些补证。

二、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边际递减规律的实证

1.基本假定:提出问题 中国经济作为典型的“劳动剩余经济”(the labor surplus economy),分析其剩余劳动力就业与转移问题,首先应有三个假定前提:

假定Ⅰ:农业对剩余劳动力有绝对的推力和排斥力。在存在近1.3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条件下,无论如何“加强对农业的广度深度开发”(王凤山,1994),农业自身只能吸纳极小比例。

假定Ⅱ:乡镇企业对剩余劳动力有绝对强的拉力。所谓“绝对强的拉力”,就是指在乡镇企业就业者收入不变的情况下,由于从事农业生产比较利益低,乡镇企业也能对劳动力有足够大的吸引力。

假定Ⅲ:资本(K)积累是吸纳劳动力(L)的基础。乡镇企业劳动力就业增长率依赖于乡镇企业资产规模与资产增长率。在这里,用固定资产原值规模及增长率来近似表示资本规模及增长率。

根据上述假定,利用1978-1993年中国乡镇企业职工就业人数及固定资产原值资料,实证分析乡镇企业劳动力就业与固定资产原值之间的相互关系变动和离异趋势,(见表1、图1)。

表1 1978-1993年乡镇企业职工人数与固定资产原值的变动

年份 职工人数 环比增长率 固定资产原值 环比增长率 固定资产原值与职工人数

(万人)(%)(亿元) (%)

增长率差(百分点)

1978

2826.6 -229.6- -

1979

2909.3 2.9 269.717.5

14.6

1980

1999.7 3.1 326.321.0

16.9

1981

2969.6 -2.1 375.515.1

17.2

1982

3112.9 4.8 429.314.3

9.5

1983

3234.6 3.9 475.610.1

6.2

1984

5208.2 61.0709.849.2

-11.8

1985

6979.0 34.0910.028.2

-5.8

1986

7937.1 13.7946.74.0-9.7

1987

8776.3 10.71597.7

68.8

58.1

1988

9545.5 8.8 2098.7

31.3

22.5

1989

9366.8 -0.22499.6

19.1

19.3

1990

9264.8 -0.12980.5

19.2

19.3

1991

9609.1

3.13385.2

13.4

10.3

1992

10600.0 10.3

4512.2

33.4

23.1

1993

11200.0 5.76015.2

33.2

27.5

图1 乡镇企业就业人数与固定资产原值变动差异

表1和图1显示的固定资产原值(资本)增长率与就业量增长率之间的变动与离异的程度表明:1978-1983年期间,是中国乡镇企业大发展的起步和准备阶段。其特征是资本积累增长快于就业量的增长,平均增长率差为近13个百分点,这一方面说明乡镇企业发展正处在购置设备、修建厂房,进行“外延性”固定资产投资阶段;另一方面也说明广大农民尚未摆脱“以农为本”的生产经营行为模式,也尚未认识到乡镇企业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比较了到乡镇企业“带风险性”就业的预期收入与从事农业生产获得稳定的收入(虽然很低)的前提下,大多数农民并未象现在这样积极到乡镇企业去就业,但总的来讲,就业量是随资本投资的扩大而呈递增之势。从1984年至1986年,是中国乡镇企业发展最繁荣的时期,乡镇企业职工就业增长率开始高于固定资产原值增长率,二者增长率平均相差9个百分点。说明乡镇企业发展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具有极大的吸纳力,单位新增固定资产可以吸纳比以前更多的劳动力。同时,也说明随着思想观念的解放和乡镇企业快速发展良好趋势的诱惑,人们开始离开土地,或就业于当地乡镇企业,或走南闯北就业于异地他乡。然而从1987年至1993年,乡镇企业职工人数增长率又落后于固定资产增长率,二者平均增长率差竟高达26个百分点,而且乡镇企业就业量增长率越来越低,后期接近于零增长(1989、1990年由于市场疲软等原因为负增长),虽然90年代初稍有回升,但趋于降低的趋势没有改变。并且,乡镇企业固定资产增长与就业量增长差异有逐步扩大的趋势。那么这种波动性增长差异拉大的趋势究竟说明了什么呢?笔者认为这说明了中国乡镇企业已由量的扩张发展阶段开始向质的集约发展阶段转变,资本对劳动的吸纳力正在降低,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边际递减规律开始发挥作用。

2.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边际递减规律的界定 所谓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边际递减规律,是指乡镇企业一定的资本增长率所引起的就业量增长率的逐渐减小的趋势。如果用资本对劳动力的边际吸纳弹性来表示乡镇企业对劳动力的吸纳力,吸纳弹性的高低代表着吸纳力的大小。如果用E表示资本对劳动力的吸纳弹性,△K(t)表示t年乡镇企业资本增量,K(t)表示资本总规模;△L(t)表示t年乡镇企业就业人数增量,L(t)表示t年全部就业总量。则用公式表示:E=△L(t)÷L(t)/△K(t)÷K(t)

表2 1979-1993年中国乡镇企业资本劳动力吸纳弹性的变动趋势

年份

资本对劳动力的

吸纳弹性的五年

年份

资本对劳动力的吸纳弹性的五年

吸纳弹性(E) 移动平均修匀值

吸纳弹性(E) 移动平均修匀值

1979 0.166 -

1987

0.1561.012

1980 0.148 -

1988

0.2810.740

1981 0.1390.235 1989 -0.0100.131

1982 0.3360.448 1990 -0.0050.161

1983 0.3860.661 1991 0.233 0.137

1984 1.2401.319 1992 0.308

-

1985 1.2061.283 1993 0.172

-

1986 3.4251.626

资料来源:同表1。

式中,E越大,乡镇企业对劳动力的吸纳力越大;反之,E越小,乡镇企业对劳动力的吸纳力越小。根据表1中乡镇企业就业增长和固定资产原值的增长资料,计算1979-1993年各年相应的乡镇企业吸纳弹性系数,可以看出乡镇企业对劳动力的吸纳力,从80年代中期开始呈边际递减的趋势(见表2)。

三、乡镇企业对劳动力吸纳边际递减的原因及区域差异

1.乡镇企业对劳动力吸纳边际递减的内部原因与外部原因 中国乡镇企业的发展在经历了80年代中期的“外延扩张性”大发展之后,从80年代后期开始逐步向“内涵集约性”的发展模式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诸多因素相互作用,使乡镇企业资本对劳动力的吸纳力逐渐降低。具体来讲:

(1)乡镇企业资本增密,资本有机构成C:V不断提高。在乡镇企业发展的初期,主要是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小手工业和采掘业为主,由于资本有机构成比较低,致使资本增加,必然带动劳动力就业更快地增加。然而,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剧,迫使原有的乡镇企业和新创办的乡镇企业设法采用较新技术,更新机器设备,使乡镇企业由起初的小手工业、采掘业为主,发展到农副产品深加工和建筑、服装、建材、饮食等行业,进而延伸到能源、化工、冶金、机械、电子、生物技术等领域,涌现出了一批能生产高精尖产品的现代企业。这种情况反映在C:V上,则表现为乡镇企业用于购置机器设备与原材料的资金增量扩大与用于安排劳动力就业的资金量相对减少。乡镇企业日益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与技术密集型过渡,实现乡镇企业产值增长越来越依靠科学技术的贡献。据统计,乡镇企业技术进步对总产值的贡献率,1990年尚为35%,1993年为45%,到1994年就已经上升到50%以上。

(2)乡镇企业重视集约化经营,全员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从1978年到1986年中国乡镇企业发展带有“高资本投入与高劳动投入”的粗放经营特征,乡镇企业职工全员劳动生产率平均为2778.5元。1987年以后,乡镇企业开始重视科学管理和人员的优化配置,追求规模经济效益,集约化经营程度有了很大提高,乡镇企业职工全员劳动生产率在1987年至1993年平均高达12406.8元,是乡镇企业发展初期的4倍多。由于乡镇企业劳动生产效率的成倍提高,导致乡镇企业完成一定生产任务需要的劳动力,相应地大幅度下降。

(3)乡镇企业布局分散化。据调查,1992年全国有92%的乡镇企业分布在自然村,7%分布在建制镇,只有1%分布在县城或县城以上的城市。乡镇企业这样分散发展,相互分离,产生不了相应的集聚效应和辐射力,所以就无法相应地带动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阻碍了劳动力在农村第三产业就业。从80年代中期以来,第三产业产值占乡镇企业总产值的比重一直没有提高,徘徊在15%左右。这就使得第三产业“投资少,劳动密集”的优势不能充分发挥,从而也就无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4)乡镇企业职工就业成本越来越高。我们即使假定乡镇企业职工工资相对稳定,但由于乡镇企业职工固定资产装备程度的大幅度提高,一定量的投资用于安排劳动力就业的部分也很低。据统计,在70年代末中国乡镇企业起步阶段,乡镇企业职工人均装备固定资产仅810元,80年代中期为人均1280元,到1993年竟高达5370元,是70年代末期的6.5倍,是80年代中期的4倍。另一方面,乡镇企业对就业者的文化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实现其就业无论是社会,还是就业者个人都需要增加教育成本。

从乡镇企业发展的“外部性”看,一些不可控因素也影响乡镇企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1)财税体制改革和新税制的实行,使乡镇企业的税赋陡增,亏损面扩大。新税制开征了资源税、消费税、土地增殖税等新税种,并提高了部分税种的税率,更为突出的是新税制对国有企业取消了“两金”,而乡镇企业仍需继续交纳。而且,金融体制的改革和宏观调控的偏紧,加剧了乡镇企业的资金紧张状况,带来了乡镇企业资金使用成本居高不下。新税制取消了对乡镇企业的减免税、税前还贷、以税还贷,这使乡镇企业还贷能力下降,不利于获得银行贷款,导致乡镇企业扩大规模和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受损。

(2)社会关注乡镇企业的环境污染治理。分散发展的乡镇企业,对生态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国家开始注意对乡镇企业污染的治理,并要求乡镇企业实行“三同时”(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运转)制度。据统计,到1990年,全国乡镇企业各类环保人员11万人,环境保护设施的固定资产原值近14万元,并且近年来乡镇企业环保投入逐步增大。由于乡镇企业新增投入用于环保的投资增加,也必然减少用于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份额。

(3)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对外开放的扩大,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使乡镇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范围、领域扩大,竞争对手更多更强,迫使乡镇企业精兵简政,苦练内功,应付挑战。

2.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边际递减规律的区域差异 中国乡镇企业整体发展很快,实际上区域间的发展却很不平衡,广大中西部地区的乡镇企业发展无论是从企业规模,还是从企业集约化经营程度来看,都大大落后于东部乡镇企业发达地区。也正是由于这种不平衡性,虽然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边际递减规律的作用是普遍的,但是其起作用的时间和作用的强度在东部、中部与西部地区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见表3)

表3 80年代后期以来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边际递减的区域差异

资料来源:同表1。注:表中,东部地区只选择广东、上海、浙江、江苏、山东为代表;中部选择山西、河南、安徽、湖北、内蒙古为代表;西部选择四川、陕西、甘肃、青海,新疆为代表。

从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边际递减规律发挥作用的时间上来看,由于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起步存在时滞,而且发展速度比较缓慢,因此,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吸纳劳动力最强的时期出现在1990年和1991年。从吸纳力逐年横向比较来看,在吸纳力递减过程中,东部、中部、西部的乡镇企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依次上升,如1991年和1992年,三大区域的吸纳弹性比Ee:Em:Ew分别为0.260:0.414:1.971和0.124:0.279:0.306(或0.260<0.404<1.971和0.124<0.279<0.306)。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对劳动力吸纳能力这种区域上的差异性表明,东部乡镇企业发达地区,仅靠发展乡镇企业来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已很有限,如果再让其提高吸纳力,必须另谋他策。而广大的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只有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才能使农村人口和剩余劳动力均占全国2/3的广大区域里的剩余劳动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吸纳,并且潜力巨大。对于国家或者地方安排新投资方向来讲,投到中西部来支持该地区的乡镇企业发展比投到东部能吸纳更多的剩余劳动力就业。

四、政策建议:构想剩余劳动力反梯度转移战略

通过上述对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边际递减规律及其区域差异的实证分析与理论分析,笔者认为,如果象主流观点那样,对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前景过分乐观,认为未来应通过单纯发展乡镇企业来安排全国1.3亿左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而不能充分认识到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能力递减的趋势,则对正确选择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策不利。因为就目前来讲,乡镇企业比较发达的东部地区吸纳劳动力的能力的确很有限。而另一类主张认为发展乡镇企业已无法完成今后数以亿计且不断增加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任务,城市化则是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唯一选择,似乎又过于片面。东部地区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减弱并不等于广大中西部乡镇企业欠发达地区通过发展乡镇企业来吸纳剩余劳动力的潜力不大。1992年召开加快发展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经验交流会后,中央政府拨专款支持中西部乡镇企业发展,随后东部发达地区又推出“西进计划”,经过努力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1993年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速度开始超过东部地区,并且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总产值的增长率比东部分别高4.3和6.9个百分点。1994年上半年,全国乡镇企业产值又比1993年同期增长44.8%,其中中部增长75%,西部增长52%,分别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0.2和7.2个百分点,乡镇企业就业人数大幅度增加。

因此,根据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边际递减规律及其在东、中、西部发挥作用的差异特征,笔者认为,要转移今后中国农业大量剩余劳动力,应该构想一个“反梯度转移战略”,即根据中国乡镇企业发展不平衡状况和剩余劳动力西余东缺的特点,把乡镇企业发展重点首先放在西部地区,因为广大西部地区随着沿疆对外开放的深入,乡镇企业发展速度将进一步加快,吸纳劳动力的余地也会更大;其次是中部地区,因为中部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通过发展以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为主的劳动密集型的乡镇企业也能为剩余劳动力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在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尚未充分发展的情况下,过早地提出走城市化道路是不科学的。因为一个城市的形成并不是人为的过程(除有特别的资源),而应是在当地乡镇企业充分发展、经济比较发达的基础上自然发育成熟的。由于乡镇企业充分发展和经济发达程度的提高,在广大农村会形成若干“成长极”和“增长点”,并会提出第三产业随之发展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才会出现城市化,并发挥出城市的集聚和辐射效应,相应地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这种情况只能适合于乡镇企业比较发达的东部地区。

要实现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反梯度转移”战略,必须:(1)站在摆脱农村贫困的高度来看待发展中西部乡镇企业。因为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差距,就农村社会总产值来看,1991年东部与中部地区农业人口平均社会产值相差1858元,其中81.2%来自乡镇企业;东部与西部地区农业人口人均社会产值相差2247元,其中来自乡镇企业的差距占89.8%。因此,乡镇企业发展缓慢,是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落后的根源。未来时期通过大力发展中西部地区的乡镇企业,安排更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提高中西部地区人口的收入水平,以彻底摆脱贫困。(2)借鉴东部乡镇企业发展经验,避免结构趋同、重复建设和分散布点。

标签:;  ;  ;  ;  ;  ;  

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边际递减与剩余劳动力反梯度转移_资本有机构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