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与人相比,电气工程是人的血液和经络,贯穿于整个建筑工程中。因此,电气工程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质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关键词:电气设备;审图;施工;调试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工程的概念已经超出了传统定义的范围,几乎涵盖了与电子和光子相关的所有工程行为。早期的电气工程主要用于简单的电力设备和配电控制、防雷接地、建筑照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计算机技术的快速更新,电力电子技术、控制工程及控制理论的发展,都使电气工程成为了基础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诸如数字通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待开发或正在开发的新技术,使电气工程在基础建设工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1我国电气工程的质量管控与安全管理现状
众所周知,我国电气工程的质量控制和安全都对人们的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由此可见,重视电气工程质量管控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提高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但是当前在我国,电气工程细节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1设备和材料不达标
电气工程中的设备和材料是保证整个工程质量的前提。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影响工程进度的关键问题是电气工程的质量控制。无论是哪一个环节,都必须保证工程的质量。当前在电气行业中,有些企业由于过度看重施工进度和最终获取的效益,从而忽略了电气工程设备和材料的质量。这在电气行业是很严重的问题,如果相关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的检测知识,会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
1.2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匮乏
目前,在电气工程行业中,其从事质量管控与安全管理的工作人员专业知识匮乏,在对电气工程的质量进行管控与管理时忽略了相关的影响因素,如在采购材料时没有根据施工质量去选材,最终购入和施工质量不相当的材料;企业为了节约成本,从材料和设备上省钱,从而造成了电气工程质量的安全隐患。这种行为严重阻碍了电气工程的质量管控工作,也无法保证电气工程的质量安全。另一方面,工作人员在设计阶段的定位不准确。图纸设计是电气工程施工的前提,图纸设计如果落后于当前社会,那么后期建筑的整体设计以及电气工程质量管控的设计都将落后于时代。还有的工作人员在设计过程中没有考虑电气工程的总体构造和供电方式、生产技术等工作,从而影响电气工程的整体质量。
1.3监督管理不到位
电气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由于电气工程周期长,材料消耗大,在施工过程中会受到设备、气候、原材料、人员、工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现阶段的管理存在一些问题。另一方面,电气施工单位对整个工程没有一个实质性的监督,以至于出现了不合格材料的使用。电气工程的质量达标不仅是要对其在技术方面严格要求,还要在各方面严格管理,确保工程顺利开展。也就是说,电气工程管理必须是从开始到结束全方位的进行管理。
2加强建筑电气工程质量措施
2.1重视设计委托书质量
建设项目的设计委托书需要注明用电的各项标准和功能,能够在施工图设计中详细、清晰地表达电气工程的具体要求。设计委托书在注明各项技术指标的前提下,还需明确主要设备情况、建设位置及提供电源的位置方式各相关专业与其他建筑物电气连接的要求、条件以及使用性质,供配电设计的级别及设备用电计算利用系数等。设计委托书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设计施工图是否完整。设计委托书还须明确注明对保障系统设备造成影响的重要参数。如果不告知可燃气体报警器的气体名称,对于气体的特性、比重等无从得知,更无法确定合适的探测器和安装高度。由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电气工程设计是否满足建设工程中的实际施工要求主要依赖于设计委托书的质量。
2.2严把审图和图纸会审关
设计单位图纸经批准提交后,建设单位负责人应对电气设备布置、强弱电系统接线情况进行详细检查,严格检查各项电气设计指标。第一阶段须从总体性和方案性考虑,主要对电气设计的合理性进行审核,对工程功能具体情况进行合理分析,确立项目的正确定位及实际需求,衡量电气设计成本合理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第二阶段则集中于技术交底和开工前的准备,设计单位的图纸说明必须全面而详细。电气审图侧重衡量管线布局是否可行,充分考虑设备安装位置的可理性、设备型号规格说明能否清楚明白、施工图大样、做法和施工图说明是否详细且完整,配管线的合理性等。在图纸会审期间须排除所有的工程不利因素,为后期的施工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2.3做好电气设备选型、选厂
电气工程管理人员在充分掌握工艺设备的前提下,还应全面了解电气设备的安装环境条件,积极配合各方的参与,及时发现设计中不能考虑的问题或图纸检查中不能发现的不合理现象,及时纠正和修改。原料采购的好坏和电气设备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工程建设质量。电气人员在充分了解原材料的前提下,还应对电气设备型号、规格、操作要求和使用性能进行全面的掌握。根据电气使用指标,选购合适的产品。
2.4电气材料采运、保管
严格控制材料收、运、储环节,有效控制工作流程中的各个环节,避免一个环节失控影响工程质量。此外,材料质量验收后进场前,必须认真填写工程材料报验单并附加材料清单和检验报告。根据工期进度要求和施工内容工程材料管理人员还需做到材料的合理调配和保管。
3加强电气工程施工阶段管理
3.1加强隐检力度
从基本建设项目开始,施工监理人员和现场管理人员应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定期进行现场检查,对未经验收、签字认可合格的隐蔽工程,严禁进行下道工序施工,严格控制工程关键部位和重要工序的质量。质量检查须依据电气施工流程进行逐层逐段的检查并做好记录工作,不可出现事后补填现象,在甲方管理人员的阶段检查过程中需复检记录的是否准确、可靠,按照图纸检查遗漏。
3.2接地工程
基础底板钢筋的贯通,柱与底板主筋的焊接、防腐、做接地电阻阻值测试,根据设计要求合理按排操作流程,如遇特殊情况可增加人工接地极以此降低接地电阻值。
3.3防雷引下线
如果通过立柱主筋进行作引下线,须主筋上由上至下准确标记:如果通过专用引下线,在保证上下贯通的前提下,严格按照要求进行焊接操作,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防腐处理。
3.4根据施工现场条件,确定配管和箱盒的预埋、预留、位置及标高
防锈处理中先将管口毛刺剔除,在管口加设护口后再进行入箱入盒操作,并参照施工要求设计弯曲半径;采用硬质、半硬质阻燃塑料管的预埋,要根据埋入的墙体类型设置保护措施。当建筑主体结构完工后,电气安装工序重点应集中于:吊顶配管,严格按设计要求对跨接地线实施焊接与防腐处理,选择与消防报警系统、通讯电话系统规格、型号统一的管线,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先根据色标确定零线、接地线和相线,再准确穿线;装设的金属线槽和电缆桥架必须横平竖直,科学的设定支点间距,并连成整体妥善接地;定位、接地和接线相序是电器设备安装的关键工序;屋顶避雷网和接地引下线必须牢固焊接,确保其上下贯通,接地良好。
3.5设备调试保证使用功能
进行“电通灯亮”调试时,配电箱柜须准确标明具体的控制对象,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设计图纸逐项对电气设备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检查和试验。把与安全保护相关控制和操作设备作为调试的重点,反复实验,务必确保满足设计要求。做好电气设备的调试工作,不仅能检查监督设备安装质量,也可为后期的设备管理提供便利。在调试完毕后经过时效考验并确保设备稳定运行后才可交付使用。
结语
基本建设工程项目中的电气工程贯穿于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和中期的施工至后期的竣工验收中,为了电气工程的建设期间的安全与质量,必须严把每个阶段质量关,避免因电气工程事故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参考文献:
[1]何伟添.现场施工中加强电气工程管理控制的重要性[J].企业导报,2015.
[2]陈祥.电气工程管理的内容及重要性[J].低碳地产,2016.
论文作者:朱黎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4
标签:电气工程论文; 电气论文; 质量论文; 材料论文; 工程论文; 设备论文; 图纸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