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治疗的临床分析论文_刘文保

刘文保

(临朐县中医院急诊科(急诊科);山东临朐2626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院2017年7月至2018年11月收治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100例,根据双盲法将10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三磷酸腺苷治疗,观察组应用普罗帕酮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转律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普罗帕酮抢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效果理想,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病情,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应用。

【关键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治疗;普罗帕酮;三磷酸腺苷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8)11-0009-01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属于急诊科常见病,也是一种心脏疾病,患者的心率发生异常,阵发性发作快速且非常规则[1]。该病病情危急,非常凶险,死亡率非常高,直接威胁到患者的生存。临床医学认为,在急诊治疗过程中应用高效药物能够有效控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病情,降低该病患者的死亡率[2]。本研究探讨分析了三磷酸腺苷与普罗帕酮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治疗中的效果,现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院2017年7月至2018年11月收治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100例,根据双盲法将10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分为两组,两组各有50例患者。其中男56例,女44例,年龄20岁-76岁,平均年龄(48.66±3.42)岁。发作时间在0.5h-2.5h,平均发作时间(1.5±0.2)h.其中冠心病45例,风湿性心脏病21例,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34例。对比两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100例患者均被心电图及临床确诊。(2)患者在临床均有胸闷,心前区疼痛不适等临床症状。(3)100例患者的心率均在150~220次/min以上。(4)患者均自愿参与研究。

1.2方法

两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在入院后均给予平卧,吸氧,心电图监测,建立静脉通道,心率观察等常规治疗。

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三磷酸腺苷治疗,取20mg三磷酸腺苷静脉注射。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普罗帕酮治疗,取70ml普罗帕酮与40ml生理盐水稀释混合后静注。

1.3观察指标

两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转律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研究数据均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转律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附表如下。

3·讨论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发病机制有三只,触发激动,自律性增高,折返三种。其中触发激动与自律性增高是最为罕见的两种发病机制,多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发病机制都是折返。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在临床常见,同时也是一种突发性的心脏病。患者该病的患者心率较快,每分钟都在 150次/分~ 220 次/分以上,而正常人的心率多在60次/分~100次/分。心率会随着人年纪的变化而变化,年轻人的心率比较快,年老者的心率反而比较慢。年龄越大,心率越慢。且同龄女性的心率多数比男性更快。因此。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发病后,确定患者心率基本可以确诊患者疾病。多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都属于无器质性心脏病变患者,一旦发病若是没有及时就医治疗,很容易引发心绞痛,心力衰竭等其他疾病,甚至会导致患者出现心源性休克,最后造成患者死亡。

临床在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时,多数都是实施急诊抢救。其中,三磷酸腺苷就是临床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常用药物。有研究[3][4][5]认为,三磷酸腺苷能够能有效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转律成功率高,转律时间比较短,严重不良反应(如低血压)发生率比较低,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对于患者的预后有积极影响。三磷酸腺苷主要是通过患者的心房肌,窦房结,房室结的负性变,负性肌力,负性变传导对心脏进行作用,其效果与药物剂量有直接关系,但是因为三磷酸腺苷的半衰期比较短,因此能够反复用药。但是急诊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比较大,无法时刻在患者身边给患者用药。

普罗帕酮作为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近年来在急诊科与心血管内科得到了广泛应用。普罗帕酮能够有效抑制患者心脏细胞的快钠通道,能够减慢患者心室传导速度,并且能够将房室结的有效不应期延长,从而延长旁路通道的不应期与旁路通道的传导时间。因此,普罗帕酮应用在异位起搏点兴奋性增高及折返机制所致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均能获得下能住效果。同时,普罗帕酮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心肌兴奋性,药效持续时间长,起效比较快。从本研究可以发现,应用普罗帕酮治疗,患者的转律成功率比较高,不良反应比较少,安全性更高。

综上可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治疗过程中采取有效药物,能够获得显著效果。

参考文献:

[1] 黄丽,刘艳堂,马莉莉等.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治疗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5):138-138,139.

[2] 王军.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治疗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6,22(10):41-41,42.

[3] 刘岩.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治疗临床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6):150,155.

[4] 游平平.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治疗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6,35(33):101-103.

[5] 赵利军,张秀琴.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4):148-148,149.

论文作者:刘文保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1

标签:;  ;  ;  ;  ;  ;  ;  ;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治疗的临床分析论文_刘文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