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通货膨胀增长到非通货膨胀增长--外国经济学界认识的转变_通胀率论文

从通货膨胀增长到非通货膨胀增长--外国经济学界认识的转变_通胀率论文

从通胀增长到无通胀增长——国外经济学界的认识转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通胀论文,学界论文,国外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4年中国的通胀率,按消费者物价指数算,是25.5%。国外的猜测更高。这样高的通胀率,从国际上的经验来看,已经超过了“安全警戒线”。而1994年东亚国家的通胀率,平均仅在6—7%左右。国际经济理论与经验表明,超过警戒线的通货膨胀,对长期的增长有害无益。

过去有一种看法,认为在经济增长过程中,通货膨胀难免,甚至提出用通货膨胀来刺激需求,刺激经济,增加就业。通货膨胀和增长之间的关系到底如何?我们不妨先回顾一下有关理论的发展演变过程。

对问题认识的转变过程

在六十年代以前,西方经济学界很多人持有类似的看法,认为在经济增长过程中,通货膨胀难免,甚至认为通货膨胀可以刺激经济增长,增加就业。这种思潮有其历史背景。第一,当时主导经济学的凯恩斯主义产生在资本主义经济大萧条时期,正值有效需求不足。针对这个问题,凯恩斯提出利用财政赤字增加政府开支来增加有效需求,恢复经济增长。由于在萧条时期总供应曲线比较平坦,这个做法对物价上升的压力很小,但是对增加总产出,即国民生产总值的积极效果很大。而和经济增长相应的,是就业的增加。这就是为什么有人据此认为通货膨胀可以刺激经济增长,降低失业。不过,持这种观点的人必须注意立论的前提,即经济萧条,生产能力普遍过剩的条件。凯恩斯本人也指出,他的这一主张只适用于萧条时期,而不是在任何时期都适用的。第二,在五十、六十年代,巴西等一些拉丁美洲国家经济增长较快,而这些国家的通货膨胀率很高。由于当时对这些国家的短期观察,一些人认为,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似乎并无害处,甚至可能是正相关的。

进入七十年代后,认为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正相关的观点,遭到理论和实践的质疑。第一,从六十年代后期开始,许多发达国家经济发生“滞胀”,即经济萎缩和通货膨胀同时发生。滞胀现象显然与原来的认为通胀和增长正相关的观点相矛盾,用传统的凯恩斯主义的总需求移动理论也不能解释。同时,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在长期通货膨胀之后经济萎缩,生产下降,增长停滞或倒退,失业率上升,外债高筑,外贸大幅度逆差,外资裹足不前。相反,那些执行谨慎货币政策的亚洲发展中国家;如马来西亚和新加坡,虽然其增长成就在六十年代并不令人瞩目,却在物价稳定的基础上维持了长期持续的增长,进入七十年代后,与拉美国家相对比,成绩斐然。这些实践上的例子迫使人们不得不对以前的观点进行反思。

我们对数据作相关分析也证明了这一猜想。在这个几乎包括全世界所有国家的样本(除了数据缺乏的国家外),在1970—1991年的21年间,通胀率与增长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18。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第一,通胀并不能刺激增长,两者之间的关联很弱;第二,即使是有关联,也是负的。即低通货膨胀率反而能维持长期持久的经济增长,而高通胀率则对增长有害。

从长远看,通胀对增长有害无益

从理论上看,通货膨胀之所以与增长负相关,有短期原因和长期原因。

短期内,这个负相关关系往往是由于成本推动,使总供应曲线向上方移动所引起的。而总供应曲线向上方移动,又往往是前个阶段信用过分扩张所造成的。美国七十年代出现的滞胀,外界常常归咎于两次石油价格危机的冲击。但是,稍微仔细检查一下当时的数据可发现,美国经济滞胀开始于六十年代后期,而第一次石油危机发生在1873年,那时滞胀已有好几年了。那么,什么造成了1968—1973年的滞胀呢?这是因为六十年代早期与中期的经济过热。1964年的减税刺激了消费需求,而越战的国防预算使政府开支庞大,结果,总需求过分扩张,超过了生产能力许可的限度。用术语来讲,实际产出超越了潜在产出水平。潜在产出水平指在特定时间内,所有生产要素都得到充分利用,同时又不被过分疲耗时的产出数量。假设总需求过分扩张,使短期内的实际产出超过潜在能力产出,就产生了经济学理论上称之为“通胀缺口”存在的状况。表面上看来,虽然物价上涨,但是产出增加,就业增加,经济繁荣,还不错。殊不知这个做法的副作用很大很坏。因为在通胀缺口存在的情况下,生产要素被过分利用,或者说,到达超疲耗程度,比如,火车超载运行,电站超负荷运行,这些做法并不能持久。除了可能加快损耗设备以外,在市场条件下,由于对生产要素的竞争,要素价格因而上涨。原材料、能源、交通、设备等要素价格,劳动力价格也就是工资,都会竞相上涨。由于成本上涨,推动总供应曲线向上移动。这个过程将继续进行,直到最后产出落回到原来潜在产出水平为止。于是,在这个过程中,产出减少或增长减速,物价上涨或通胀加速,也就是“滞胀”现象。

请注意从过度扩张到产生滞胀有一个时滞过程。美国六十年代的经验表明这个时滞大约有2—4 年左右。 中国1994 年的通胀, 实际上是1992年过度扩张的结果。如果只看1992年的数据,会得到这么一个假象,似乎当年13.4%的增长率只引起了6.4个百分点的消费价格通胀率。 不过,有国际经济比较经验的人对如此高的增长率马上就会警惕。从国际经验来看,这个增长率已经超过了潜在生活水平增长的速度,而必然导致下一轮的滞胀。这就是为什么那年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专家来华访问时, 一致认为这样的速度太高, 不能持久的理论所在。1994年的经济表现,证实了他们的担忧是正确的。

从经济发展的长期过程中看,通货膨胀对增长的负效用比上述短期效用可能更严重。这种负效用来自多方面。

1、通胀的第一危害是对经济活动中长期行为方式的破坏。 通胀造成物价不稳定,利率不确定,从而使需要长期契约行为的经济活动的风险加大,成本升高,使企业、经济人趋于短期经济行为;消费者不敢储蓄,使投资来源下降。这样生产能力不能增加,也根本谈不上能有经济发展。这问题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更加重要。发展中国家需要建设大量的基础设施,投资周期特别长。物价不稳定使外国投资者裹足不前,国家债信降低,国际社会上政府间民间贷款相应地要加收风险附加费,使还债成本加高。1994年我国的通货膨胀使我国的债信国际评分大幅度下降,吓退许多本来准备进来的外资。发展中国家资本本来短缺,如果没有能力吸引外资,本国居民又不敢储蓄,无疑是自绝发展。拉丁美洲国家为什么最后不能维持持续的增长,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它们的通货膨胀打击了外资的信心。因此,对世界上国家的经济在较长的时期内进行观察,我们看到的是,凡是通货膨胀踞高不下的国家,经济增长就停滞不前。而经济增长呈持续高速的亚洲国家,物价一直维持在相当稳定的程度。

2、通货膨胀的第二个危害表现在对外贸易上。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通货膨胀使本国物价相对国际水平上涨,结果进口增加,出口减少,国际收支恶化。1992年中国国际贸易的巨大赤字,很大原因在于此。在浮动汇率制度下,物价不稳定使汇率变化不定,外汇市场动荡不安,结果国际贸易风险增加,交易成本上升,遏阻贸易。最近墨西哥比索的突然大幅度贬值,使整个墨西哥经济深受其害,连美国经济也备受牵连,就是一例。通货膨胀使本国货币缺乏信用,外商坚持在交易中用国际硬通货结算,又减少了本国制币权的收入。

3、物价上升使消费者实际收入水平下降。 老百姓感觉生活不安定,对未来充满不安全感。轻则影响生产积极性,重则造成社会动荡,使生产力遭受破坏。

4、通货膨胀一旦被容忍,谁也难担保它不会被不断加速。 通货膨胀使生产成本增加,工厂将增加的成本转移到产品价格上,而工人则要求增加工资以弥补消费价格的上涨。这样,工资、生产成本、产品价格相互推动,形成螺旋性上涨,最后酿发成恶性通货膨胀。恶性通货膨胀指通胀指通胀年率很高(譬如,超过50%)的情况,在恶性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不但长期交易受到影响,现场交易也受到影响。由于货币贬值太快,失去其应有的信用,人们拒绝使用本国货币,而转用其它价值相对稳定的东西,如外汇、实物等作为交易保证,或者干脆物物交换。在大部分情况下,由于没有交易双方都能接受的交易媒介,或者找不到相互需要的双方,现代社会的大部分商品交易就不能完成。这种对现代市场基本机制破坏所造成的灾难性后果是不言而喻的。

5、从长期的观点看,通胀不能刺激经济增长, 那就也不能增加就业;通胀和失业率并不存在一个你长我消的交换关系。在恶性通货膨胀的情况下,通胀与失业一起消长,高通胀引起高失业。拉丁美洲国家的经济表现,就是一个例子。

无通胀增长

人们已经认识到,持续的高速增长可以和物价稳定相并行,甚至更强调一步:持续的高速增长必须由物价稳定来保证。在理论上,物价稳定有助于社会安定,生产积极性提高;物价稳定使储蓄和投资的成本降低,意愿加强,有助于生产力提高;物价稳定使外汇市场稳定,有助于吸引外资,推动出口。在实践中,许多国家,如新加坡、马来西亚,就是这方面成功的典型例子。马来西亚20年中的平均通胀率为5%, 增长率达到7%;新加坡通胀率为4%,增长率达到7.5%。 纵观八十年代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超过7%的国家,通胀率没有超过8%的(七十年代有少数例外)。这是因为两次石油危机冲击,全世界价格普遍上涨,使一些石油进口国家,如南韩的通胀率达到20%)。因此我们可以说,物价稳定是保证长期持续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当然,这个结论反过来并不一定成立。也就是说,并不是物价稳定就一定有高速增长。持续的高速增长要有许多条件具备,物价稳定只是其中之一。

也许有人会说,既然要物价稳定,那么,为什么没有国家能把通胀率压到零?为什么象西德、新加坡、马来西亚那些对通货膨胀打击特力的国家,也允许有2—5%的通货膨胀率?这里我们就所用的概念作一点说明和澄清。物价稳定不等于说一定要把通货膨胀率降到零。美国联邦储备银行体系理事会主席格林斯潘曾经对物价稳定这么定义:“平均价格变化较小并且平缓,不足以实质性地影响企业和个人的决策”。假使物价变化长期维持在极温和的程度,比如2—4%左右,上面讲的通胀的种种负效应就可能不存在或者可以减低到微不足道的程度。人们通常将此认为物价已经稳定,通货膨胀已受到控制的状态。而如果金融当局一定要硬性把通胀率压到零,在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的发展过程中,这个做法可能会使经济付出极大的代价。

货币主义大师,诺贝尔经济学奖金得主弗里德曼曾经说过,如果想用通货膨胀来刺激经济,无异于饮鸠止渴。通货膨胀就象鸦片,刚开始尝尝时,味道不错,感觉良好。但是它的恶性后果要隔一段时间才产生。它的恶性作用远比它初期产生的欣快感强烈。一旦上了瘾,治疗就困难了。因此,对这种病症,一定要防患于未然。同样,治疗通货膨胀是先苦后甜,往往在早期有很大阻力,困难很大,付出的代价也很高,但是从长期来讲,后益无穷。所以,一个有生命力的经济,必须挺过短期的诱惑或短期的痛苦来稳定物价,决不姑息通货膨胀。1992—1993年中国的高增长率,是经济上的过分扩张的反映。表面上,它在短期内造成一种景气,实际上,它对以后的长期经济发展是有负作用的。1994年的高通胀率就是其后果。从国际经验看来,要维持持续的经济增长,平均通胀率不应该超过8%,最好小于5%。中国这两年的通胀率很高,要使平均通胀率降低到这个水平,今后几年金融货币方面的任务还十分艰苦。现在亡羊补牢,打击通胀,关键在于决心。金融当局一定要持之以恒,只要坚持紧缩措施与谨慎的宏观政策,几年后,就可以观到实效。

标签:;  ;  ;  ;  ;  ;  ;  ;  

从通货膨胀增长到非通货膨胀增长--外国经济学界认识的转变_通胀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