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堂,因“任务”而精彩论文_李 琴

英语课堂,因“任务”而精彩论文_李 琴

李 琴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瓜埠小学 211500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应该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也就是说,要通过适合儿童年龄、心理和生理特点的生动活泼的课堂活动,把学习英语与用英语做事情联系起来,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和语用环境,使学生在愉快和自信的情绪中,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形成语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教学中,任务设计丰富多样,现列举如下几点:

一、猜测性任务设计

这是一种极为常见的任务设计。这种任务用时短,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可得到充分锻炼,并适合教学的各个环节。如在学习表示颜色的英语单词时,可以设计“幸运转盘”的游戏:做一个活动的转盘,上面有七种颜色。教师问:What color is it?Can you guess?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有的猜红色,有的猜绿色,有的猜黑色,有的猜蓝色……最后教师转动转盘,猜对的学生可以加分或者得小红旗。这种猜测性游戏目的性很强,学生的参与面也很广。复习词汇时我在幻灯机上显示了几个抽象的图形让学生猜。T: What's this in English?学生有的把圆形猜成一个球、一个苹果、一个西瓜、一个灯泡、一座钟等;有的把方形猜成一本书、一张照片、一块橡皮、一张邮票、一扇门等。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运用所学的词语来表达。这种任务设计能在短时间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在猜测的过程中获得了快乐和成就感。设计猜测性任务时,要注意任务目的的针对性,不要单纯地为了烘托课堂气氛进行猜谜游戏。同时,教师要细化猜测的规则,注意任务的进程、时间以及纪律。

二、表演性任务设计

小学英语教材趣味性强,趣味的对话和阅读部分安排的任务是阅读完以后进行表演。教师一上课就告诉学生这节课的任务,学生马上开始自觉地阅读文章,有的学生还会举手问问题,这时教师不解答,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录音,然后教师再讲解。接着自由分组,准备练习。到了角色表演的时候,每一组都上台表演,下面的学生就是评委,对每一组的表演进行评价。不管成功还是失败,每个学生都体验了说英语的感觉。

如我在教牛津小学英语3A Unit 7《It’s nice》时,首先播放了一段时装表演的录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录像中模特儿轻盈飘洒的步履、鲜艳的衣着,加上优美动听的音乐的渲染,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随后我让几名学生穿上我拿来的几件衣物也学着模特步走在讲台前,我开始点题,通过设疑,提出问题,巧妙地引入了课文要学的内容。这种引入既新颖又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促进了学生积极思维。学生在这种情境化的教学氛围中很容易就能感知、理解所要学习的语言材料。最后,学完课文以后,我又让学生自己组织表演去体会情境。学生通过合作充分发挥想象,深入角色,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情感,通过角色表演,使学生在交往中拓展了思维,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三、调查性任务设计

用英语作调查能培养学生用英语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小学阶段所学内容不多,但可以设计简单、易操作的调查。如学习了食物类的单词,组织学生四人一组,自行确定小记者和采访对象,调查一日三餐所吃食物,并作调查记录。之后汇报调查结果,并要求学生4人一组利用课外时间调查家人、朋友或教师等熟悉人群的食谱,通过查询相关资料,设计一套适合小学生一日三餐的食谱(不会的单词可查词典)。下次英语课时展出,评选出“最佳营养食谱”,同时对学生进行了科学用餐、不挑食偏食等思想教育。

四、竞赛性任务设计

英语竞赛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而且还能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英语竞赛的项目很多,如知识抢答、谜语竞猜、听力测试等。学习单词或句子时,一开始就布置任务,让全班开展小组竞赛。有了任务以后,学生积极练习,组内成员互相帮助,这样学习效率明显提高,学生也喜欢这样的活动。竞赛结束后,给获胜的小组插上红旗,鼓励其他小组继续努力。课堂上,我经常设置“拼单词大王”、“最佳小记者”、“自学小能手”、“进步奖”等评比活动,评优标准为看谁综合运用所学英语知识多、设计合理、富有创意。这既需要每个人的努力,又要相互间的配合。每次赛前,学生们都认真构思,翻阅课本,反复操练。赛后同学们余兴未尽,感到收获很大。

五、交际性任务设计

英语交际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能力最直接的方法之一。在小学英语中一般采用模拟交际,假设情境,如在商场购物、在街上问路、向同学借东西、打电话等。学生先学习有关的句型对话,然后在创设的情境中运用所学内容进行对话。同时,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要积极评价,多用鼓励性的语言以消除学生开口的恐惧,培养学生用英语交际的自信心。

如教学5B Unit9“Where are you from?I'm from Japan.”等句子时,我让四位同学走到讲台前,其中三位同学手里拿着各国的国旗,充当来中国旅游的游客,另一名同学则扮演导游,对游客说:“Welcome to China.”并与各国游客进行下列对话:A: Hello.B:Hello.A:Glad to see you.B:Glad to see you.A:Where are you from?B:I'm from America(Japan,England).之后,每四人一小组,进行语言操练。这些交际性任务不但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能发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作为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模式能使教学过程任务化,充分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任务活动为主要途径,为小学英语教学注入活力,让英语课堂因此而精彩。

论文作者:李 琴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4年5月总第17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26

标签:;  ;  ;  ;  ;  ;  ;  ;  

英语课堂,因“任务”而精彩论文_李 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