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我国人防、民防的产生与发展论文

漫话我国人防、民防的产生与发展

尔 东

人防是什么

“人防”,简而言之,就是人民防空的简称。《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对人民防空的定义为: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防备敌方空中袭击、消除空袭后果所采取的措施和行动,简称人防。目的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减少国民经济损失,保存战争潜力,支援长期作战。人民防空同国土防空、野战防空力量相结合组成国家防空体系,是现代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国初期,我东南、东北等地区持续遭受国民党军和美军轰炸。为应对空袭威胁、保护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1950年10月31日,新中国人民防空正式创立。

教师一句评价性鼓励的话,调整了课堂探究气氛,成为了孩子学习的新动力,使他在原有基础上不断进步,用自己的勤奋创造一片属于自己的真正舞台。

20世纪60年代末,面对苏联对我实施武装挑衅和核讹诈、战争一触即发的严峻局面,全国人民响应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和“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伟大号召,家家户户总动员,男女老少齐上阵,掀起全民大建人防工程的热潮,有效遏制了战争的爆发。

60多年来,人民防空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从无到有、由弱到强、融合发展,逐步建成独具特色的防护体系,成为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利国利民的社会公益事业。

现代人民防空的职能任务

“民防”是随着城市在战争中遭到空袭而产生的,最早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英国。当时,德国对伦敦先后发动了110多次空袭,造成4 000余人伤亡。英国和其他参战国由此对城市防空高度重视,并开始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建立防空体制、发布消防救护、灯火管制、伪装隐蔽等。

1.指挥通信体系灵敏可靠

2.人防机关和专业队伍实力过硬

由空情接收、预警报警系统和固定指挥、机动指挥等手段构成的人防指挥通信体系,已经覆盖各个城市,能够及时发布警报信息,并为党委、政府、军事机关的防空防灾指挥行动提供有力支撑。

“准军事化”的人防干部队伍和涵盖消防、运输、医疗等8个领域的人防专业队伍,是战时防空、平时防灾救援行动中的重要力量。

小麦皮蓟马危害小麦花器,灌浆乳熟时吸食麦粒浆液,使麦粒灌浆不饱满,严重时麦粒空秕。还可为害麦穗的护颖和外颖,颖片受害后皱缩、枯萎、发黄、发白或呈黑褐斑,被害部极易受病菌侵害,造成霉烂、腐败。

除坚持生态优先外,项目还贯彻《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规定,抓好重点部位、关键部位的质量控制,强化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例如,太极码头等工程采用了陆域回填施工、挡墙浇筑施工、抛石护岸施工等标准化施工工序,工程质量得到了切实保证。

4.防空防灾知识技能广泛普及

遍布城市地下、地上及郊外的人防工程、疏散场所、疏散基地,战时保护人员物资,平时服务经济社会,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增强了楼房抗毁能力,也方便市民工作生活。

3.城市综合防护能力全面提升

“民防”是民事防护的简称。民防是国际通用词,英文为Civil Defence,是政府动员和组织群众,采取防空袭、抗灾救灾措施,实施救援行动,防范和减轻灾害危害的活动。

民防是什么

各人防部门平时大量开展的宣传教育、训练演练,帮助广大市民掌握了大量防空防灾避险自救常识和技能。

沿着法制化轨道健康发展的现代人民防空,不仅能够增强国防实力、保存战争潜力、遏制战争爆发、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而且在提升综合国力、服务经济民生、促进和谐发展等方面贡献巨大。

此外,针对有的单位接待调查组过多,致使调查研究“成灾”的情况,毛泽东在一份材料上作出批示,要求各单位派调查组下去,都应先有训练,讲明政策、态度和方法,不使调查不达目的,引起基层反感,使调查这一好事反而成为灾难。他批评说,死官僚不听话的,各单位有权把他们轰走。随后这份材料被列入训练调查组的教材[2]504-506。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民防制度得到进一步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国家开始用法律形式对民防制度加以确定。但至今关于“民防”的概念,各国解释仍不尽相同。美国认为,“民防是旨在减轻紧急状态对于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民、工业、机构以及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它包括减轻自然灾害、技术事故、常规战争以及核战争所造成危害的措施的拟定和实施。民防的基本目的是保护人民,把物质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并为迅速从突发事件的影响下复苏奠定基础”。俄罗斯认为:民防是“平时和战时为保护国家居民和国家经济不受敌人大规模杀伤破坏性武器和其他袭击兵器的攻击,以及为在杀伤破坏区和重灾区进行抢修工作而采取的全国性防卫措施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综合世界一些国家的情况来看,民防是防备敌人空袭和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袭击,消除其后果,以及减轻和消除自然灾害和各种事故影响的群众性防卫活动。

生态文明建设强调要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节水增粮行动项目的实施在提高农业生产力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资源与环境状况恶化风险隐患。因此,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必须贯穿于项目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和维护的全过程,水资源论证作为项目落地的决定性环节,更要充分发挥其促进和约束作用,最大限度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民防的基本功能

保证平时组织居民应付各种灾害;战时组织居民隐蔽、疏散,抗击敌方各种袭击和消除袭击后果,保护居民、经济设施及其他重要目标的安全,恢复和维持正常的工作、生产、社会生活秩序等。民防制度和民防理论的建立,对于保护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避免或减少国民经济损失,保存战争潜力,争取战争的胜利,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的民防发展

1966年,国际民防组织在摩纳哥颁布了《国际民防组织组织法》,我国于1992年加入该组织。1998年10月,国际民防组织在北京召开第11届国际民防大会,辽宁省民防办主任缪泽江等应邀出席。目前世界上已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行了民防体制。其主要特点是在政府领导下(或在政府和军事机关双重领导下)对战争灾害(主要指空袭)、自然灾害和人为灾祸实行统一防护。

标签:;  ;  ;  ;  ;  ;  ;  ;  

漫话我国人防、民防的产生与发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