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慢性骨髓炎围手术期的优质护理论文_徐耀勤

探讨慢性骨髓炎围手术期的优质护理论文_徐耀勤

(湖北省十堰市武当山医院 湖北 十堰 442000)

【摘要】通过对20例慢性骨髓炎患者进行病灶清除,术后留置引流管持续冲洗,术前耐心做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合理应用抗生素,术后密切观察病情,保持冲洗管固定通畅,严格掌握冲洗速度是治疗效果满意、缩短疗程、减少并发症的关键,为患者解除长时间受疾病的折磨,减少了病人的经济负担,改善生活质量。

【关键词】骨髓炎;围手术期优质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慢性骨髓炎是由邻近组织感染或损伤后未得到及时的治疗而至骨组织坏死。好发于四肢骨的干骺端,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和功能障碍,甚至伤口流脓,症状反复,疗程长。我科于2014-2~2015-6经手术冲洗治疗18例慢性慢性骨髓炎患者,效果满意,无并发症,现将有关治疗方法及护理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18例患者,其中男11例,女7例,年龄在15-40岁,其中在胫骨上段骨髓炎5例,左胫骨下段骨髓炎4例,右胫骨上段骨髓炎3例,右胫骨下段骨髓炎4例,左股骨骨髓炎2例,病史最长达7年,最短3年,平均时间为4.5年,均有不同程度红肿、疼痛、功能障碍、瘘道形成,脓性分沁物溢出。

1.2手术方法经过3-5天的抗感染治疗后,在硬外麻下行病灶部位死骨及坏死,软组织清除术,术中用3%双氧水,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后髓腔内留置硅胶管2条,分别冲洗管和引流管。

1.3冲洗液的选择根据药敏感试验选择抗生素冲洗液,常用生理盐水500ml加庆大16万单位,灭滴灵注射液交替滴注,持续冲洗14天左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拔管指征引流液与注入液体颜色相同后引流液2ml经细菌培养,达到无菌生长,即可停止冲洗,拨除冲洗管,次日拔除引流管。

2护理过程

2.1心理护理我们要主动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安慰病人,告知疾病的治疗护理方法,解释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及其配合治疗的重要性,让患者清除不良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2饮食护理向患者说明慢性骨髓炎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充足的能量供应是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机体康复的必要条件,应给予高钙高营养食物,宜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奶制品等,忌辛辣食物。

2.3抗菌药物的应用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按计划多次输入,使药物在血液中保持有效浓度。

2.4术前准备向病人解释手术及麻醉方式,术后留置导管目的,使病人信任医务人员,术前三天训练床上大小便,认真做好其它术前准备。

3术后护理

①根据麻醉方式给予相应体位,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保持伤口敷料干燥,注意患肢远端皮肤颜色、温度、活动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②保持冲洗管及引流管固定通畅,妥善固定于床边,防止过床时受压、扭曲、脱出。持续滴注冲洗液,术后24小时滴注速度60滴/分,术后2-5天40滴/分,以后30滴/分,冲洗装置每天更换,详细记录滴入液和流出液的量,注意引流液的颜色。③软防关节畸形和肌肉萎缩。指导患者在床上做肌肉收缩功能锻炼,定时按摩,防止肌肉萎缩,严格控制病理性骨折的活动,、如负重,过度活动。④出院健康教育:术后3周可在床上活动,术后4周可自如地在路,术后6年内躯体避免负重,尚未见病灶复发及其他异常情况。

4讨论

耐心做好心理健康指导,赢得治疗效果甚为重要,因为该类患者曾多次在基层医疗机构单位治疗,用了大量经济,但效果并不理想,使患者对治疗丧失信心,因而我们首先要有同情心,我们的经验是举出成功的例子,使患者看到希望,充满信心,以最佳的状态接受手术治疗。②术后留置冲洗管及引流管与传统方法(单纯靠换药、用药治疗)对比,效果显著,既速短了疗程,又达到了根治的目的。因为抗菌药物可直接作用于病灶部位,经过反复冲洗,病变组织、细菌不断减少、消灭,新鲜组织不断增长,形成了过渡的桥梁。但在冲洗过程中我们必须选择有效的引流位置,保持冲洗管在上引流管在下的原则,确保引流管彻底通畅,冲洗过程中要严密观察,如果局部组织水肿,敷料大量渗液应及时调整滴速,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注入液量和流出液量差额大时,应报告医生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大量药液蓄积中毒,我们总结出先快后慢的经验,术后早期较多血块,组织等,冲洗液滴入速度一定要快,可防止管道堵塞,冲洗引流通畅与否直接影响治疗效果与治疗期限。本组资料提示为慢性骨髓炎患者进行病灶清除术,术后留置冲洗管及引流管的治疗方法为患者解除了长时间受疾病的折磨,减少了病人的经济负担,改善了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论文作者:徐耀勤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5年11月第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5

标签:;  ;  ;  ;  ;  ;  ;  ;  

探讨慢性骨髓炎围手术期的优质护理论文_徐耀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