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审计人才培养对策研究_实践教学论文

高校审计人才培养对策研究_实践教学论文

高校审计类人才培养的对策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才培养论文,高校论文,对策研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如何在审计教学中加强学生的风险审计理念、职业怀疑意识以及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使之走上审计工作岗位能够尽快适应社会需要,成为当前审计教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受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审计学的实践教学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状态,成为理论教学的附属。

要提高审计实践教学的效果,就必须摒弃这一错误观念,构建与优化审计学课程体系,实现素质教育与大学教学的有效融合,理顺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将审计学理论融于实践教学之中,强化实验、实训和实习等实践环节,特别要加强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不断推进实验内容和实验模式的改革和创新。积极和企业合作,将直接操作与理论讲解相结合,在教育实践中开拓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途径。

1.实践教学计划和多方位知识角度教学大纲的制定

根据审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作为实践教学的目的,体现审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区域特色,积极探索与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相适应的实践教学方案,整合课程体系,安排实践教学各环节和内容,增加实践教学学分比重,将实践教学内容列入培养方案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加强对经济学、财政、金融、管理、法律和税收等其他学科的交叉教学,注重培养复合型审计人才。必要的话,甚至要创建审计与土建、环保、计算机等其他专业学科结合的研究项目。

2.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改革

围绕实践教学目标,高校应积极鼓励和组织专家教授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政策和新成果编写新教材或讲义,并按照国际对审计专业人才的就业素质要求、学历层次、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即时调整和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变革教学方法。审计教学方法改革的当务之急是将传统的“教师单向讲授式”教学转变为“师生互动,实践、讨论式”教学。审计学教师应将“知识的运用”始终视为教学的首要及终极目标,即我们常说的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务必要以“运用”为旗帜,以“实践”为手段,以理论知识为依托,不断练习,加以巩固,最终才能达到为培养出社会所需有用人才的目标。

3.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

作为审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教师,不仅要道德高尚、品格优良,而且要具有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和较强的科研能力;不仅要擅长专业理论课讲授,而且要能熟练指导生产实践与实习操作。高校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吸引教授和青年教师充实到实践队伍中,吸引高学历、高层次人才从事实验室工作,保证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培养有注册会计师资格的或有会计师或审计师职称的“双师型”教师是实践教学的先决条件。为了满足审计学专业教学和实践教学的需要,(1)通过安排承担审计课程的进企业实习、参与审计工作等方式提高教师的理论、实践水平;(2)采用更科学的方法考核教师的工作业绩,不断地奖励那些在实践教学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3)从社会聘请有丰富经验的高级会计师、高级审计师、造价工程师、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师等到校任教或兼职,与教师交流座谈,在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同时,还可以帮助学校教师自身水平的提高。

4.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

建立新型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在教学评价上既应重视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也应重视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既重视理论知识考试,也应重视实践动手能力考核,理论测试成绩应该与实践能力考核成绩同等对待;逐步规范指导教师和学生的考核,逐步形成制度化。此外,在对学生的考核中还应重视创新能力的考核。

5.加强高校与审计需求单位的交流

根据目前审计现状,高校应加强与国际国内审计人才需求单位的交流,应对目前日新月异的需求结构变化。由于经济发展的迅速,目前社会需求结构也在发生变化,从过去的单一的审计就账查账,转而发展为环境审计、绩效审计、经责审计,甚至网络审计、信息系统审计。因此,高校应加大国际国内交流,继续扩大引人国外审计专业人才考试模式,加大国际国内联合办学,继续扩大定向委培的力度,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的复合型审计人才。

6.独立审计案例学课程并充实审计案例库

将审计案例学独立成为一个新的学习课程,并加大审计案例学在审计专业课程的课程时长和学分比重。加强与审计署及有关地方审计部门的合作,建立并扩大审计教学案例库,力争在3-5年中建立健全涉及多行业多学科的审计教学案例库,培养相关的师资力量,不仅能够从实际案例入手,而且能归总为理论知识。

7.注重计算机审计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计算机审计是一门涉及会计、审计、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和数据安全的一门综合性新学科。就高校而言,目前应继续扩大学校的多媒体教学环境,深入挖掘计算机数据库知识在现代计算机审计中的重要作用,培养数据库审计人才。这就要求学校加大对学生在审计和会计课程之外的计算机课程尤其是数据分析与数据处理知识、数据安全、计算机网络知识的普及应用。将数据库与审计具体实例相结合,对高校的审计专业和计算机专业都将是一次挑战。

8.筹建现代审计实验室

在审计案例库已建立、相关师资力量充裕等条件满足的情况下,高校可以筹建现代审计实验室。实验室应注重相关学科间的交叉融合,通过专业基础性审计模拟实验、专业综合性审计模拟实验等,通过传统手工审计、计算机辅助审计手段实务操作训练,以提升学生对审计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现代审计实验室对计算机审计以及多学科结合审计相对侧重,可在适当的时候,根据社会需求,同企业具体需求相结合,根据实验室经验和人力的允许条件,推出适合社会要求的计算机审计软件。

标签:;  ;  ;  ;  ;  ;  ;  ;  ;  ;  

高校审计人才培养对策研究_实践教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