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对提高精神科护理安全的作用与体会论文_赵颖

赵颖

昆明市东川区精神病院住院部 云南昆明 654100

【摘 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对提高精神科护理安全的临床效果及体会。方法:以风险管理方法及相关知识为指导,对现存的以及潜在的护理风险进行及时有效地发现和处理,切实保护好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以及患者的安全。结果:相关风险管理知识的学习和风险管理措施的有效实施,提高了护理的效果,有效的减少了护理风险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论:风险管理能够有效地促进精神科护理工作的有效性,减少护理事故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此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风险管理;精神科护理;作用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4-139-01

风险管理指的是对现有的和潜在的护理风险进行识别、评价和处理,以此减少护理风险事故的发生以及相应经济损失的医疗管理程序。精神科病人由于其行为怪异,心理过程紊乱,因而在临床医疗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意外,不配合治疗,其潜在风险较高。为了进一步探讨风险管理对提高精神科护理安全的临床效果。我们对精神科面临的护理风险事件以及潜在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现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来我院精神科进行入院治疗的172例患者以及医院精神科现有的11名护理人员。在我们的调查对象中,所有患者的病情均经临床诊断确诊符合精神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所有的护理人员均为经过我院系统培训并有一定时间的工作经验的护理人员。

1.2方法

我们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并进行常规的护理安全指导,并在患者入院治疗期间制定详细的风险管理计划并逐步实施。对患者进行风险管理的具体方法为:

加强风险教育。对护理人员进行风险教育的概念、理论教育。聘请专业护理人员进行实例教学,并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讲解,以此来规范护士的行为。建立风险预防制度。针对不同情况病情的病人采取合理有限的护理管理模式,杜绝护理安全事故的发生;对护理风险进行全程监控,建立上下一体的护理风险监控模式,定期对科室的物品已及硬件设施进行风险检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及时有效解决;合理按安排人力资源,对护理的排班执勤情况进行合理、有效的安排,并根据科室病人的具体情况作出适当调整,对于难于护理的病人应加强监控,防治意外的发生;改善科室住院环境,及时清扫科室卫生并根据患者的需求提供必要的的器材和设施;进行安全教育,护理人员应当随时为病患及其家属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并做好防护,加强心理安慰,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加强护理记录的管理,对护理管理和安全性管理的文案工作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采取必要的奖惩制度切实提高护理文案工作的工作效率。

1.3评价指标

在患者出院后,采用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所有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所有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以及风险管理的实施情况进行考察,以此来比较所有患者的护理效果、护理事故的发生率以及患者的满意率。

2.结果

相关风险管理知识的学习和风险管理措施的有效实施,提高了护理的效果,有效的减少了护理风险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开展护理风险管理以来,护理质量、住院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得到提高,无护理投诉、护理纠纷发生,护理缺陷率降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前与研究后的调查结果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其中p<0,05.具体见表一:

3.讨论及体会

从本文的研究结果以及其他相关的调查研究中我们可以总结出:

首先,风险管理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和抗风险能力,使得护理人员能够在护理的各个环节中怀着护理风险的意识加强与病人之间的沟通。精神科的护理工作看似单调、简单,但是越是在这种看似微不足道的护理活动上加强重视,开展风险管理,越能够有效的控制护理风险,加强科室的抗风险能力;其次,风险管理切实提高了护理质量,风险管理能够帮助护理人员发现护理漏洞,不断完善互利机制及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目前,相关调查指出,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制度建设还不是很完善,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能够及时、准确的发现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不断修改、完善,逐步形成制度,从而在制度层面有效的加强患者的护理质量及护理人员的护理效果;再者,提高了护理文案工作的有效性和合格率,风险管理要求护理文案工作要及时、准确,如实记录,此法对于病人的跟踪治疗是非常有效的。护理文案工作是日后具有法律效力的重要文件,护理记录是不能随意更改的,临床上对湖里文案工作的培训与重视,都是为了能够使得日后避免不必要的麻烦,研究指出,实施风险管理后,护理文案工作较研究之前的效果及质量得到显著提高;最后,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前与研究后的调查结果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为病人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是提升病人满意度的保证。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对入院治疗的所有患者详细介绍入院须知、健康指导、出院指南,教会病人正确留取标本的方法,并在本次研究之前以及相应的治疗之前对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风险管理能够有效地促进精神科护理工作的有效性,减少护理事故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此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秦洁,周意,卢瑛,等.ICU病房实施风险管理的做法和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05,5(7):55~58.

[2]钱萍.加强医院护理风险管理的必要性[J].护理管理杂志,2004,4(6):17~18.

[3]李亚洁,张力颖.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2):918~920.

[4]纪文英,郑爱英.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主动预防医疗纠纷[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2):920~921.

论文作者:赵颖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1

标签:;  ;  ;  ;  ;  ;  ;  ;  

风险管理对提高精神科护理安全的作用与体会论文_赵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