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效益的基本内涵研究_劳务成本论文

经济效益基本内涵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效益论文,内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经济效益一词,无论在我国经济理论界,还是在经济实践中;无论在经济领域,还是非经济领域;无论在各级领导干部中,还是在一般群众中,都是一个“知名度”极高的概念。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把提高经济效益做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核心问题来抓,提出了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经济建设指导思想,经济效益问题更加“时髦”。无论什么工作,无论什么会议,几乎都谈经济效益,似乎十分重视经济效益问题。但仔细分析起来,所谈的经济效益又有许多不同,有人认为多赚钱就是经济效益;有人认为多生产就是经济效益;有人认为利润多就是经济效益;等等。这个问题不仅实践中比较“混乱”,理论界的观点也很不统一。在不明确什么是经济效益的情况下,谈提高经济效益问题是不现实的,也不可能取得高的经济效益。因此,搞清经济效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内涵是十分必要的。

一、经济效益基本概念研究

研究经济效益的基本概念,首先应从经济效益的文字含义加以解释。经济效益是由经济和效益两词所组成的,效益是经济效益的实质和核心,经济是经济效益的范围和领域。因此,研究经济效益内涵,关键要搞清效益的内涵和经济的内涵。

效益一词在国内外的一些权威辞海、辞源、辞典、百科全书等大型工具书中都很难发现,说明它是一个新的或还没完全定性的词。因此,对它的解释就比较混乱。其实效益是效和益的组合词,效和益的内涵构成了效益的内涵。效,可解释为效用,效果和效率等;益,可解释为收益,利益和获益等。而效用,效果和效率的含义却不尽相同。效用有两种解释:一是指物质或劳务本身所具有的使用价值或有用性;是物质或劳务的客观属性。二是指人们在消费物质或劳务时所感受到的满足;并谓它的大小决定于各人的主观评价。[①]效果是指由行为产生的有效的结果,成果。[②]效率泛指日常工作中所消耗的劳动量与所获得的劳动效果的比率。[③]效率是指投入与产出的比率。收益,利益和获益的含义基本相同,意味着增长和富裕。那么,效益是指有效用的增长和富裕;有效果的增长和富裕;有效率的增长和富裕呢?还是其他呢?[④]将效益解释为效果与利益,这值得进一步探讨。我觉得效用,效果和效率这三个词,效率是最全面,最综合的。效果中含有效用的意思,即有效用的结果或成果;效率中又含有效果,即产出效果与投入的比率。因此,效益应解释为效率与收益,这个收益意味着有效率的增长和富裕或有效率的收益。

经济一词有着十分广泛而复杂的内涵。经济可解释为:节约;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总称[⑤]。经济是一个复杂的组织系统,它组织商品生产,提供服务以及对商品和服务进行分配。它协调着生产和消费之间,储蓄和投资之间的关系等。[⑥]经济指人类历史发展一定阶段的社会经济制度;指国民经济的泛称;指物质资料的生产,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交换、分配、消费等活动;指日常生活用语中的节约、节省、以及个人和家庭的收支状况等。[⑦]另外,人们在日常活动中还把经济与“钱”或货币相联系。那么,经济效益中所说的经济应做何种解释呢?应当说,上述经济的全部内涵都应包括在经济效益的内涵之中。

将经济与效益结合起来所形成的经济效益可定义为:经济效益是指在社会经济(或社会再生产)活动中产生的经济效率及其相应的收益,它反映了投入或所费经济资源与产出或所得的经济成果之间的关系。正确理解经济效益的定义,需要搞清以下几点:

第一,经济效益是以货币为主要单位计量效率和收益的。以货币单位计量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率叫做经济效率;而以实物量单位计量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率称为技术效率或机械效率。经济效率决定于技术效率和投入品及产出品的价格[⑧]。经济效益中的收益是指有经济效率或经济效率提高的收益。

第二,效率是经济效益的实质。效率意味着不存在浪费,效率意味着节约。一定的产出,投入越小越好,这意味着节约和效率;一定的投入,产出越大越好,这也意味着节约和效率。前者是投入的绝对节约,后者是投入的相对节约。节约出效率,效率产生效益。

第三,经济效益涉及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各个领域。研究经济效益,不仅要研究物质资料生产的经济效益,而且要研究交换、分配、消费的经济效益。在研究中要把它们结合起来,而不应把它们隔裂开来。

第四,经济效益必然与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相联系。因此,研究经济效益,既要考虑经济目标,又要考虑经济体制;既要考虑经济因素,又要考虑社会因素。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经济目标要求经济效益体现生产的合乎目的性和节约性,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目标要求经济效益体现效率性和收益性。

二、经济效益与所得

所得通常指生产的产出和消费的效用,它是决定经济效益的基本要素或是经济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经济效益中所得的关键在于对所得的范围、质量和数量的界定。

(一)所得范围的界定

所得的范围包括:第一,产品。指劳动的产物,或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或取得的具有实物形态的产成品,包括农业产品、工业产品、建筑业产品等,如粮食、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材料、消费品等。第二,劳务。指不以实物形式而以提供活劳动的形式满足他人某种特殊需要,如医疗部门以及服务性行业等工作者的劳动成果。第三,效用。效用是指商品或劳务满足人们任何一种形式的欲望的能力。

(二)所得质量的界定

经济效益内涵中的所得的质的规定性,就是要体现所得的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统一,而使用价值是前提和关键。所得的质量界定具体表现为:第一,所得的有效性。所谓有效性,就是指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劳务要符合质量要求,而不是废品。第二,所得的适用性。所谓适用性,是指产出品符合社会的需要,而不是积压品。如工业产品只有实现销售才说明其具有适用性,库存积压,包括工业库存积压和商业库存积压都说明了产出与社会需要不一致。第三,所得的有益性。所谓有益性,是指产品或劳务要有益于社会,而不是有害于社会。如一些假冒违劣产品、黄赌毒产品和劳务等,虽然能销售出去,甚至能谋取暴利,但它对社会产生危害,不符合经济效益所得的质量要求。

(三)所得数量的界定

所得的数量界定应在质量界定的基础上进行。所得数量通常有使用价值量或实物量和价值量两种表示方式,使用价值量或实物量是决定价值量的基本因素之一,除此之外,价值量还受产品和劳务价格的影响。在经济效益计量中的所得数量主要指价值量。通常价值量为产品和劳务实物量与其价格之积。至于效用的计量,理论界存在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两种观点。但无论何种观点,在具体计量中都存在很大困难,笔者认为,在产品和劳务的价值与使用价值具有一致性,且价值量基本上能反映其使用价值量时,运用价值量来反映效用的数量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四)所得与经济效益

在对所得范围、质量和数量界定的基础上,我们可明确所得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即在所费一定情况下,所得与经济效益成正比,所得越多,经济效益越好;所得越少,经济效益越差。而要增加所得,必须重视产出的质量、品种和数量的统一,离开质量、品种片面追求数量,或离开数量、品种片面追求质量,或离开数量片面追求品种,都不利于所得的增加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三、经济效益与所费

所费是影响或决定经济效益的另一重要因素。所费的范围、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以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可分述如下:

(一)所费的范围

经济效益内涵中的所费主要是指全部资源的耗费。资源通常可被分为劳动力资源、资本资源和自然资源三类。具体界定是:第一,劳动力资源或人力资源消耗。劳动力资源指由劳动力的脑力和体力两方面能力组成。劳动力资源的消耗是指劳动力在生产中脑力和体力的使用。现代经济学中有人还将企业家从劳动力资源中分离出来,作为第四种资源。第二,资本资源消耗。资本资源主要包括生产过程可用的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自制半成品等。第三,自然资源消耗。自然资源包括土地、海洋、矿藏、森林、水资源等。第四,消费品消耗。前三种资源消耗或所费是从生产角度而言的,从消费角度看,所费是指用于生活消费的产品和劳务。

应当指出,这里所说的所费应指全部资源的耗费,包括资源的消耗和占用两方面。但由于资源占用与消耗之间的复杂关系,在一般情况下,资源消耗主要指资源消费,而没强调资源占用(本文以后如无特别说明,则资源耗费主要指资源消费)。因为,第一,资源占用与消耗是紧密联系的,占用将最终转化为消耗。从物力资源看,流动资产的占用可直接转化为消耗,固定资产的占用则可通过折旧转化为消耗,从人力资源看,劳动力占用通过工资形式转化为消耗。第二,资源消耗中包含着资源占用的机会成本,占用越多,其机会成本越大,反映在消耗上也越多。第三,将所费或投入看成是消耗与占用之和,给经济效益计量和评价带来很大困难。如在计量综合经济效益时,如将占用与消耗相加,那么,当期的投入或所费很可能大于当期产出或所得。此时能说是存在负效益吗?显然不能肯定。当然,从全部资源耗费角度看,资源占用问题也不可忽视。特别是在专项分析中或在资源消耗经济效益相同时,对比分析资源占用经济效益也是十分有益的。

(二)所费的质的规定性

经济效益内涵中的所费在质的规定性质上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所费的资源必须是经济资源。经济资源在数量上是有限的。数量上无限的资源,如空气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只有使用价值,而无价值。另外,经济资源具有多种用途,一方面表现为一种资源可用于不同的产品生产;另一方面表现为,生产一定产品,可使用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用途单一的资源,其投入与产出的内容是一定的,在技术不变条件下,其经济效益也是一定的,没有研究价值。第二,所费应与所得相匹配;等等。第三,所费应指为达到一定目的所支付或发生的全部耗费,包括资源的占用和消耗,有用耗费和无用耗费,直接耗费和间接耗费,外显耗费和隐含耗费等。

(三)所费量的界定

与所得量的界定相同,所费量通常也可用使用价值量和价值量两种形式。对于劳动力资源,使用价值量可用劳动力数量、劳动工时,价值量可用工资;对于资本资源,使用价值量可用各种资本资源的实物量单位计量,价值量则表现为资产的价值;对于自然资源,使用价值是指土地、海洋等的实物量,价值量是指各种资源的价值;对于消费品,其使用价值量就是消费品的实物量,价值量就是消费品的消耗金额。使用价值量是价值量的计量基础,但经济效益内涵中的所得量通常以价值量表示。

(四)所费与经济效益

所费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是成反比例关系,即在产出一定情况上,所费越多,经济效益越差,所费越少,经济效益越好。而要降低所费,要从降低资源耗费和资源占用两方面入手。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关键要重视降低成本问题和资本运作问题。

四、经济效益与效率

效率可分为经济效率和技术效率或物理效率等,经济效率是经济效益的内含之义,因此,这里研究经济效益与效率的关系,主要是研究经济效益与技术效率的关系。前面谈到,经济效率是以货币计量的所得与所费的比率,技术效率是以实物量计量的所得与所费比率。经济效益或经济效率与技术效率的关系可简单地表示为:

式中:Ej表示技术效率;Pd表示所得品价格;Pf表示所费品价格。等式(1)说明经济效益是经济效率和所得与所费价格比的函数。在这个函数关系中,在所得与所费价比不变情况下,技术效率越高,经济效益越好;技术效率越低,则经济效益越差;提高技术效率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核心关键所在。而要提高技术效率,除在上述所得与经济效益关系、所费与经济效益关系中谈到的所费不变,增加所得;所得不变,减少所费两条途径之外,还有以下三条途径:

第一,增加所得减少所费。这就是说可以用比以前更少的所费,或比以前更多的所得,显然效率会有较大提高。用公式表示:

二者之比值一定大于1,反映了技术效率的提高。

第二,所得增长速度快于所费增长速度。因为效率为所得与所费之间的比率,当所得增长快于所费增长时,即:

二者之比值显然大于1,说明效率有所提高。

第三,所费降低速度快于所得的降低速度。当所费降低速度快于所得降低速度时,其效率的计算公式是:

二者之比值仍然大于1,也说明了效率在提高。

五、经济效益与价格

在明确了经济效益与技术效率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假定技术效率不变,经济效益与价格之间是什么关系呢?这要分别以上几种情况加以说明。

(一)经济效益与所得价格之间的关系

一般地说,经济效益与所得价格成正比例关系,即在所费价格不变情况下,所得价格的增减变动幅度与经济效益的增减变动幅度是一致的。所得价格越高,经济效益越好;反之,所得价格下降,经济效益下降。

(二)经济效益与所费价格之间的关系

经济效益与所费价格之间的关系通常是成反比例的。即在所得价格一定情况上,所费价格越高,经济效益越低;所费价格越低,则经济效益越高。

(三)经济效益与所得、所费价比之间的关系

在技术效率一定情况下,经济效益与所得与所费的比价成正比。所得与所费之比价越高,经济效益越好;反之,所得与所费比价越低,经济效益越差。至于所得与所费价比的提高,主要有五种情况:第一,所费价格不变,所得价格提高;第二,所得价格不变,所费价格下降;第三,所得价格提高,所费价格下降;第四,所得价格提高幅度大于所费价格提高幅度;第五,所得价格降低幅度小于所费价格降低幅度。

(四)经济效益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

通货膨胀意味着物价总水平的提高。它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可分别不同情况加以说明。第一,当所有资源、产品及劳务的价格水平同比例提高时,通货膨胀并不影响经济效益,因为此时的所得价格增长幅度与所费价格的增长幅度是相同的,并不影响所得与所费价比的变动。无论是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还是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其最终结果都是如此。第二,当各类中资源的通货膨胀幅度不同时,即通货膨胀引起所得与所费价比变动时,通货膨胀与经济效益关系还可分为三种情况:

(1)从宏观上说,在效率及资源配置结构等不变情况下,通货膨胀并不影响经济效益。因为,一个微观单位的所得与另一微观单位所费是相等的,某单位所得价格提高,意味着另一单位所费价格提高,因此,从宏观角度看,不会引起经济效益变动。

(2)从宏观上说,在效率及资源配置结构等可变情况下,通货膨胀将引起宏观经济效益。因为依据通货膨胀所产生的错误价格信息进行资源重新配置,势必造成资源配置的低效益,给宏观经济效益带来不利影响。

(3)从微观角度看,通货膨胀必然会引起微观经济效益的变动。当其所得价格增长幅度大于所费价格增长幅度时,该单位的经济效益就提高;当其所得价格增长幅度低于所费价格增长幅度时,该单位经济效益就下降。

注释:

① 参见《辞海》第1468页;

② 参见《辞海》第1468页;

③ 参见《辞海》第1468页;

④ 参见《现代汉语词典》1973年版。

⑤ 参见《辞海》第1164页;

⑥ 参见阿兰、兰德尔《资源经济学》第21页、24页;

⑦ 参见《经济大辞典——工业经济卷》第451页;

⑧ 参见(R.H.LEFTWICH《价格体系与资源配置》第20页。

标签:;  ;  ;  ;  ;  

经济效益的基本内涵研究_劳务成本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