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效果观察论文_谭文杰

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 湖南永州 425001

【摘 要】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分别给予常规治疗与溶栓治疗12周,比较两组治疗后的冠脉再通率。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冠脉再通率为56.7%,对照组为23.3%,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观察指标胸痛缓解时间、抬高ST段恢复或下降50%以上的时间、CK-MB酶峰值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塞应用溶栓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冠脉再通率,减少胸痛缓解时间、抬高ST段恢复或下降50%以上的时间、CK-MB酶峰值时间,及时挽救患者生命,适于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心力衰竭;溶栓;常规治疗

急性心肌梗塞(AMI)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发生的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心肌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发生了弥漫性纤维化,严重影响了冠脉再通率。AMI患者发病原因多为劳累、情绪激动等导致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血小板聚集在破裂的斑块表面形成血栓,阻塞冠状动脉管腔,导致心肌缺血坏死。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表现有心绞痛、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随着冠心病发病率的不断增加,AMI对人类健康所造成的危害也日渐严重。临床上常见的急性心肌梗塞治疗方法为消除冠心病危险因素,应用血管扩张药、溶栓药物改善心肌缺血或正性肌力药物提高冠脉再通率。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通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旁路移植术可以有效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挽救大多数患者性命。但是一些基层医院由于缺乏先进的技术、设施条件,不能进行以上治疗,此时可以及时对患者进行溶栓治疗,也能够起到积极的治疗作用[1]。本次研究将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60例,排除近半年内有高血压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脑卒中,严重肝、肾疾病的患者。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38~75岁,平均(60.2±3.4)岁,全部病例均符合WHO制定的AMI诊断标准,持续胸痛30min以上,含服硝酸甘油不缓解,相邻两个或以上导联ST段抬高>0.2mV,发病6h以内。患者按照梗塞部位分为:10例前间壁、6例下壁、15例前壁、12例广泛前壁、17例下壁加前间壁。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的一般资料大体一致,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治疗前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入院后立刻进行吸氧和心电波监护,服用培哚普利片(施维雅(天津)制药有限公司,4mg/片,商品名:雅施达)2mg/次,1次/d;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40mg/片,商品名:欣康),40mg/次,1次/d;酒石酸美托洛尔片(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25mg/片,商品名:倍他乐克)25mg/次,2次/d;阿司匹林片(云南云龙制药股份有限公司,500mg/片)100mg/次,1次/d。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加复方丹参16ml,1次/d,14天一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

在以上用药基础上,研究组进行溶栓治疗,静脉给予尿激酶100-150u,加入10%葡萄糖溶液100ml,,30min内完成滴注。溶栓治疗后12h皮下注射肝素钠7500u,2次/d,1周后停用。两组均治疗14d[2]。

1.3 观察指标

治疗中每周监测血压,心率、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观察患者胸痛是否缓解;皮肤、黏膜、颅内等是否出血;溶栓治疗后3h内每半个小时18导心电图一次,之后每5d记录一次,溶栓前和溶栓后每间隔2h复查心肌酶1次[3]。

1.4 冠脉再通标准

具备以下2项即为溶栓成功,但只具备第一和第三项除外。治疗后2h内胸痛缓解或消失;治疗后2h内心电图导联ST回落>50%;治疗后2h内出现短暂性再灌注心律失常;心肌酶谱CK酶峰值前移至16h内,CK-MB酶峰值前移至14h内。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数据以(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后疗效对比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冠脉再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细见下表1。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塞多发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患者多伴随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慢性心血管疾病。急性心肌梗塞形成后必须及时进行治疗,否则会进一步引发心肌梗死。患者一旦得了急性心肌梗塞就必须终身服药预防复发[4]。急性心肌梗塞的基本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血小板聚集在破裂的斑块表面形成血栓,阻塞冠状动脉管腔,导致心肌缺血坏死。临床多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旁路移植术进行有效治疗,但是一些基层医院由于缺乏先进的技术、设施条件,不能进行以上治疗,此时可以及时对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只要患者无溶栓治疗禁忌证,发病12小时内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都可以进行溶栓治疗,能够及时挽救患者生命为下一步转院治疗赢得时间[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冠脉再通率为56.7%,对照组为23.3%,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观察指标胸痛缓解时间、抬高ST段恢复或下降50%以上的时间、CK-MB酶峰值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溶栓治疗能够明显改善心肌能量代谢,缓解心肌缺氧症状。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塞应用溶栓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冠脉再通率,减少胸痛缓解时间、抬高ST段恢复或下降50%以上的时间、CK-MB酶峰值时间,及时挽救患者生命,适于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欧艳;浅析静脉溶栓在早期急性心肌梗塞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6:(05):78-79

[2] 吕平华;陆超;改良尿激酶静脉溶栓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6:(10):103-104

[3] 张彩丽;急性心肌梗塞心血管内科治疗临床体会[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05):241-242

[4] 李淑云;对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溶栓治疗的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5):164-165

[5] 王燕;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效果的初步观察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6):99-100

论文作者:谭文杰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4

标签:;  ;  ;  ;  ;  ;  ;  ;  

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效果观察论文_谭文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