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几点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上市公司论文,会计信息论文,几点建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我国财政部对上百家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进行检查,从检查情况看,会计信息质量实在令人堪忧。检查结果显示:被查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仍不够规范,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仍较严重。对于处转型期间的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很可能是灾难性的。治理我国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刻不容缓。规范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加强检查和监督及处罚力度,提高造假成本。一是加大执法力度和惩罚力度,纠正各种形式的"人治"倾向,使诚信具有硬约束力。我国应尽快修订完善与会计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对伪造、编造会计资料、提供虚假财务报告、验资报告等会计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同时应加大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稽查力度和稽查面。二是尽快建立民事赔偿制度。对参与造假的,无论是公司(投资者或经营者)、律师,还是评估师、会计师,只要侵害了公民的合法利益,受害人就可以提起诉讼。三是建立严格的中介机构的准入制度。对那些不遵守行业操守、不守信用的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要禁止其继续从事相关行业。
(二)改变经营者的考核方案并予以记录。声誉是经营者在经理人市场中存在、获利的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因此,应创造条件,逐步形成一个职业企业家阶层,通过国家有关部门和经理人市场对职业企业家的业绩、行为进行考核,并评定其声誉,记录在案。当然,采取监督加激励机制相结合的方法是必要的,这可以加强公司股东对经营者的控制,防止经营者背离股东的目标。监督可以减少经营者违背股东意愿的行为;激励,使经营者分享企业增加的财富,鼓励他们采取符合企业最大利益的行动。
(三)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及职业道德。首先,应重视会计人员专业技术资格的聘任和年度考核工作。将对外提供真实信息作为聘任、考核会计人员的重要内容。其次,要切实抓好会计人员的经常性管理。主要是加强对会计证的管理,以保证持证会计人员真正具备从事会计工作的能力,保证会计证的权威性、严肃性。再次,要切实抓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提高思想品德、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修养。
(四)加强各项会计法规建设,不断完善以《会计法》为中心的会计的会计法规体系,通过健全会计法规体系,使各项会计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各项会计法规适时地进行修改,以提高法规自身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各项法规都应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完善相应的配套措施,使会计法规具有可操作性。
(五)增强投资者的理性思维。因为投资者缺乏理性思维?熏以赚取短期差价为目的股民大有人在?熏甚至股评家与企业串通一气坑害股民?熏炒作之风盛行?熏投资者的成熟程度对会计信息的质量必能产生相当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