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形测量工程中的技术应用论文_邢忠堂

浅谈地形测量工程中的技术应用论文_邢忠堂

邢忠堂 内蒙古国土资源勘查开发院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20

摘要:本文主要结合某工业园区规划的实施方案,对该项目的地形图进行的测量工作,主要从准备工作、地形的控制测量等过程做了探讨和阐述。

关键词:地形测量;控制测量

1 工程概况为满足某工业园区建设用地的需要,受该工业园区规划部的委托,对该工业园区建设项目两侧东西约500m 南北约900m 的测区进行1:500 数字地形图测绘工作。长约2.9km,宽约1.2km,面积近3.5km2,均以规划道路为界,各方向要求向公路外扩展200m 测图。测区地势平坦,平均高程在4.0m 左右,以水浇地、菜地为主,地面附着物以民用建筑及其附属设施为主,测区交通便利,沟渠纵横。测区地形困难类别定为一般地区I 类。

2 项目地形测量技术方案应用2.1 准备工作(1)资料准备1)可供利用的多种比例尺地形图卫星遥感影像、航测像片、航道图、1:1 万地形图、1:5 万地形图、最新交通图和行政区划图等;2)测区控制点等资料;3)有关设计资料;4)其他相关资料。

(2)技术准备1)根据工程内容及技术要求准备相关的技术资料;2)分析收集到的资料;3)现场踏勘,掌握测区范围内的控制点的分布、状况和环境条件等情况;4)根据总体施工组织计划及招标方的要求,编制测量工作的计划书和详细的技术设计书,报招标方审核批准;5)根据现场踏勘情况和工期进度要求,编写详细的分项施测方案,报招标方审核批准。

(3)仪器准备1)根据本阶段测量工作的工期要求,对要使用的测量仪器设备提前作好法定的鉴定工作,报业主审核;2)要使用的测量仪器设备提前到位,按规定进行作业前检校。

2.2 首级控制测量(1)平面首级控制测量本工程首级控制测量采用GPS 测量,等级为D 级,困难地区布设一级导线点。

1)选点、埋石利用搜集到的高等级的国家控制点作为本工程GPS 网的起算依据。

测区内标石规格按《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规程》中的要求执行,中间嵌入控制测量标志;也可选用在固定岩石、高层建筑物上现场浇灌等方法,并按规定进行整饰,并绘制GPS 点点之记。

2)布网形式和观测方式采用边连式布网形式以静态定位的方式进行观测,网中不存在自由基线。每时段观测时间平均为60 分钟,困难地区可以适当延长。

3)计算和检核解算的基线进行同步环检验、异步环检验及复测基线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平差。基线解算及网平差均使用“Ashtech Solutions 2.60”软件。

4)GPS 网精度指标GPS 网最弱点位中误差不大于5cm,最弱边的相对中误差不大于1/40000。

5)使用仪器使用ASHTECH 型静态GPS 接收机4 台及其配套设施,仪器在使用前必须进行常规检测。对中、整平、量测天线高,测出信号、测段数以及天线高的输入等均严格按规范进行。

(2)高程控制测量本工程以四等水准作为测区高程控制,以国家三等以上水准点作为高程起算点。

1)四等水准线路布设本工程水准点与导线点共用同一标石,全部GPS 点均应施测四等水准,少数困难GPS 点可采用拟合四等高程。

2)四等水准观测四等水准观测使用DSZ2 水准仪配合双面木质水准标尺,采用后-后-前-前的观测方法测定;记录采用PC-E500 计算机,对观测中规范规定的各项限差事先输入计算机,由计算机自动控制。观测前、后对所用仪器、标尺应进行检查。

3)四等水准平差外业数据经全部检查无误后,采用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编制的测量控制数据处理软件包系统在微机上进行平差计算,平差后精度应满足各种规范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加密控制测量在首级控制布设的GPS 网下,采用光电测距导线和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法布设长度不大于5km 的附合导线。

(1)导线的布设根据测区实际情况,结合GPS 点的分布和线路,在林区以外的平坦地区布设附合导线数条,边长控制在500m 左右,点号从I-01 开始顺排。一般地区均按要求埋设钢筋混凝土标石,其规格为:底部(20×20) cm、顶部(12×12)cm、高60cm,中间嵌入直径不小于12mm 中心刻有十字的钢筋;若个别点位在铺装地面上时可打入刻有十字的钢筋作为标志,然后按规定进行整饰;若点位在房顶等建、构筑物上时,则需用混凝土浇灌,并嵌入有标志的钢筋,其规格底部为:(30×30)cm、顶部为(20×20)cm、高为15cm。

为方便甲方或施工单位在今后的用图或施工放样过程中容易寻找这些控制点,用油漆在实地(如电杆、墙壁等地)标示点号及距离,并按要求绘制导线点点之记。

(2)导线观测导线观测采用TOPCON601 型全站仪,标称精度:测角为2"、测距为2+2ppm。观测前应对仪器进行鉴定,须满足《地形测量规范》要求后方可使用。

导线水平角采用方向法观测2 测回测定,方向半测回归零差限差为±8",2c 较差限差为±13",测回差为±9"。边长采用往返各2 测回测定,全站仪自动对边长进行温度、气压、加乘常数及倾斜改正,直接读取改正后的平距、高差。边长一测回读数较差限差为±5mm,单程测回间较差限差为±10mm,边长往返限差为±2(a+b×D)mm。

(3)导线的计算观测资料应经全部检查,满足规范要求后,在计算机上用三维控制网测量平差程序进行导线网平差计算。平差成果应满足《地形测量规范》的要求。

2.4 碎部数据的采集和数据处理(1)采集碎部数据:使用多台动态GPS 和全站仪进行全野外数字化采集,其观测的数据直接存入GPS 手薄和全站仪内存,通过通讯软件输入计算机。并对当天的全部观测数据备份保存。

(2)采集碎部数据的方法:地物、地貌等碎部点采用解析法进行三维坐标数据采集。GPS RTK 流动站施测时,GPS 天线相位中心投影位置应对准所测点位置,观测5 个测点,仪器自动求其平均值;全站仪施测时照准所测点位置,观测左折水平角半测回,垂直角半测回,距离测量一次,碎部数据应按统一要求编码,并绘制草图,草图的详尽程度应以能满足计算机数据处理为准,同一点在草图上和输入记录编号要一致。

2.5 地形图地形测量(1)地形测量的范围由设计方确定。

(2)图根控制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法布设,仪器自动记录数据。

(3)地形测绘可采用全站仪数字化测图、GPS RTK 测量等方法,成图软件为南方CASS7.1 成图软件。地形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如下:地形点间距为50m,最大视距长度为700m,等高距为0.5m。

(4)地形图测绘内容和取舍要求按《地形测量规范》有关条款执行。

2.6 野外抽查(1)野外抽查数量:所提供的成果,应提供其5%-10%的野外抽查成果,并提供公司级成果验收报告。

(2)野外抽查要求:野外抽查要求执行《地形测量规范》规定。

(3)野外抽查不合格应采取的措施:野外抽查不符合要求的要重新测量,以保证所提供成果的可靠性。

结语目前,最常用的地形测量方法是基于全站仪的数字测图方法和基于GPS RTK 测量技术的数字测图方法。在我国,这两种测量方法都已发展成熟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基于GPS RTK 测量技术,由于其无需通视,易于克服地形障碍和远距离工作的特点,特别适用于地形复杂地区的地形图绘制。

参考文献:[1]孙伟.浅谈GPS RTK 技术在地形测量中的应用.江西建材.2014 年19 期[2]苗群壮.地形测量的质量控制方法研究.江西建材.2014 年18 期[3]邓志永,冯显征.地形测量中GPS-RTK 的应用研究.江西建材.2014年19 期

论文作者:邢忠堂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6

标签:;  ;  ;  ;  ;  ;  ;  ;  

浅谈地形测量工程中的技术应用论文_邢忠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