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导学法初探论文_李雪梅

语文课堂导学法初探论文_李雪梅

李雪梅 四川简阳贾家中学 641400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有兴趣就会入迷,入迷就会钻进去,学习就会有成效。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语文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灵活使用教学艺术层层激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从而使语文课充满诗意与激情。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农村语文实践新课程的教学实际,简单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激趣导入

导语设计是一种教学艺术,方法是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的。如悬念导入法,音乐导入法,视频导入法,图片导入法,谜语导入法,谈话导入法,游戏导入法,故事导入法,形象导入法,情感导入法,诗词歌词导入法,名言警句导入法,时事新闻导入法等等。这就要深入了解自己的学生,和学生真诚谈心,真心交友才会知道他们想要什么,导语的设计该是咋样。总之,用巧用好导语来激趣的方法数不胜数。不过,在语文课堂教学的具体运用中还是要根据教学内容、学情、教学条件等来定,选择一种或综合几种进行。

二、巧妙设问

1.提问要有针对性、引导性。设问是为了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思考,便于下一个教学环节的进行。每个问都要精心准备,为一定的教学目的服务。提问最忌大而空,给学生思维带来一种盲目性,造成学生思维的混乱,所以提问要有目的性、针对性、引导性,让学生沿着一定的方向思考,寻求答案,同时也是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也就是“精准打击”。

2.提问要角度新。提问方式、角度多样,但要找最佳角度,才能激发兴趣。如教学《孔乙己》,在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多角度理解文章内容时,一般这样问:“孔乙己是个什么样的人?这个人在文中有何作用?”而我却另辟蹊径设了这样的问:“假如孔乙己到你家做客,你喜欢他吗?为什么?”不难看出,后问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感到新颖有趣。就是选好切入点。

3.提问要拐弯抹角,引人入胜。用曲问的方式,拐几个弯,然后让学生思考理解你的问题,言在此而意在彼、声东击西,这种问题容易引起学生兴趣,有突见桃花源和曲径通幽的感觉。学生在这种波浪式的情感认知体验中定会记忆深刻,终生难忘。

三、恰到好处地导

在导学案课堂模式教学中,教师的“导”显得至关重要。如果“导”不好,整个课堂教学就会流于形式、走过场,学生学无所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教师的“导”要在切口上导,要在环节上导,要在学生学习最困难时导。教师要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善于观察、穿插、体察、深入,在导中生趣,在导中落实,在导中过手。

1.导方法。导学案要求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辅之以教师的指导、引导和学生间的合作探究学习,所以教师对学习方法的点拨指导就非常必要了。在独学前,要掌握一般的阅读方法,要学会圈点勾划,旁批摘录。在合作学习(对学、群学)的过程中,要学会做笔记,学会倾听,学会简明连贯得体的表达,学会尊重不同的意见,学会从别人的谈话中迅速捕捉要领。在巩固强化阶段,要善于回忆、勾连、整理。当然,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选择适合的学习方式。另外,我还对每道题附上了学法,解决了学生面对问题无法下笔的困惑。如附上“方法指点”、“方法小贴士”、“温馨提示”、“特别推荐”等标志。

2.导“学法”。课堂导学时,对学案中的内容处理要灵活恰当。简单、易懂的要一带而过(可采用抢答形式评优激趣),而重点、难点的问题则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展开小组讨论交流,利用组与组之间的竞争,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位同学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让课堂因互动而精彩不断。当出现学生在讨论中不能解决或存在的共性问题时,我们再及时点拨,迅速进行组织整理。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新知识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主动思考,重点、难点部分放手让学生展开讨论。问题让学生思考解答,规律让学生寻找归纳等。教师始终在课堂上扮演导演角色,在导引中由“不太熟练的演员”来不断生成精彩镜头。只要教师在导上下功夫,学生在学上花力气了,通过学案导引课堂,分组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过程体验中真正地动口(说)、动手(做)、动脑(思),学生就会自主愉快获得新知,体验与先前一讲到底、师累生疲一头雾水、角色互换真实体验的不样感觉。以生为本是核心。其基本内涵包括四个方面:(1)相信学生。相信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能获得应有的发展。不怕他们出问题,允许和容忍他们出问题,让他们在大胆实践和探索中成长、成熟,形成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2)解放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3)依靠学生。充分引导学生自学,让学生教会学生。(4)发展学生。让学生通过体验和探究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学为本,基本内涵包括四个方面:①以学定教。一切教学活动围绕“学”来思考、设计和实施。②以导促学。教师的教要以导为主,善于诱导,变苦学为乐学;巧于引导,变死学为活学;妙于疏导,变难学为易学;善于指导,变学会为会学。③以评促学。在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主体、评价对象等方面,采用多元评价模式,要充分发挥评价对学的促进作用,淡化评价的甄别和排位功能。④自学为主。给足学生自学的时间和空间,把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放在教学的首位;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和反思能力;把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改变为自主、合作和探究式学习。

论文作者:李雪梅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5年12月总第19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2

标签:;  ;  ;  ;  ;  ;  ;  ;  

语文课堂导学法初探论文_李雪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