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T治疗重度混合痔临床疗效与价值论文_吴兆友

TST治疗重度混合痔临床疗效与价值论文_吴兆友

贵州盘江煤电总医院肛肠科 553536

摘要:目的:探讨TST(开环式微创痔吻合器)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0例混合痔患者施行TST 手术疗效作回顾性分析。结果:100例全部治愈。随访2- 4 个月,均未见复发和其他后遗症。结论:TST 作为重度混合痔治疗的一种新手术,减少了手术创伤,减轻了患者痛苦,缩短了治疗时间,顺应现代微创化要求,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TST;重度混合痔;临床疗效

混合痔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肛门疾病,约占所有肛门疾病的28.6%,且男性多于女性。目前治疗混合痔的主要手术方式有传统的外剥内扎术和痔上黏膜环状切除吻合术(procedure for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由于PPH 手术量的增加, 有关其术后并发症的文献报道增多,特别是术后肛门狭窄、肛门坠胀感等。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tissue-selecting therapy stapler,TST)则是PPH 的改良,是一种更微创的手术方式。本院自2015 年9 月以来对重度混合痔患者采用TST 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 年9 月-2016 年11 月符合重度混合痔诊断的病人100 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 例),观察组采用TST 术式,对照组采用MM 术治疗方法。两组病人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具有

可比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手术方法

积极完善术前准备,采用蛛网膜下腔阻滞(腰麻)或硬膜外麻醉,取截石位,术野常规消毒铺巾,采用苏州天臣国际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圆形TST33-RP 吻合器及其配件,首先用手指适度扩肛,充分暴露痔核并根据痔核数目及部位,选择

适合的一次性肛门镜(有一个开孔、2 个开孔、3 个开孔肛门镜),用3 把无创伤钳分别于2、6、10 点肛缘钳夹向外牵拉,置入透明一次性肛门镜,取出内栓,旋转肛门镜,使需要切除痔上黏膜位于肛门镜开孔内,再次用碘伏消毒直肠,在距齿状线上2.5-4.0cm 处用2-0 强生可吸收线行分段荷包缝合(跳跃式双荷包或单孔“Z”字形缝合),将吻合器旋松到最大,抵钉座置入荷包缝线以上,收紧荷包缝线在中心杆上打结,并从吻合器侧孔引出,牵拉荷包缝线同时旋紧吻合器至安全刻度,(女性病人行前侧切除时, 需配合阴道指诊, 确认阴道后壁完整

后),保持吻合器关闭状态30s,旋松吻合器取出,如有活动性出血用2-0 强生可吸收线做“8”字缝扎止血;相邻两段间黏膜有搭桥或有搭桥吻合口两端的黏膜突起,所谓的“猫耳朵”,用10 号丝线在钳下结扎。旋转肛门镜,退出再观察痔核上提回缩情况, 同时进行外痔切除和梭形切除较大的外痔皮赘。在直肠内放置太宁栓、凡士林纱条引流,适当加压包扎术毕。

1.3 术后处理

所有患者手术当天及术后第一天均静脉滴注抗生素预防感染及静脉推注止血药止血,术后每日换药均使用复方角菜酸酯栓1粒塞肛。

1.4疗效标准

痊愈:症状或体征全部消失。好转:症状或体征基本消失。无效:经治疗其症状或体征与术前无明

显变化。

1.5疼痛评分标准

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疼痛疗效判定采用病人的主观评估,采用1条10cm长的标尺,两端标明分数,0分代表完全无痛,10分代表疼痛最剧烈,由患者在尺上标出自己疼痛的相应位置,然后量出疼痛强度的数值或评分。

2.结果

观察组术后肛门疼痛、急便感、出血、尿潴留、肛缘水肿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但两组治愈率、复发率、大便失禁等指标没有明显的差别。

3.讨论

TST术即开环式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吻合术,是利用开环式选择性痔吻合器进行痔病治疗的一种手术方式。与传统手术比较,有疼痛小、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其以中医分段齿形结扎术为理论基础,利用分段齿形结扎术能够很好的保留黏膜桥及结扎区呈齿形分布的优势,基于PPH手术“悬吊、减流、除冗”的理论基础上,加以中医分段齿形结扎术为理论基础,采用旨在纠正痔的病理生理性改变,有选择地切除脱垂、冗长的直肠黏膜,而不是切除全部的肛垫,使正常的肛垫及黏膜桥得以保存,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最大程度地保护了肛门的精细感觉。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符合肛门直肠生理的治疗痔病新技术。

治痔有法、治无定法、治要得法,目前尚无一种万能的治疗痔疮的方法。TST式亦如此,TST术主要适用于以非环状脱垂为主的Ⅲ、Ⅳ期痔病患者。因此,其在外痔处理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从理论上看TST手术虽然能减少肛垫内动静脉血流,达到减积的效果,使下游静脉曲张团的萎缩,但不能消除外痔赘皮部分,本研究通过结合TST术的特点,在处理混合痔外痔部分时,应用平剥浅扎术,其只需沿皮肤平平浅浅切除外痔即可,通过改良TST手术使混合痔得到更好的处理。

改良TST手术操作注意事项:术前对痔核大小、分布及黏膜松弛情况应充分了解。肛门镜的选择及窗口的对应部位应与痔核分部相适应。在未作荷包缝合或点牵引之前,可在自然状态下组织复位,用血管钳适当牵引窗口内松弛的黏膜组织。尽量使松弛的黏膜合理的进入视窗。对外痔处理过程中,应用止血钳钳夹时位置不宜过深,创面应小并充分做好引流通畅。综上所述,改良TST术是治疗Ⅲ~Ⅳ度混合痔的一种理想的微创治疗技术,其符合人体生理结构,有效减少手术创伤及缩短治疗时间,顺应了现代手术微创要求。

参考文献:

[1] 张东铭主编,痔病[M].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2] 王启,陈会林,刘铫,尹和宅,童蕾.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治疗混合痔60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5(01)

[3] 林宏城,任东林,谢尚奎,彭慧,苏丹,王晓学. 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与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的对比研究[J].广东医学. 2011(11)

[4] 刘任林. TST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观察[J].江西医药. 2015(05)

[5] 聂胜林,霍振楠. TST与PPH治疗混合痔的疗效对比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 2014(15)

[6] 刘贺. PPH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并发症的防治[J].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3(01)

论文作者:吴兆友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3月上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2

标签:;  ;  ;  ;  ;  ;  ;  ;  

TST治疗重度混合痔临床疗效与价值论文_吴兆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