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互联网+”积极推进高中政治流动学习_互联网+论文

整合“互联网+”积极推进高中政治流动学习_互联网+论文

融入“互联网+”积极推进高中政治学科移动学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互联网论文,学科论文,高中政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在“十三五”期间“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并把发展“互联网+”、人工智能放在创新发展的重要位置。网络强国战略的实施必然对教育改革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近年来,智能终端极大地拓展了普通人的思维能力,延伸了普通人的大脑,正如工业革命的大工具延伸了普通人的身体。新媒体技术将知识获得的控制权交到了学习者手中,从而改变了对学习和机会的传统认识。“互联网+”背景下产生了新的学习方式:移动学习。这是一种有效地利用智能终端(以智能手机、iPad为代表),借助大数据和云计算进行人机对话,更为便捷地实现交互式的教学活动。

      情境认知学习理论认为,人的思想和知识是在人与环境互动的过程中形成的,认知过程(包括思维和学习)发生(或设置)于一定的物理和社会背景中。“互联网+”是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物理背景,又是重要教学内容。我们认为,教师指导下的实境学习和网络化的移动学习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借助互联网的学习,只有体现数据交换、可以实现互动的学习方式才富有生命力。实现有效的移动学习,应该从教育本质和“互联网+”的特点以及政治学科特色等方面考察,寻求最佳契合点。

      一、高中政治学科移动学习的基本特征

      高中政治学科的特点决定它必须率先学习、理解、诠释和践行党的方针政策。它以立德树人为目标,面向的是现实社会对人的需求和学生终身发展。在“互联网+”背景下,我们要培养学生三种重要技能:通用技能,即有效利用网络解决自身需求,包括适应“互联网+”生存环境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人际技能,即利用网络和不同背景的人交互的能力;社会技能,即利用网络把握和处置来自社会的各类问题,包括吸收社会文化的能力。通过移动学习,学习者要亲身感受作为强国战略的“互联网+”行动计划是如何对社会发展转型产生深刻影响的,同时在课堂内外以探究性学习为手段充分体验互联网对学习提供的便利。高中政治学科移动学习有其自身的发展空间和特色。

      1.学科性

      移动网络正在逐步改变中国传统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各级政府或部门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官方微信发布号),首次实现了官与民点对点的直通,使权威性的国家政策与重大新闻、重要通知能在第一时间原汁原味地直达客户端,而后才是网络、电视、报刊(按时间顺序);开通了包括移动网络平台在内的网上办公系统,使公务人员与市民都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一些项目办理。至于使用移动网络进行私人交流、购物和从事各项商务活动,更成为社会新常态。这种社会现象本身就是政治学科教学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同时,对新环境的适应和新技术的体验,也为政治学科教学提供了新机遇。政治学科比理科科目在表现形式上更适宜实施移动学习,因为学习内容通过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形式展现,没有过于复杂或特殊的书面表达要求(没有专业符号),学习者在实现人机对话时没有输入法上的障碍。政治学科学习问题能以判断、选择等方式反映学习者的知识掌握程度、态度倾向与认知水平,对于有论述要求的综合性问题,学习者可以用文字形式征求评价。政治学科课堂教学补充的材料或拓展的内容完全来自于现实社会和生活(例如时政),在网络上均有体现,而具有大数据功能的搜索和对比早已成为政治课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因此,政治学科有条件率先在移动学习方面进行尝试。

      2.便捷(携)性

      人类观念的变革常常源自于工具的创新。移动学习的物质基础来自于移动网络的覆盖和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移动”的实现,就是靠便携式网络终端来达到学习活动的随时、随地,因此智能手机成为“互联网+”背景下学习工具的标志物。近几年互联网对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主要源自于移动智能手机在生活领域无孔不入的渗透。智能手机价格低廉,硬件迅猛升级,应用软件的海量开发,使它远远超越了早期单一的通讯联络功能,成为一台缩小版的便携式移动PC。学习型应用软件的大量出现,使它在移动学习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显示出不可替代性。对政治学科(当然还有语文、英语、历史等)来说,智能手机完全可以胜任移动学习的智能工具要求。但部分教育工作者接受新工具观念比较滞后,曾有学校和教师反对学生接触电脑,理由是电脑大多被用来玩游戏,现在电脑却几乎超越书本、报刊、黑板成为主要的教学工具。高中学校应该指导学生像使用电脑一样合理使用手机,这符合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需要。

      3.交互性

      移动学习是远程学习、网络学习的升级版或“互联网+”版,其差别除了终端转向便携型之外,更重要的一项是能实现人机对话。风靡世界的慕课虽曾夺人耳目,但现实中几乎没有学生将其应用于政治学科学习。除了学生课业负担重之外,缺乏互动是主要原因。实现交互性的主要关键,是打造智能化网上学习系统,在对用户大数据统计基础上对个体学习者个案的多元智能判定以及生成对应的具体化学习建议。学习者首先要能依靠移动终端进行自我学习,用人机对话的方式阅读、整理、测试,当发现某种欠缺时,智能化学习系统及时反馈,推荐相关知识点的微课进行补充学习;若还不能解决问题,系统推荐在线教师辅导,从移动学习切换到常规学习,当然学习者也可以向伙伴求助,进行生生对话。

      4.自主性

      在学校内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角色是固定的,即在学习共同体中,教师占据主导地位。移动学习则不然,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是学习系统的用户,一起借助系统学习、交流,一起参与系统建设,这是移动学习对教育生态最重要、最根本的颠覆。学习的链接按钮控制权从教师换到用户手中,用户学习的效能完全依赖于学习者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学生只有在完全发挥其主体作用时学习活动才得以持续,而保持学习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的有效性和学习内容以及呈现方式的新颖性、趣味性。

      5.趣味性

      移动学习的趣味性,一是体现于内容的生动,要挑选鲜活的例证,采用丰富多样的手段,把知识与原理融入各项学习活动之中;二是体现于形式的活泼性,发挥游戏化思维对学习的促进作用。可借鉴的案例是部队使用FPS网游《光荣使命》进行士兵训练。游戏化思维是具有互联网特色的、以一种有计划、有方向的方式获取乐趣为特征的独特思维方式,因为游戏机制往往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让那些内在动机不能发挥功效的活动重焕生机。显然,如果在政治学科实现游戏化学习,就能通过创造乐趣实现更多的现实学习目标。游戏化思维的特征主要是挑战性、自主性、参与性、选择性、目标性、掌控感,以及通过问题解决获得成就感,通过等级形式等取得激励。游戏化思维方式最大的优势在于重视过程的享受。游戏化学习中,学习难度将会从常规学习方式中的阻力因子转变成游戏挑战中的动力因子。

      6.探究性

      推进移动学习,要先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置能力。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接触无限量信息,但信息不等于知识。从信息到知识需要主体化过程,即必须通过客体到主体再回到客体的内在过程,由知到识,识又作用于知。“学习是在知识网络结构中一种关系和节点的重构和建立,学习是一个联结的过程”,探究性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探究实现自主建构,改变了教师作为学生与知识间的主要联结者(甚至是垄断者)的惯例。移动学习通过探究性学习方式,用课题形式把学生从教室引向社会、引向生活、引向网络,在探究中发挥互联网快捷、广阔和开放的工具优势,改变常规教学的封闭状态。

      二、高中政治学科移动学习的常见形态

      高中政治的学科独特性,需要将学科学习与学生的思想发展相结合,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与现实世界相结合,与国家大政方针相结合。我们遵循的是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和效益导向,通过移动学习发展的是学习者在任何地方发现信息、找到有用资源的技能,是掌握在“互联网+”背景下自主学习的能力。围绕提高政治课教学效率,可以从多个角度充分发挥移动学习的作用。

      1.引入电子书包,实现可移动式常规学习

      移动学习在理念和技术上都有助于推进政治学科常规课堂教学改革。“互联网+”时代,主要从引入电子书包,使用Blackboard教学平台和在线教室等方式开始起步,其特色是“常规+移动”。

      把移动设备“电子书包”作为涵盖教科书、练习册、电脑乃至纸笔等一切学习必需品的电子集成体配置给每位学生,实现课堂无纸化和网络化的常规教学。电子书包(Electronic Schoolbag)即利用信息化设备进行教学的便携式终端,实际上是安装特定学习软件的iPad,功能包括收发通知、账号管理、班级管理、收发消息、课堂互动、发布作业、考勤管理、家教秘书等。上课时,学生终端依靠Wifi与教师主机无线联网,可同时参加教师发起的讨论,教师也可以看到任何学生的即时状况。学生的课后学习完全具有移动特点,例如作业可以自己随时做随时保存,完成后集中发送给教师。

      从网络技术上支撑电子书包功能的是Blackboard教学平台(简称Bb),它涵盖了课程管理、课件管理、网上练习、网上交流、网上测验、网上评估(包括对教师以及学生的评估)。教师还可以把课件放上去,布置作业让学生到Bb上去做,在Bb上批改、评分,也可以在Bb上进行考试、小测试。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在Bb上面开设完全的网络课程和基于互联网的在线电子教室,多人同时在线音频视频交流,让所有的课堂人员都能相互看到和听到其他同学的视频和音频,每次课程允许多名学生同时参加,让大家在网上教室小课堂里面学习和成长。

      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是为了让学生可以拥有更强的自主学习意识,从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到自动向教师探究知识。教学改革的基础是建立在课堂上,电子书包通过在线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2.发挥移动网络优势,打造“互联网+”背景下探究性学习移动版

      高中政治学科探究性学习作为情境认知学习活动,立足于提高学生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我们的教学真正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主要通过学生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去“做”、去“尝试”、去“感觉”、去“体验”、去“反思”,从中形成自己的看法和理解。移动网络为组织探究性学习活动提供了极大的支持,它突破了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因时间、空间乃至精力、财力、阅历、家庭背景等因素带来的一些局限,极大地丰富了学习资源。除了借助网络对研究内容的相关搜索,特别是对已有资料的统计、分析外,可以更好地利用移动网络公共社交平台(如微信)的功能,把移动版作为“互联网+”背景下探究性学习的升级版本。

      例如综合性探究课题“濠河与我们的生存”,可建立学习小组微信群,组员网上集会即时互动,分享已取得的阶段成果和创意,非常节省时间。对资料研究性子课题,如《濠河的历史》《张謇与濠河》《南通籍文人墨客与濠河》等,直接运用网络资料(网上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配合博物院、档案局等实地调研;对现状调查性子课题,如《濠河水质状况调查》《濠河水生动植物的分布》《印刷厂为何还在排污》等,采集政府官网和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的相关信息,增强课题研究资料的真实性和权威性,防止数据失真带来负面风险;对民众调查性子课题,如《制药厂应从濠河边搬走的五大理由》《市民对治理濠河的意见与建议》等,可采用建立微信公众号征集意见,节省人力财力;对前瞻性或政策研究性子课题,如《怎样建设生态濠河》《科技发展是濠河治理的根本出路》《濠河风景区的远景规划》等,可远程视频采访课题关系人,方便有关专家、政府官员接受咨询。对研究中遇到的困难,特别在人际关系方面,可借微信朋友圈求助,在学生资源相对贫瘠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挖掘资源潜力等。

      3.开发App,实现完全自主、相对独立的移动学习

      研发出可以下载到手机、iPad上的学科App是推进移动学习从IT(信息技术)到DT(数据处理技术)的主要标志,这需要学科教师与IT行业专业技术人员携手研发。政治学科App主要包含六大模块:知识、原理简析模块:供学习者自学。其剖析只需点到为止,作为对课堂的补充,但同时提供对应知识点的微课链接,服务于需要强化学习的用户(微课录像在这里才体现出价值)。综合应用模块:对学习内容进行整合,提高技能。根据研究性学习小课题设计网络游戏,提供情境探究。测试模块:由题库随机出题,即时评分、评价。不但反馈正确答案,还要附纠错建议。既提供根据统计参测者数据生成的易错题集供学生强化训练,也可以根据练习者特点提供个性强化训练。学习者互动模块:设立展示区,介绍自己学习的成果,如小论文,介绍学习心得,讨论共同关心的话题,组建研究性学习小组,实施课题。求助模块:帮助学习者在遇到困难时求救,向群内求助或搜索正在提供咨询服务的教师(名师在线导学服务)。对确需向教师当面咨询的,通过App找到最近地点的在线教师,并提供地点导航,真正实现学习无疆界(校界、班界、身份界)互动。评价模块:对学习者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建议。学习系统具有动态生成的特点,学科教师在研发初期为IT编程员提供构思,在系统运行后,就需要参与诸如在线评卷和在线辅导等工作;学生用户则在运行中为大数据提供基础,即用户越多,其生成的基础数据越具有参考价值,用户反馈也为系统改进升级提供参考意见。

      “互联网+教育”的重要理念包括开放、联结、参与、共享,移动学习打通了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界限,打通了课堂教学与开放教学、远程教学的界限,把学历教育引向终身学习。作为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思想政治学科,应该率先融入“互联网+”,以实际行动诠释党中央决策的科学性和紧迫性,也为新环境下政治教学探索新模式、新路径。

标签:;  ;  ;  ;  

整合“互联网+”积极推进高中政治流动学习_互联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