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战争实例_海军论文

非典型战争实例_海军论文

非典型战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战例论文,非典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掘坟墓

1916年12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意大利与奥地利军队为争夺杜鲁米达山展开了一场激战。当时正值隆冬季节,连续下了三天罕见的大雪。雪后重雾,战斗重新爆发,双方士兵从掩体里出来后,发现不仅积雪增厚,而且8级大风又把新下的雪聚积在山顶陡坡上,形成高耸的雪峰。有雪地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这种雪峰一经触发,就会形成罕见的大雪崩。

这时,双方将领几乎同时想到了炮击雪峰诱发大雪崩以吞没对方军队的做法。于是,双方的大炮一齐向雪峰轰击起来,刹那间,山上厚厚的积雪铺天盖地向山下的双方军队猛压下来……

若干年后,一家美国杂志刊登了当年死里逃生的奥地利部队中尉欧文·埃辛格对那次事件的回忆,仅奥军一方死亡人数就达6000余人。也有人估计,两天之内双方死于雪崩者共达18000多人。

急转直下

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开始,一场潜艇战与反潜艇战就展开了。为了保卫英伦三岛海域的安全,防止德国潜艇对运输船只的攻击,英国岸防航空兵投入了紧张的战斗。英德宣战第三天,即1939年9月5日,英国岸防航空兵第223航空中队的一架“安桑”式飞机,在苏格兰西岸海域巡逻时发现了一艘水面航行的潜艇。潜艇正要下潜,“安桑”飞行员瞄准了潜艇,投下两枚重磅炸弹。谁知其中一枚炸弹在落到海面的一瞬间,好像皮球碰上石板一样立即弹回空中,并在空中爆炸,结果弹片正好击中“安桑”飞机本身,弹片打穿了油箱,汽油很快流完,飞机失去了动力,一头栽入大海,而那艘潜艇却安然无恙,只是在炸弹击水时受到水波冲击,产生轻微的震动。更悬乎的是,那艘潜艇根本不是德国潜艇,而是英国自己的潜艇,幸亏没被击中,要不又是一场误伤的灾难。

无独有偶。仅仅过了9天,即9月14日,英国两架“大鸥”式俯冲轰炸机从“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上起飞,在海区进行巡逻时发现德国潜艇“U-30”号,飞机进入攻击航向,投下炸弹进行攻击,结果深水炸弹又被水面弹回,在空中爆炸,两架飞机均被自己投掷的炸弹击落,飞行员乘降落伞落到海面上。德国潜艇却安然无恙地浮出水面,两名英国飞行员也做了德国潜艇的俘虏。

节外生枝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个月光明亮的夜晚,一艘德国新型潜艇在海上游来游去,正焦急地等待着猎物的出现。突然远处海面上传来阵阵发动机声,英国运输舰“奥立夫·伯朗奇”号满载着一箱箱炸药和十多辆坦克出现了。狡猾的德军潜艇,一见猎物就立即潜入水底一步步地逼近英舰。快到距英舰600米时,德军指挥官命令:“鱼雷准备,发射!”只见一枚枚鱼雷呼呼地贴着海面直奔英舰。英舰被击中了,巨大的爆炸声惊天动地。德军潜艇上的官兵从潜望镜中看见了这一场面,狂喜至极,竟不等英舰沉下去便急急忙忙浮出水面欲欣赏自己的战绩。

可是,就在潜艇刚露出水面的当儿,说时迟那时快,一辆坦克从天而降,不偏不倚,正好落在德军潜艇的腰部,只听见“轰隆隆”的巨响,整个潜艇被拦腰劈断,沉入了海底。原来,当英军运输舰被德军鱼雷击中后,几十箱炸药爆炸了,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力,将坦克抛上了天空。而当坦克落下时,恰好砸在倒霉的德军潜艇上,从而创造出坦克在海上砸沉潜艇的奇迹。

自作自受

1941年12月,日军偷袭了美国的珍珠港,使美军蒙受了重大损失。美军感到这是一个大国的耻辱,一直对日本耿耿于怀,积极寻找报复的机会。不久,美军就出动了大批军舰和飞机,在太平洋战场上与日本展开了一场激战。后方的科研人员也在不断地寻找办法,决心要给日军一次毁灭性的打击。于是,美国政府秘密制订了一个“蝙蝠轰炸日本”的计划,他们捕捉了200万只蝙蝠进行研究试验。

这项计划是美国一位医生首先提出来的。他设计了一个装满凝固汽油胶体的盒子,并配上定时器,固定在蝙蝠身上,尔后将蝙蝠放入冷冻贮藏室,使它处于冬眠状态,设想战机一到,就用飞机将贮藏器投放到日本国土。一时间成千上万只蝙蝠就会飞到日本的一些建筑物上,其中肯定有重要的军事目标。蝙蝠会用牙齿咬断系在身上的绳索,使缚在身上的爆炸装置四处散落,待设定时间一到,这些炸弹就会自动爆炸燃烧,使日本国土上数以万计的重要目标在短时间内化为灰烬。这种“蝙蝠爆破”重量轻、效率高,一架飞机的装载量可造成5000多处燃烧点。

可是在试验过程中,蝙蝠并不飞入新居,而是返回故里。蝙蝠身上绑的炸弹倒真的响了,可是不在日本,而是在美国墨西哥州的一个军用飞机库,机库被完全烧毁。这样的结果是美国人事前没有料到的,结果这项煞费苦心的耗资200万美元的计划只好中途告吹。

掉头击己

1942年3月,一支驶往摩尔曼斯克的船队在北冰洋上与德国军舰遭遇。担任护航的英国皇家海军舰艇“特立尼达”号向一艘德国驱逐舰发射了一枚鱼雷。鱼雷以40节的速度冲向目标。然而,也许是冰冷的北冰洋海水冻住了鱼雷的转向机构,鱼雷在海面上绕了一个半圆形的大弯,最后竟朝“特立尼达”号自己冲来。舰上的英军官兵被这突如其来的场面吓呆了,还未等缓过神来,鱼雷已击中“特立尼达”号。

类似的事件还发生在1944年10月24日,当时正在东海海域执行封锁台湾海峡北口任务的美国潜艇“唐格”号发现了一支日本的护航运输队,立即发动攻击,发射了三枚鱼雷,击伤两艘运输船。这时,潜艇只剩下最后两枚鱼雷了,艇长奥克恩决定用这最后的两枚鱼雷,把击伤未沉的两艘运输船各补射一枚,准备将它击沉后驾艇返回基地。不料在这最后一次鱼雷射击中却给“唐格”号带来了灭顶之灾。

原来,第一枚鱼雷准确击中运输船,使受伤的运输船发生猛烈的爆炸,立即沉没于大海之中。第二枚鱼雷在发射后不久,不是射向运输船而是开始向左偏航,转过头来直扑向“唐格”号潜艇。艇长发现情况不妙,急令转舵规避,但为时已晚,鱼雷击中潜艇的尾部,猛烈爆炸,把艇长和舰桥上的人都抛出潜艇落入海中,同时潜艇耐压壳体破裂,舱室大量进水,“唐格”号急剧下沉,葬身海底。

“唐格”号潜艇在服役的一年时间里,共参加了五次战斗,击沉日本舰船24艘,计9.3万多吨,是美国潜艇在一年内击沉舰船最多、击沉吨位最大的潜艇,战功卓著。它还执行过抢救海上落水飞行员的任务,挽救了20多名飞行员的生命。但它最终竟被自己发射的鱼雷击沉了。1945年日本投降后,奥克恩等人从战俘营释放返回美国。为了表彰“唐格”号潜艇的英勇事迹和卓著战功,1946年4月美国总统杜鲁门亲自把一枚国会勋章授给了奥克恩艇长。

标签:;  ;  ;  ;  

非典型战争实例_海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