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钙素原、D-二聚体与乳酸对脓毒血症患者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研究论文_何迎春

(湘乡市第二人民医院 湖南湘乡 411400)

摘要: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D-二聚体与乳酸对脓毒血症患者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脓毒血症患者60例,根据患者进入研究28d后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其中生存组42例患者,死亡组18例患者。入选的60例患者均在入院后,经临床诊断明确为脓毒血症后24h之内采集外周静脉血测定其降钙素原水平、D-二聚体水平,并采集动脉血测定乳酸水平。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降钙素原水平、D-二聚体水平、乳酸水平,及降钙素原阳性率、D-二聚体阳性率、乳酸阳性率。并分析患者早期降钙素原、D-二聚体与乳酸阳性率与28d死亡率之间的关系。结果 生存组患者的降钙素原水平、D-二聚体水平、乳酸水平,均显著低于死亡组患者,各项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组患者的降钙素原、D-二聚体、乳酸阳性率,均显著低于死亡组患者,各项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0例患者28d死亡率如下:入组早期3项指标均为阴性的患者10例,均存活,死亡率0.00%;1项指标为阳性的患者25例,死亡2例,死亡率为8.00%;2项指标为阳性的患者18例,死亡10例,死亡率55.56%;3项指标均为阳性的患者7例,死亡6例,死亡率为85.71%。这一结果提示,脓毒血症患者降钙素原、D-二聚体及乳酸3项指标的阳性数量越多,患者28d死亡率越高。结论 血降钙素原、D-二聚体和乳酸水平均对脓毒血症患者的死亡有较好的预测意义,联合检测可提高预测的敏感性,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降钙素原;D-二聚体;乳酸;脓毒血症;预后评估

临床研究指出,在患者发生严重脓血症时,降钙素原、D-二聚体均会出现异常升高,因此,对二者进行检测对脓毒血症的临床诊断具有明确的意义[1]。但是,目前临床对于降钙素原、D-二聚体与脓毒血症预后关系的研究报道尚且较少,而对脓毒血症患者在早期进行预测,对于早期实施临床干预,改善患者预后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2]。因此,探究降钙素原、D-二聚体与乳酸等指标在脓毒血症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笔者以下就对这一课题实施了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脓毒血症患者60例,根据患者进入研究28d后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其中生存组42例患者,死亡组18例患者。生存组42例患者,男25例,女17例,年龄41—78岁,平均年龄为(60.3+12.6)岁。死亡组18例患者,男12例,女6例,年龄42—79岁,平均年龄为(61.2+13.2)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临床方法

入选的60例患者均在入院后,经临床诊断明确为脓毒血症后24h之内采集外周静脉血测定其降钙素原水平、D-二聚体水平,并采集动脉血测定乳酸水平[3]。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降钙素原水平、D-二聚体水平、乳酸水平,及降钙素原阳性率、D-二聚体阳性率、乳酸阳性率。并分析患者早期降钙素原、D-二聚体与乳酸阳性率与28d死亡率之间的关系[4]。

1.3统计学处理

本试验采取统计学软件 “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数资料用(%)表示,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取“x-±s”表示,用“t”检验,检验水平为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降钙素原、D-二聚体与乳酸水平与阳性率比较

生存组患者的降钙素原水平、D-二聚体水平、乳酸水平,均显著低于死亡组患者,各项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组患者的降钙素原、D-二聚体、乳酸阳性率,均显著低于死亡组患者,各项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下:

2.2早期降钙素原、D-二聚体与乳酸阳性率与28d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60例患者28d死亡率如下:入组早期3项指标均为阴性的患者10例,均存活,死亡率0.00%;1项指标为阳性的患者25例,死亡2例,死亡率为8.00%;2项指标为阳性的患者18例,死亡10例,死亡率55.56%;3项指标均为阳性的患者7例,死亡6例,死亡率为85.71%。这一结果提示,脓毒血症患者降钙素原、D-二聚体及乳酸3项指标的阳性数量越多,患者28d死亡率越高。

3讨论

国外研究指出降钙素原与脓毒血症患者死亡有密切关系,患者发病第7天的降钙素原的升高对死亡有很好的预测意义。本研究中死亡组患者其发病早期降钙素原明显升高,由此可见降钙素原对死亡的预测有较高的敏感性。脓毒血症肺损伤动物模型研究提示脓毒血症患者发病4~6h后其 D-二聚体明显升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趋向于多个生物标记物共同评价脓毒血症的预后。国内外亦有多个中心研究提示,脓毒血症病人乳酸水平的持续升高在提示28天死亡率中有很好的预测作用。

综上所述,血降钙素原、D-二聚体和乳酸水平均对脓毒血症患者的死亡有较好的预测意义,联合检测可提高预测的敏感性,临床应用价值较高[5]。

参考文献

[1]赵俊泉.降钙素原与乳酸水平对脓毒血症风险分层及预后判断临床价值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1):5-7.

[2]Suarez-Santamaria M,Santolaria F,Perez-Ramirez A,et al.Prognostic value of inflammatory markers(notably cytokines and procalcitonin),nutritional assessment,and organ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sepsis[J].Eur Cytokine Netw,2010,21(1):19-26.

[3]周雄,胥志跃,范江花,等.危重症患儿血乳酸水平与病情的关系[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2,14(2):114-116.

[4]李少洪,卜会驹,钟坚,等.联合乳酸、降钙素原和 D-二聚体评估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临床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12):940-942,945.

[5]张彤,韦卉,张磊,等.血液中降钙素原与 D-二聚体、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未成熟粒细胞在感染机体中的相关性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14):1895-1897.

论文作者:何迎春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4

标签:;  ;  ;  ;  ;  ;  ;  ;  

降钙素原、D-二聚体与乳酸对脓毒血症患者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研究论文_何迎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