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之我见论文

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之我见论文

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之我见

张 敏,赵首花

(陕西省网络与信息安全测评中心,西安 710065)

[摘 要] 2017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开展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通知明确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和政务公开工作基础,确定在北京市、安徽省、陕西省等15个省(区、市)的100个县(市、区),围绕25个试点领域开展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试点开展以来,陕西牢牢抓住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要义,将试点工作与“放管服”改革、营商环境提升等有机结合,积极探索、扎实推进,在编制标准目录、打造公开平台、完善公开方式、提升公开质量、健全体制机制、扩大公众参与度等方面做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初步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可考核的“基层政务公开新模式”。[关键词] 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

1 试点背景

2017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印发开展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7〕42号),确定在北京市、安徽省、陕西省等15个省(区、市)的100个县(市、区)(以下称试点单位),重点围绕城乡规划、重大建设项目、公共资源交易、财政预决算、安全生产、税收管理、征地补偿、拆迁安置、保障性住房、农村危房改造、环境保护、公共文化服务、公共法律服务、扶贫救灾、食品药品监管、城市综合执法、就业创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养老服务、户籍管理、涉农补贴、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市政服务等方面开展试点工作。

试点工作重要任务:①梳理政务公开事项。结合各地工作实际,全面梳理各领域政务公开事项。②编制政务公开事项标准。在全面梳理细化基础上,逐项确定每个具体事项的公开标准,至少应包括公开事项的名称、依据以及应公开的内容、主体、时限、方式等要素,汇总编制各试点领域政务公开事项标准目录。③规范政务公开工作流程。根据各试点单位业务开展情况,梳理和优化政务公开工作流程,健全工作机制,推动发布、解读、回应有序衔接,实现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全过程公开。④完善政务公开方式。充分发挥好政府网站作为政务公开第一平台的作用,同时,综合利用政务新媒体、广播、电视、报纸、公示栏等平台和办事大厅、便民服务窗口等场所,多渠道发布政务信息,方便公众查询或获取。

教师讲解阶段是教学的第一阶段,主要是指对分割后知识点进行讲解,这一阶段的和谐课堂教学工作应在课堂开始后前15分钟进行,而且讲解工作必须做到细致、充分。仍以乘法口诀为例,将乘法口诀分割完毕后,选取1-3阶段的运算方法作为知识点,在讲解时,应该从1讲起,由于1的运算是最多的,可以将其与其他8个数字的运算方式列成一个竖列,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现出来,详解1和其他8个数字的计算。确定学生理解之后,在第二列写出2和其他数字的运算方式、结果,并进行详细讲解。在第四列以后不再标写数字、结果,只留空白,讲解阶段结束。

对维吾尔族306个第一前磨牙的解剖形态测量结果见表1。156个上颌和150个下颌第一前磨牙各测量项目的均值(mm)分别为:牙齿全长21.51±1.22、22.08±1.36,冠长8.74±1.06、9.08±0.25,根长13.02±1.22、14.03±0.23,冠近远中径7.68±0.33、7.58±0.43,冠唇(颊)舌径9.72±0.70、8.52±0.45,颈近远中径5.02±0.32、5.16±0.33,颈唇(颊)舌径8.49±0.46、7.42±0.75。

国办文件下发后,陕西省高度重视,随即对全省试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并结合陕西实际,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探索性地提出了指导全省做好试点工作“一文四册一指标”的整体思路。目前,全省试点工作已经形成省市县三级联动、业务部门行业指导的工作格局。各试点单位也以饱满的热情积极行动,圆满完成试点各项工作任务工作。

我国的电力信息化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通过早期的信息技术初步实现了变电站以及发电厂的自动化控制和监测。到了20世纪90年代以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各种新技术手段不断涌现,我国电力信息化的发展也呈现出了井喷的态势。电力信息化改变了原来仅仅局限于单机和单项目的信息化局面,开始朝着整体性、网络化以及综合性的方向迈进,由局部应用延伸到了全局应用,由单机运行延伸到了网络化运行,信息化水平大大提高。现如今,信息化已经成为所有电力企业经营、生产以及管理的重要战略目标[2]。

2 陕西省试点单位工作开展情况

陕西将试点工作作为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抓手,强化统筹,积极探索,推动试点工作顺利开展。一是扩大试点范围,实现试点领域全覆盖。在国务院办公厅确定的7个试点单位之外,增加了22个省定试点单位,实现了25个试点领域全覆盖。在8个高新区、开发区开展试点,力争非行政区划类机构政务公开工作也能有新突破。二是统筹推进双试点,实行公开服务两手抓。在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单位同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工作,形成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统筹管理、协同推进的工作模式。三是多措并举,加强对试点单位的科学指导。编制了以“一文四册一指标”构成的 《陕西省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指南》,组建专家小组,召开评审会,对各试点单位形成的标准规范进行论证,同时对试点工作成果开展专项评估。

二是试点工作进展不均衡。目前,全省29个试点单位已经拉开了差距,有的试点单位措施实、力度大、工作抓得紧,而有的试点单位投入精力不够、具体举措不多,个别单位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特别是少数开发区停留在顶层设计阶段,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3 存在的问题

三是“五公开”环节落实不到位。针对一些具体领域或事项关于“五公开”的边界难以区分和界定,目前梳理的政务公开事项虽按照“一事一公开”的原则,均落实“五公开”环节,但多数事项“五公开”环节落实不到位,决策前预公开、决策时会议公开、决策后公开等环节空白较多,部分环节内容不规范。

一是体制机制还需进一步理顺。试点过程中发现,多数试点单位政务公开体制机制还不够顺畅,试点牵头工作机构名称、规格、职能不统一现象明显,且均为事业单位承担行政职能,不利于工作的长效发展。

通过努力探索,各试点单位形成了一些好的做法,西安市未央区创建“七步循环工作法”总体思路,探索“线下 123,线上789”的政务公开模式,扎实推进政务公开试点工作。同时,将政务公开标准化与政务服务标准化、行政效能革命、营商环境提升工作相结合。延安市安塞区探索“1+5+N”的工作模式,实现区、镇、村(社区)政务公开全覆盖。同时,将政务公开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做到精准信息、精准推送。靖边县将政务公开工作与“互联网+政务服务”相结合,推动便民服务事项全流程公开。制定县镇二级政务公开目录,夯实政务公开基础。渭南市华州区以“五个一”(一表一册一单一细则一平台)为抓手,以“利企便民”为着力点,强力打造“公开流程规范化、公开内容标准化、公开模式常态化”的政务公开新模式,努力打通政务公开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彬县推行行政审批“23550”模式,国地税实行“一窗一人一机双系统单POS”国地税联合办税服务模式。两代表一委员和公众代表列席常务会议常态化、制度化。岐山县推行“1+9+N”模式,探索全领域公开,实现县镇村(社区)三级服务事项全公开。同时,加强制度建设,建立政务公开长效机制。紫阳县打造“全程代理”政务服务模式,探索“五个一”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实践。

直至2018年10月,全省试点工作任务已经基本完成。试点单位初步形成了符合本地实际的试点工作经验和特色,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其四,分次题注(针对独立结构牌坊),先题注牌坊正面(或背面)门楣,待旌表之人有更大作为后再题注另一面门楣。

四是事项梳理、标准和流程制定的问题。目前,试点单位政务公开事项梳理、标准和流程编制已全部完成,均通过试点专栏对外公开。但梳理结果、公开流程的准确性、规范性、操作性有待进一步审核,实际工作中是否执行政务公开流程,也需在实践中验证。

4 对策建议

一是要推动政务公开工作立法。目前,我国政府公开依据的法规主要是《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这和各国通行的几乎涵盖所有公共权力机关的事务公开还有较大差距。从各国政务公开的情况来看,用政府条例的形式对政务公开进行规范,层次较低,规范性不强,因此,应该加快制定我国政务公开领域法律法规建设,通过完善立法,进一步扩大政务公开的内容和范围[1],为政务公开常态化推进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

二要通过建章立制固化成果。制定公开事项及标准是试点的重要内容,但不是试点的全部内容,更不是试点的最终目的。如果认为编制公开目录放到网上,定期不痛不痒地更新一些信息,就等于完成试点了,那是不全面的。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建立各项机制制度,推进政府会议常态化开放、政策常态化解读、常态化回应公众关切等,将落实五公开要求融入日常工作,使公开嵌入到政府行政行为的全流程,推进政务公开与政务服务有机融合,实现试点成果的固化。同时,要注重总结提炼,将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成果,努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考核的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和规范。

三要大胆探索创新。每个试点单位政务公开基础条件不一样,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一样,不可能整齐划一推进试点工作。试点工作的创新不是简单机械地对中省现有政务公开文件的贯彻落实,而是要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把试点领域的政务公开工作向纵深推进。比如,在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等环节推出一些新招、实招;在政策解读、舆情回应、政务服务、公众参与等方面探索出一些新方法。目前,各试点单位注重将试点与推进“放管服”改革、“互联网+政务服务”相结合,如最多跑一次、不见面审批等试点都是一些很好的探索。只要方向正确、利企便民,通过公开能够促进政府管理服务规范、透明的,看准了就大胆试,力争在基层政务公开工作中形成有特色、有亮点的经验做法。

主要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开展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7〕42 号)[Z].2017.

[2]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开展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陕政办发〔2017〕70 号)[Z].2017.

[3]应松年.创新推进政务公开的制度机制[N].人民日报,2016-12-30(7).

[4] 王冬梅.中国政务公开发展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6.

doi: 10.3969/j.issn.1673-0194.2019.19.075

[中图分类号] D5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194(2019)19-0175-02

[收稿日期] 2019-07-01

标签:;  ;  ;  ;  ;  

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之我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