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服务设施规划设计理念论文_刘沅溢

淄博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山东省淄博市 255000

【摘要】习近平同志在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曾指出,我们制定政策要设身处地为进城务工人员着想,把当前最需要照顾的、扶持的方面搞好。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涌入城市务工,为城市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群体服务设施缺乏,导致该群体居住生活不便,无法获得全面的社会保障,同时缺乏培训机会,应聘途径和维权状况堪忧。

淄博市进城务工人员综合服务中心项目,以人为本,合理布局,强调“居住生活、社会保障、培训、应聘、维权”一站式综合服务功能,建筑功能设计合理,外观简洁现代。这不仅能够满足淄博市进城务工人员群体的利益需求,同时对推动淄博市的城市和谐建设、人民幸福安居具有重要而又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进城务工人员 一站式 服务设施 以人为本 规划 淄博

1 现状概况

淄博市进城务工人员综合服务中心(图1)位于淄博市张店区南部城区,横一路南侧、重庆路东侧。其北侧为新区客运中心,交通极为便利。现状地块内用地主要以农林用地为主,地势相对比较平坦。

2 规划布局

2.1规划定位

建立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住宿餐饮、职业技能培训、招聘服务、社会保障等为一体,设施配套齐全、服务完善及管理高档、环境宜人的“一站式”进城务工人员综合服务中心。

2.2整体布局

重庆路和横一路是规划地块的主要对外交通道路,南北道路通畅,东西联系便捷。在用地西侧重庆路上设置一处基地主要出入口;为便于提供服务,在地块北侧设置一处基地次要出入口与横一路相接,与北侧新区客运站增加联系。地块内主要分为三个区域:住宿区、服务区、招聘区。住宿区主要包括男工宿舍、女工宿舍、浴室、管理用房等设施。综合服务培训区主要包括食堂、休闲娱乐、生活品零售等设施;同时包括进城务工人员综合服务、接待、培训、会议等设施。其中进城务工人员综合服务部分主要包括:教育指导、培训咨询、法律援助、户籍管理咨询、子女教育、党群管理、住房保障、社会保障、技能鉴定、志愿服务、卫生计生服务、文化娱乐、返乡交通和调查统计服务。招聘区位于地块的中部,室内招聘中心与室外广场相结合,在功能上既能够举办日常固定招聘会,又可以举办临时大型招聘会,为进城务工人员的招聘活动提供了充足的空间保障。另外,在整个场地西南角,设置有一处公共卫生间及饮水间,即对内使用,又兼顾对外使用,体现其良好的服务性。

2.3空间设计

本区域内的公共空间形成了开放、富有韵律与节奏变化的有机系统。配套公建、招聘中心与场地南侧的宿舍楼围合出一处开放空间作为广场。广场局部空间除了满足日常停车外,还可以通过管理有效整合,适时举办室外现场招聘会。同时,该广场也可作为进城务工人员夜间公共文体活动的场所。

建筑布局简洁,建筑间距适宜,不但满足应有的日照要求,也具有明显的空间围合感,构成了内外分明的空间层次。住宿区、招聘区和公共服务区在变化统一的立面语汇映衬下,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了舒适的生活与活动空间。

3 竖向设计

道路竖向综合考虑两方面内容——现状地形及工程管线的布线要求。场地竖向设计重点解决了与周围城市道路的衔接。场地坡度在0.30%--1.00%之间,在满足车辆行进与人员活动的基础上,排水组织也合理有序。

场地的土方就近合理平衡,按照拟定的规划建设时序,分工程、分地段、分阶段,充分利用场地有利的取、弃土条件进行平衡。

4 建筑设计

4.1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本设计充分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一站式”服务设施,细致考虑进城务工人员的需求,体现人本主义关怀。

4.2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

建筑的建设过程、运行使用以及完成使命后的拆除都在大量消耗资源和能源,.绿色、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是我们不懈的追求。本设计充分利用主动式、被动式太阳能技术,同时尽量利用本地建筑材料和产品,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贯穿于我们的整个设计始终,为一星级绿色建筑。

4.3平面功能

4.3.1综合服务培训区

服务培训区平面布置简洁明了,一层设置有信息登记窗口、总服务台、卫生室和餐厅,二层为餐厅,三层为教育指导、培训咨询、法律援助、户籍管理咨询、子女教育、党群管理、住房保障、社会保障、技能鉴定、志愿服务、卫生计生服务、返乡交通等一站式服务窗口及综合服务大厅,四层、五层为培训教室及部分管理办公室。

4.3.2宿舍

宿舍区设置宿舍楼四栋,每间宿舍设计使用人数最多为8人,可为2000余人提供住宿服务。宿舍楼内设置公共盥洗室和公共卫生间,首层设置集中浴室。

4.3.3室内交通组织设计

综合服务培训区为一栋五层配套公建,住宿区为四栋六层的宿舍楼,招聘中心为一栋单层开敞式建筑。其平面交通组织简洁流畅,以公共走道连接各房间通向楼梯间或通过大厅直接对外。各建筑每层都有两个以上的对外出口,各功能相对独立,人流无交叉影响。其中各多层建筑的竖向交通组织通过楼梯连接各楼层,并通往一层室外,具有很强的通达性和疏散性,通行效率较高。

4.3.4立面设计

建筑立面设计体现现代建筑的特点,秉承“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与建筑功能无关的纯装饰构件适当兼顾、综合协调、灵活控制使用,建筑造型设计简洁干净,同时拥有现代建筑的气质。整个建筑的设计手法相互协调,运用有序,既有现代建筑简洁的整体形态特征,又具有有效果的细节和明确的虚实对比关系。

配套公建(图2)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基础上,利用错落有致的形体搭配,明朗的颜色分块,采用当前流行的现代建筑设计手法,采用简洁的线条彰显建筑的明快与美感,同时利用强有力的虚实对比,展现强烈的现代感与时代感。建筑局部高低错落,虚与实、大与小、纵与横对比,展现出自身的建筑性质,做到了经济与美观。

宿舍楼(图3)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基础上,着力塑造简洁明快的现代建筑形象,阵列的竖线条在韵律中富有张力,色块对比、虚实对比、凹凸对比等设计手法与其呼应。在宿舍楼入口处着力塑造点睛造型——玻璃体块与竖线条交相呼应,在分明的细部层次中展现了强烈的现代感。设计手法既保证了建筑的外观效果,又满足经济合理的要求,二者统筹兼顾。

4.3.5节能和绿建设计

本项目的外墙采用了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和岩棉板保温材料,屋面采用了硬泡聚氨酯板保温层,外窗采用了隔热断桥铝合金Low-e中空玻璃窗,具有良好的保温节能性能。

同时,淄博市进城务工人员综合服务中心的设计,在“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等方面均有细致的考虑,达到了绿色建筑一星级标准。

5 综述

淄博市进城务工人员综合服务中心在规划设计中,综合考虑了进城务工人员的群体特点,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了“居住生活、社会保障、培训、应聘、维权”一站式综合服务,这不仅能够满足淄博市进城务工人员群体的利益需求,同时对推动淄博市的城市和谐建设、人民幸福安居具有积极而又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顾萌,吴晓,宁昱西,王慧.进城务工人员聚居空间与城市区位的关联研究[J].规划师,2017,(第1期).

【2】宁昱西,吴晓,顾萌.南京市进城务工人员的居住空间融入问题及规划应对[J].规划师,2016,(第11期).

【3】山东济南保障性住房政策惠泽外地进城务工人员[J].城乡建设,2011,(第1期).

【4】之五: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住房[J].住房保障,2005,(第3期).

【5】李磊.中西部进城务工人员回流就近城镇化研究——背景、综述及研究框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7,(第5期).

【6】金星.为弱势群体建筑[J].建筑与文化,2008,(第1期).

论文作者:刘沅溢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5

标签:;  ;  ;  ;  ;  ;  ;  ;  

浅谈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服务设施规划设计理念论文_刘沅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