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例蚕豆病患儿的急救及护理体会论文_张光梅

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 四川内江 641000

摘要:目的:探讨蚕豆病患儿的急救及护理。方法:将2013年4月-2014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蚕豆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40例为一组。两组患者均采取急救措施,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施优质护理。结果:两组蚕豆病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对比表示:观察组患者家属的满意度以及患者的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更具优势(P<0.05)。结论:针对蚕豆病患者,采取急救措施的同时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较为明显,且患者家属的满意度高。

关键词:蚕豆病;急救;护理

蚕豆病是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的一个类型,主要表现为进食蚕豆后引起溶血性贫血,该疾病的发病率在初夏蚕豆成熟季节较高,该病起病急,多数患者在进食新鲜蚕豆后1~2天内发生溶血,最短者只有2小时,最长者可相隔9天,如果不及时纠正贫血、缺氧和电解质平衡失调,严重可导致患者死亡[1]。本文针对急救措施以及护理效果进行以下研究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蚕豆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40例为一组,两组患者均在2013年4月-2014年9月期间入诊我院。

观察组:男:女=21:19例;平均年龄为(4.31±1.21)岁。

对照组:男:女=20:20例;平均年龄为(4.12±1.02)岁。

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对比其各项基线资料均差异不明显(P>0.05),能够进行一个科学的研究对比。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入院后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并及时给予患者氧气吸入,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随时做好输液和输血的准备,积极防治肾功能衰竭,及时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的紊乱,有效的恢复血容量,对出现抽搐的患者采用5%的水合氯醛进行灌肠;对于出现高热的患者进行物理降温,切记不可使用退热剂以及含氧化剂的药物;对皮肤出现瘙痒的患者进行皮肤清洁,并禁止患者进行抓挠[2]。

对照组:该组在急救过程中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其中包括输液护理、用药护理、生活护理、饮食护理、病情监测以及健康教育等常规护理。

观察组:该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心理护理:由于该疾病发病危急,导致患者家属容易出现恐慌、焦虑、急躁

等负面情绪,且患者由于瘙痒而哭闹,从而严重影响治疗,护理人员需在患者入院时对患者进行抚触安慰,并与患者家属及时进行交流,了解患者的发病原因,并向家属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使患者以及家属主动配合治疗。

病情监测:增加查房次数,严密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以及观察指标,并

记录,如有发现异常立即上报医生并采取相应措施。

输血护理:在进行输血时,严格查看血液质量以及血型,并严格按照无菌操作,以防输错以及感染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家属的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以及患者的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两组蚕豆病患者研究的数据均使用SPSS19.0软件进行处理,用卡方进行检验患者家属的满意度,用“%”表示;患者的住院时间采用均数±标准差(`c±S)表示,用t检验。以P<0.05代表两组患者家属的满意度以及患者的住院时间存在显性差异。

2 结果

两组蚕豆病患者在经过分别护理后显示,观察组患者家属的满意度为97.50%,患者的住院时间为(5.16±1.31)天,均较对照组更具优势(P<0.05)。具体对比数据如表1所示:

注:*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各数据均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蚕豆病的贫血程度和症状均较严重,其症状轻者表现为全身不适、疲倦乏力、畏寒、发热、头晕、头痛、厌食、恶心、呕吐、腹痛等。重者其巩膜轻度黄染,尿色如浓红茶或甚至如酱油。该疾病的症状一般持续2~6天,最重者则会出现面色极度苍白,全身衰竭,脉搏微弱而速,血压下降,神志迟钝或烦躁不安,少尿或闭尿等急性循环衰竭和急性肾衰竭的表现,如不能及时采取救治,将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3]。

常规护理的内容一般包括按医嘱给患者进行服药、输液,并按时给患者的病房内进行通风换气,并给予患者调配营养食物,嘱咐患者多喝水,在患者住院期间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在患者出院时做好出院指导以及预防指导,嘱咐患者及其家属尽量避免使用豆类食物以及避开花粉等易发生感染过敏的东西,该护理方法具有一定的防护效果,但患者在院期间的护理效果并不佳[4]。

优质护理主要是围绕患者住院期间进行的护理,通过在患者入院时给予患者抚触进行安慰,并向其家属进行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治疗的效果,从而消除患者家属的恐慌以及焦躁,使其能够主动帮助患者进行治疗,并增加查房次数,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观察指标,在给患者进行输血时,需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进行,并严格检查血液的质量以及血型,避免发生血液感染等不良现象发生,使用该护理方法,可有效加快患者的康复时间,且患者家属的满意高[5]。

本研究表明,两组患者在经过分别护理后显示,观察组患者家属的满意度为97.50%,患者的住院时间为(5.16±1.31)天,均较对照组更具优势,可见,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显著(P<0.05)。

总之,针对蚕豆病患者,在实施急救措施时采取优质护理的效果更为显著,且患者家属的满意度高。

参考文献:

[1]施林珍.重症蚕豆病患儿的急救措施与健康宣教[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1,25(12):91-92.

[2]顾军养.重症蚕豆病患儿的观察及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1,10(1):46-47.

[3]李丽娟.小儿蚕豆病重度溶血性贫血35例观察与护理[J].现代实用医学,2015,27(8):1106-1107.

[4]赵洪珍.蚕豆病患儿急性溶血性贫血的观察和护理[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11,24(3):205-205.

[5]柳忠燕.15例蚕豆病患儿的护理[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1,36(4):435-436.

论文作者:张光梅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5

标签:;  ;  ;  ;  ;  ;  ;  ;  

80例蚕豆病患儿的急救及护理体会论文_张光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