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峰会后20国集团发展前景展望_金融风暴论文

三次峰会后20国集团发展前景展望_金融风暴论文

三次峰会后看二十国集团的发展前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二十论文,发展前景论文,峰会论文,集团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二十国集团(G20)成为国际社会合作应对危机、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重要平台,这是发展中国家首次以平等姿态与发达国家共同参与全球治理,意义深远。G20占世界人口的2/3和全球经济总量的90%、世界贸易总额的80%,具有相当广泛的代表性。G20迄今为止已经分别在华盛顿、伦敦和匹兹堡召开了三次峰会,在推动世界经济逐步走出危机泥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匹兹堡峰会更是将G20确定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平台”,并决定每年召开一次峰会,G20的机制化进程迈出重要一步。回顾三次峰会的情况可以判断,G20已经不可能再度陷入金融危机前的沉寂状态,但未来的发展前景仍然面临一些因素的制约,有几大趋势和动向值得重视。

G20顺理成章走上前台

G20的成立时间其实已经不短。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爆发后,发达国家主动倡议并主导成立G20,背后的深层次意图是将发展中国家纳入到西方金融秩序的轨道中,避免今后类似的危机冲击到自身。但实际上,此后的世界经济金融秩序总体上比较稳定。对发达国家而言,G20的可利用性就比较有限,所以导致G20在其成立后的十多年中一直都是陷入沉寂的状态。

但是此次“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爆发后,法国主动提议召开G20金融峰会,并得到了美国的认同,这主要是由此次危机自身的特点决定的。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发达国家取代了发展中国家成为策源地和重灾区,综合实力遭受到重创,而且仅仅依靠自身的能力已经很难摆脱泥潭,急需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大国施以援手。在这种特殊情况下,G20的重要作用就凸显出来了。因为相比其他机制,G20涵盖了中国、俄罗斯以及印度等主要的新兴大国,而且这个机制也得到发展中国家的广泛认同,所以对发达国家的吸引力也显然更大。一句话,发达国家的主观需求增强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G20发挥更大作用。

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G20地位的上升还有更为深刻的背景。从七国集团(G7)到G20发展演变的大背景是,二战结束以来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影响国际格局变动的角色在不断增多。C7成立时的GDP占到了世界的80%,而目前则仅仅只占到一半左右。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新兴国家经济占全球经济的比重已经由1990年的不足四成上升到近一半,尤其是“金砖四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已经达到50%。

世界财富和权力逐步分散化,发展中国家要求分享国际规则话语权和制定权的意愿在增强。而全球化深入发展也使各国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赖进一步加深,发达国家在缺少新兴大国合作的情况下很难应付日益增多的全球性问题。G7、G8等机制已经无法完全代表当今世界的现实,新兴大国更加有效地参与全球治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上升,G20受到重视顺理成章。

美欧主导G20议题设置

金融危机促使了发达国家更加重视新兴大国的作用,推动G20低调运行十多年后迅速成为国际社会协调应对危机的重要平台,发展中国家对国际事务的发言权和影响力上升。但这些并不能成为对G20的发展前景保持乐观的理由。从已经召开的三次峰会情况可以看到,国际力量对比的消长变化并没有马上就反映到国际秩序中,现存国际机制改革的滞后性还是相当明显的。西方国家的综合实力仍然处于优势地位,对国际机制的控制力和影响力也并没有得到根本削弱。

目前来看,美欧等传统大国仍然在主导G20的议题设置和发展方向,发展中国家很难施加什么实质性的影响。在发达国家眼中,新兴大国更多是“钱袋子”,有需要的时候就赋予他们一定的平等地位,以便更顺利地拿到有利于自身摆脱危机的资金。从几次峰会情况来看,发达国家都在要求新兴大国承担更大的责任,如向IMF注资等。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发达国家主要是将G20作为争取发展中国家帮助他们应对危机的平台和工具,但是绝对不容许G20最终挑战自身的主导地位。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G20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一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面装。从三次峰会的议题设置情况来看,峰会的议题不断趋于广泛,从最开始的集中探讨如何应对金融危机,逐步扩展到诸如经济结构调整、气候变化、国内就业等等各个方面。到了匹兹堡峰会,美国更是利用主办国的便利,提出了多达九个议题。议题的分散带来的一个消极后果就是影响G20的决策和执行效率。通过短短一天的会议达成实质性成果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从前两次峰会落实情况来看,正是由于美欧的主导地位并未丧失,峰会成果落实并不是很理想。虽然峰会都提出了行动规划,并交给IMF和世界银行等机构来实施。但由于目标过于宏大,虚大于实,而且一些规划涉及利益格局重塑等根本性问题,落实难度很大。G20本质上仍然只是一个论坛性质的组织,并没有什么监督权力。所以总体来看,实际执行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的诸多承诺都口惠而实不至。

各方矛盾再度凸显制约G20发展

如前所述,金融危机是推动G20地位上升的重要而直接的因素。华盛顿峰会是在金融危机初期召开的,因为当时发达国家是始作俑者,发展中国家最开始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但是前景并不乐观。世界各国基本上都难以独善其身,因而表现出了难得的“同舟共济”的意识。伦敦峰会是在金融危机继续蔓延并逐步演变成全球性的经济危机的关键时期召开的,国际社会团结协作、共克时艰的意愿比较强烈,所以峰会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成果。

但是世界经济形势正在发生新的变化。近一段时期以来,国际金融市场逐步趋于稳定,美国、日本、欧盟等世界主要经济体也相继发布了较为乐观的经济数据。美国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负1%,好于预期,预计第三季度将出现正增长。奥巴马以及美联储人士都认为,美国经济最严重的衰退时期已经过去。德国、法国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也都出现了0.3%的增长。国际社会认为“世界经济最坏时期已经结束,未来将进入缓慢复苏阶段”的声音开始增多,金融危机初步显露出“见底”回升的曙光。

在这种背景下,匹兹堡峰会前后,各种力量之间因为金融危机而被暂时掩盖的矛盾有重新浮出水面的趋势。与前两次峰会各国“众志成城”的局面相比,匹兹堡峰会前,美欧分歧、美俄竞争以及发达国家和新兴大国的战略矛盾等再度凸显,各方围绕秩序改革主导权、地缘政治利益的竞争和冲突有所加剧。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在匹兹堡峰会召开前还主动发起针对中国轮胎的特保案,挑起了与中国的贸易冲突。虽然匹兹堡峰会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中取得一定成果,但这种矛盾再度浮现的趋势将给G20发挥更大作用蒙上一层阴影。而且随着国际秩序改革开始涉及国际利益格局的重塑等实质内容,各方本来就已经存在的矛盾和斗争将会再度激化,这些对于未来的国际多边合作都是消极因素。

发达国家有意打造于己有利的新机制

金融危机爆发以后,西方大国实力相对受损和新兴大国群体性崛起,这两种趋势在金融危机背景下都在进一步强化,这就推动国际战略格局进入了一个“量变加速”的历史新阶段。格局的调整必然带来的结构就是秩序的改革。为了不丧失改革进程中的主动权,并谋求未来秩序的主导权,各国都使出了浑身解数,纷纷提出有关秩序改革的新理念和新设想。在金融危机深化蔓延的特殊时期,G20对发达国家的吸引力是不言而喻的。但从本质上而言,这并不是发达国家心目中最为理想的选择。相比G8+5,G20赋予了发展中国家更为平等的地位,长远来看,并不利于发达国家的掌控。在这次匹兹堡峰会上,虽然美国“出人意料”地支持将G20作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平台”,实际上取代了G8的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从此就有意大幅提升G20的地位和作用。维持G20框架,对发达国家而言是选项之一,同时它们也在根据形势变化推动建立各种不同形式的多边机制。

奥巴马上台以后,奉行“巧实力外交”,对多边机制的借重和重视都在加强。借助G20平台获取新兴大国的帮助、应对金融危机的意愿上升,但总体来看功利性是比较强的。长期来看,美国的根本战略目标仍然是维护自己的霸权地位,不会容许G20等多边机制最终挑战自身。所以,美国在维护现有西方主导的多边机制的同时,也在不断推动建立和完善各种新的多边机制。奥巴马积极推动召开经济大国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峰会,而且还有意促进这个论坛性质的会议机制化建设的进程。同时奥巴马还在G8峰会期间大力呼吁在2010年召开全球核安全峰会。最近,在G7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期间,美国又非正式地提出将建立G4(也就是美欧中日)的概念。背后的目的很明显,就是要打破现有的气候变化等机制的制约,打造对自己有利的,而且由其主导的多边机制。

欧洲着眼于从美国的手中“分权”,在国际体系改革上相对比较积极,不仅率先提议召开G20峰会,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等还在G8峰会期间积极呼吁吸收6个发展中国家组成十四国集团(G14),并希望将其打造为“21世纪全球治理的核心机构”。虽然G14构想已经基本上被美国所否决,但长远来看,欧洲不会放弃建立由自己主导的多边机制的努力,未来仍可能会有新的构想出台。

相比而言,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治理机制构建上仍然处于弱势地位,更多的是加强发展中国家内部的多边合作,在推动建立全球性的多边机制上还鲜有更大的作为,而且受到实力的限制,发言权也相对有限。这种局面决定了发展中国家虽然有意继续推动G20在国际秩序改革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但很有可能会出现“力不从心”的状况,这对于G20的发展前景也是一个重要的牵制。

金融危机如何演变牵动G20发展前景

虽然G20现在面临上面所谈到的很多困难,但如果我们将眼光放长远来看,国际力量此消彼长带来的必然结果就是加大世界秩序改革的压力,这两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的。而从目前的趋势来看,新兴大国群体性崛起的势头是难以逆转的,传统大国对新兴大国的借重也必然会继续加强。而且,从新兴大国自身而言,经济地位的提升必然带来政治需求的上升。正是在这种主客观因素推动的大趋势背景下,国际体系演变很有可能将逐步进入二战结束以来最为深刻的历史阶段。从G7、G8到G8+5,直到当前G20成为国际金融合作的主要平台,这一轨迹也充分反映了世界秩序改革的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在“后金融危机时代”,G20不会也不可能再度陷入危机前的那种沉寂状态,因为它代表的是历史演进的方向。

但是这并不就意味着G20将真正成为国际舞台上的核心机制。G20是因为金融危机而走上前台的,所以危机的广度和深度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它的发展前景。这就需要对世界经济形势有一个判断。当前世界经济虽然出现了初步企稳的迹象,但国际社会对世界经济是否就此步入了复苏通道仍然存在很大的疑问和争论。普遍认为复苏将是一个长期过程,不少人还认为世界经济走势将是一个“W”型,未来仍然有可能再度陷入衰退的风险。美国经济学家萨默斯就警告说,未来5年内世界经济再度出现衰退的可能性不能排除。

世界经济形势的不确定在相当程度上为G20继续发挥作用提供了条件。韩国总统李明博和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9月2日在英国《金融时报》联合撰文称,“全球经济复苏并非板上钉钉,有三项新挑战仍然需要G20发挥作用:一是兑现已经做出的承诺;二是处理好从危机到复苏的过渡;三是向更为均衡的全球经济增长过渡,这需要G20的合作。”这从几个侧面说明了影响G20未来能否发挥更大作用的几个重要问题。G20如果能够在上述几个方面真正取得实质成果,将有助于其地位的上升。

总体来看,G20已经成为当前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平台是不争的事实,但国际战略格局并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国际力量对比并未发生结构性的变化,这决定了国际秩序的变革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国际形势仍然存在很多的变数,G20作为当前众多国际多边合作机制之一,未来存在发挥更大作用的空间,但各种力量的博弈也将对它的发展前景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

标签:;  ;  ;  ;  ;  ;  ;  ;  

三次峰会后20国集团发展前景展望_金融风暴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