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椎管内肿瘤的外科护理论文_秦丽娜

浅谈椎管内肿瘤的外科护理论文_秦丽娜

(解放军208医院神经外科)

摘要:目的 探讨椎管内肿瘤的外科护理措施。方法 抽选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3例椎管内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结临床常规护理、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及出院关照对患者预后的作用。结果 规范化、科学化、个性化的临床护理能够有效促进椎管内肿瘤患者的治疗及康复,因此具有较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关键词:椎管内肿瘤;外科护理

椎管内肿瘤也称为脊髓肿瘤,是指生长于脊髓及与脊髓相连接的各种组织包括神经根、硬脊膜、血管及脂肪组织的原发性和继发性肿瘤。根据肿瘤与脊髓、硬脊膜的关系分为硬脊膜外、硬脊膜下、髓内肿瘤三大类。在临床上常见的肿瘤有神经鞘瘤、脊膜瘤、胶质瘤、先天性肿瘤(上皮样囊肿、皮样囊肿、畸胎瘤)、海绵状血管瘤等[1]。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20~40岁最多见,男性稍多于女性,脊膜瘤好发于女性。

1.一般资料

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13例椎管内肿瘤患者,其中男性5例,女性8例,年龄19至49岁,平均年龄(27.65±0.26)岁。

2.临床表现

2.1疼痛:神经根痛是椎管内肿瘤最常见的首发症状,以硬膜外肿瘤最多见。疼痛性质多为电灼、针刺、刀切或牵拉感、咳嗽、打喷嚏和用力大便均可使椎管内压力增加而诱发疼痛或使其加剧,夜间痛和平卧痛是椎管内肿瘤较为特殊症状,病人常被迫“坐睡”。

2.2运动障碍及反射异常:在肿瘤平面表现支配区肌群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弛缓性瘫痪)及反射减弱或消失,在肿瘤压迫平面以下,表现为上运动神经元瘫痪(痉挛性瘫痪)及反射亢进,圆锥和马尾部肿瘤表现为下运动神经元瘫痪,表现为肌力下降、肌张力加强或减弱;肌肉萎缩、抽搐、肌束震颤[2]。

2.3感觉不良及感觉错误:前者有麻木、束带或蚁行感等,后者将冰误为热,抚摸误为刺痛。当感觉纤维功能完全破坏后则产生感觉丧失,其最高界面常代表肿瘤的下界。

2.4括约肌功能障碍:表现为排尿困难、尿潴留、尿失禁、阳痿、便秘、便失禁。腰脊髓节段以上肿瘤压迫脊髓时膀胱反射中枢仍存在膀胱充盈时,可产生反射性排尿;腰胝段肿瘤压迫脊髓使膀胱反射中枢受损而失去排尿反射,产生尿潴留;膀胱过度充盈,产生尿失禁[3]。腰节以上脊髓受压产生便秘,腰节以下脊髓受压产生大便失禁。

2.5其他症状:因自主神经功能受损而出现少汗或无汗、霍纳综合征的瞳孔改变、血管舒缩、立毛反射异常;如膈神经受累可有呼吸困难和窒息感。

3.治疗原则

手术治疗是其最有效的方法。有部分肿瘤术后应辅以放疗。护士要了解手术的人路、麻醉的方法,其目的是做好手术前的准备及手术后的护理。

4.护理评估

4.1评估患者一般情况:评估患者饮食、睡眠型态及营养状况、生活自理能力;家族史、既往史、过敏史、个人史。

4.2评估患者起病时的首发症状、病程长短、有无合并症,以了解疾病对病人的影响程度。

4.3评估患者是否有疼痛,疼痛的部位、性质、强度、时间及有无诱发因素。

4.4评估患者肌力、肌张力及各种反射情况,了解肿瘤压迫造成运动障碍和反射异常的程度。

4.5评估患者是否有感觉障碍,测试患者感觉情况、患者感觉平面部位,了解肿瘤压迫造成神经损伤的部位、程度。

4.6评估患者有无括约肌功能障碍,不同部位的肿瘤对括约肌的影响不同。

4.7评估患者有无呼吸频率、节律以及呼吸肌的运动情况,了解肿瘤对呼吸中枢和呼吸肌的影响程度。

4.8了解X线平片、CT、MRI等相关辅助检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5.护理措施

5.1手术前的护理

5.1.1注意病情的观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妥善处理。

5.1.2心理护理: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了解其心理需求,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并向其讲解所患疾病相关知识,向患者提供本病成功病例的相关信息,以减轻患者紧张、恐惧心理,增强手术治疗疾病的信心。

5.1.3满足患者基本生活需要,肢体活动障碍者给予帮助。

5.1.4认真倾听患者主诉,对于患者出现不适症状时,及时报告医生给予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以减轻症状及不适。

5.1.5加强营养。告诉病人尽量不偏食,多食用水果蔬菜,增加肉、蛋、奶的食用,并保证充足的水分,以保证大便通畅及增加机体的抵抗力,适应手术。

5.1.6做好手术前准备工作:根据手术要求做好皮肤及用物准备;指导患者练习床上大小便和床上肢体活动、轴位翻身的方法;遵医嘱完成抗生素皮肤试验及手术前备血工作。

5.2手术后护理

5.2.1因手术需要切开或切除椎板势必造成脊柱稳定性差,故手术后患者需要卧硬板床,要保持床单位清洁、平整、干燥。麻醉清醒前应取枕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分泌物、呕吐物误吸而引起窒息。麻醉清醒后采取平卧或侧卧位。

5.2.2按全麻手术准备吸引器、吸痰用物、吸氧装置及监护仪器等。

5.2.3与手术室护士和麻醉师认真交接患者手术中的情况;出室生命体征指标;手术切口敷料包扎及有无渗血渗液;各种管道是否通畅及皮肤受压情况。

5.2.4遵医嘱观察患者神志、瞳孔、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情况,尤其要密切观察四肢肌力、肌张力及感觉情况。

5.2.5高位颈髓手术后的患者床旁备好气管切开包、气管插管等急救物品,注意密切观察患者呼吸的频率、节律及呼吸肌的运动状态,护士协助患者摆好最有效的呼吸姿势,必要时监测血氧指标了解患者的呼吸功能,根据血气分析情况调节氧气的浓度、流量[4]。当因患者呼吸肌麻痹导致呼吸困难时,遵医嘱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5.2.6对术后的病人翻身时要头、颈、肩在同一水平线“轴式”翻身法,两人动作协调,以防脊髓再损伤[5]。一般需1~2小时翻身一次并按摩受压部位,防止压疮的发生。

5.3出院指导

5.3.1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如果伤口有红、肿、热、痛或渗液,说明有感染迹象,应及时到医院处理。

5.3.2如果发现肢体活动障碍加重、感觉障碍加重或原有症状加重,必须到医院来检查、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5.3.3严格遵医嘱服药,不可随意减量、漏服、停服。

5.3.4遵医嘱定期复查(3个月)。复查时带好检查结果及其他客观资料。

5.3.5加强营养:多食用新鲜水果、蔬菜,增加肉、蛋、奶的食用,做到饮食均衡。

6.小结

综上所述,椎管内肿瘤手术切除是目前唯一比较积极的治疗方法,亦是恶性瘤术后放疗化疗的基础。因椎管内良性肿瘤占大多数,故手术全切除或部分切除可获得治愈或好转。患者不仅要及时接受治疗,而且要注重日常的护理,正确的护理方法不仅能够辅助疾病的治疗,而且有利于缓解病情。由于椎管内肿瘤多发于青壮年,患者一旦被确诊,往往心理负担很重,易产生恐惧,悲观心理,另外,开颅术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病人容易焦躁不安,害怕和烦躁,影响休息和睡眠,甚至拒绝手术。为此,外科护理人员必须耐心解答患者的各种疑问,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并介绍成功病例,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参考文献

[1]丁锐,陈治军,谢腾,刘平非,陈晓巍,冯雨,罗小程,许强华.垂体腺瘤合并颅咽管瘤一例[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5,14(12).

[2]刘俊利.高位椎管内肿瘤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6):137-139.

[3]盛海红,万昌丽.高位颈椎管内肿瘤切除术患者的观察与护理[J].上海护理,2012,12(2):41-42.

[4]周艳,陈建明,李文艳.颈椎管内肿瘤围术期护理体会[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2,24(12):62-64.

[5]吴丹.颈椎椎管内肿瘤病手术患者康复指导的临床应用[J].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12.

论文作者:秦丽娜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1

标签:;  ;  ;  ;  ;  ;  ;  ;  

浅谈椎管内肿瘤的外科护理论文_秦丽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