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护理对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分析论文_罗敏

陕西汉中3201医院

【摘 要】目的:分析全方位护理条件下对剖腹产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提高产妇母乳的质与量。方法:笔者选取了2013.08.26-2014.12.30期间在本院实施剖宫产手术的患者100例,随机的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成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护理组实施全方位护理手段,对照组则实施传统护理,观察记录两组产妇的泌乳活动时间、2d的母乳分泌量以及术后下床活动的时间,并进行对比。结果:护理组产妇的泌乳活动时间、2d的母乳分泌量以及术后下床活动的时间都要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选择无明显差异,布局统计学意义(P>0.05),本实验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方位护理手段可以提升剖宫产产妇泌乳的质与量。结论:全方位护理手段能够明显的提高剖宫产产妇的泌乳质量,分加快泌乳活动时间,对于提高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在剖宫产产妇的临床护理中进行推广。

【关键词】剖宫产产妇;泌乳;全方位护理

母乳喂养是现代比较推崇的婴儿喂养方式,在医学界也被认为是最佳的因而哺乳方式。临床护理当中,剖宫产产妇由于分娩时间和分娩方式等各方面的原因,其泌乳活动时间比较晚,而且泌乳量也比较低,采取全方位的护理方式可能具有优化母乳分泌的作用,因此,笔者对该护理方式展开的试验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笔者选取了2013.08.26-2014.12.30期间在本院实施剖宫产手术的患者100例,产妇年龄跨度在24-3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6.5(±2.5)岁。100例产妇当中初产妇共有65名,所占比例为65%,剩余35名产妇为经产妇,所占比例为35%;产妇的妊娠周期在36-41.5周之间,所有产妇均为单胎产妇,且无妊娠、无内科以及妇科并发症,剖宫产切口位置均在子宫下段。产妇新生儿体重在3.0-4.1kg之间,均为争产体重。随机将产妇平均分为两组,护理组与对照组。两组产妇在分娩方式、妊娠周期、病史以及新生儿等方面无明显差异,本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1.2方法

对照组:产妇入院后,护理人员向产妇阐述了母乳喂养方面的知识教育,进行婴儿母乳早接触和早吮吸,根据婴儿状态,调节母乳喂养的时间和分量,保持24h母婴同室。产妇术后需禁食,在肛门排气后可进食流食。

护理组:1产妇入院后,护理人员向产妇阐述了母乳喂养方面的知识教育,进行婴儿母乳早接触和早吮吸,根据因而状态,调节母乳喂养的时间和分量,保持24h母婴同室。产妇术后需禁食,在肛门排气后可进食流食。2进一步强加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同时,护理人员还要担任起教哺乳和辅助产妇哺乳的责任,应在产妇具有答应意识之后,行母乳早接触和早吮吸,并开奶,教授产妇正确的母乳喂养方式和姿势。3婴儿分娩完成以后,尽早安排与母亲进行皮肤接触,手术完成,回到产房之后,护理人员需要对产妇进行一次完整的哺乳指导和辅助,帮助产妇尽快的掌握正确的哺乳方式,疏通产妇乳腺管,保证乳汁的顺利分泌,若产妇乳房未出现软瘪,则需对产妇乳房进行按摩,托起产妇乳房,采用适当的力度同时按摩挤压乳房乳晕双侧,按照乳晕-乳壁的方向进行,直到乳汁喷射即可。正确的哺乳方式为:婴儿赤身趴在母亲的胸部和上腹位置,双乳交替吮吸30min,让母婴的皮肤尽快的接触在一起。哺乳方式则一般采用侧卧喂养,母亲的大拇指放在乳房的上方,其余四指则放在乳房下方,保证婴儿能够顺利的含住母亲的全部乳头、大部分乳晕。4一部分产妇,尤其是初产妇,在生育之后,会出现一些心理类疾病,因此,护理人员应当配合产妇家人做好产妇的心理疏导工作,尤其要重视在家人关怀和母乳喂养方面的心理疏导,家人必须要给予产妇百分之百的关怀,不能让产妇感觉到孤单、无助,护理人员的工作则是向产妇讲解母乳喂养的 优势,排解其关于母乳喂养可替代、母乳喂养影响母亲身材的负面思想。帮助产妇建立起为人母亲的责任心和信心,尽快引导产妇进入母亲角色。5对产妇的乳房实施护理,术后1d内,需进行乳房按摩以及乳腺管疏通,及时的纠正内陷乳头和扁平乳头问题,加快乳汁分泌,同时还应当保持乳房的清洁。

1.3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产妇的泌乳活动时间、2d的母乳分泌量以及术后下床活动的时间,并进行对比。衡量标准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标注的相关标准进行:母乳充足——日哺乳频率不小于6次,单词哺乳时间应当不小于20min,不大于30min,婴儿进食后睡眠质量好,,体重正常上升。母乳不足——每日哺乳频率在六次以下,哺乳时间超过或等于30min,婴儿每日小便次数不超过5次,且哺乳后睡眠质量低,体重呈负增长。

1.4统计学原理

本实验采用SPSS18.0进行数据处理,(x±s)表示计量资料用,采用t值检验,计数采用x2检验,P<0.05表示符合统计学意义要求。

2、结果

两组产妇母乳活动时间比较结果如下:

从中可以看出:实施全方位护理手段的护理组在母乳的充足量对比上要明显的优于对照组,其母乳充足量比例达到了80%,而对照组只有70%。

两组产妇下床活动时间对比结果如下:

从上表可以看出:实施全方位护理手段的护理组在产妇下床活动时间上要明显的提前于对照组,其1d之内的下床活动产妇例数达到了48例,所占比例为96%,全体产妇均在2d之内可以下床活动。

3、讨论

在很多的研究和临床试验中都证明了母乳是最好的喂养方式,母乳喂养在营养成分、母婴感情培养等方面都要优于其它的婴儿喂养方式,能够保障婴儿发育的营养需求,提高婴儿的免疫力,加快婴儿健康成长。剖宫产手术不同于自然分娩方式,这就造成了剖宫产产妇在乳汁分泌方面可能要区别于并落后于自然分娩的产妇,加之,现代产妇有很大一部分存在不同程度和不同类型的产后心理问题,甚至拒绝母乳喂养。这就需要护理人员联合产妇家属、产妇实施全方位的护理手段,通过加强心理疏导、建立积极健康的哺乳思想,消除母亲对于母乳喂养的顾虑,同时,还需要通过乳房按摩,加快乳汁分泌。另外,不论是对于初产妇还是经产妇,都应当给予哺乳指导和帮助,帮助产妇掌握正确的母乳哺乳方式。从本研究的结果中可以看出:全方位的护理手段可以加快产妇恢复,并提高母乳质量,加快泌乳时间,护理组产妇的泌乳活动时间、2d的母乳分泌量以及术后下床活动的时间都要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选择无明显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本实验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方位护理手段可以提升剖宫产产妇泌乳的质与量。全方位护理手段 对于提高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在剖宫产产妇的临床护理中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国芳.全方位护理对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观察[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02):561-562.

[2]段崇石.对剖宫产产妇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干预对其母乳喂养质量的影响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7):361-362.

[3]郭秋霞.剖宫产产妇实施全方位护理模式对其乳汁分泌及母乳喂养的影响[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13):164-165.

[4]陈小芹;陆小莉;屈利洁.持续性阶段护理对剖宫产产妇产后疼痛、舒适度及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5(11):462-463.

[5]章历红;闻爱群;王丽莉.整体护理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恢复及母乳喂养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4(29):816-817.

论文作者:罗敏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6

标签:;  ;  ;  ;  ;  ;  ;  ;  

全方位护理对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分析论文_罗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