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的阿托伐他汀治疗效果观察论文_黄文君

(玉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四川泸州 646100)

【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并探究有效性。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70例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则结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NT-pro BNP 水平为(402.36±167.85)μmol/L,对照组为(588.63±173.20)μmol/L,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后无症状患者具有良好效果,能够改善病情,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心肌梗死;无症状心衰;阿托伐他汀;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3-0036-02

心肌梗死属于常见的且较为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在治疗过程中可出现心力衰竭。而无症状心衰则为左心室功能障碍的一种表现,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胸痛、心肌缺血等,并造成患者呼吸困难,但是在治疗过程中缺乏重视。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70例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着重探究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有效性,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70例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均已确诊,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患者。其中,男性38例,女性32例,患者年龄在49~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8±3.4)岁,病程在1~10年之间,平均病程为(6.5±2.1)年,尿酸均值则为(277.6±81.5)μmol/L,肌酐均值则为(82.5±14.8)μmol/L。除此之外,已经排除患有血液系统疾病、代谢类疾病和认知障碍的情况,所有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即给予洋地黄、利尿等药剂;观察组则结合阿托伐他汀(国药准字:H20093819;生产单位: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治疗,每天一次,每次40mg,需连续服用。

1.3 评价标准

本次实验将观察患者的氨基末端利钠肽(NT-pro BNP)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除此之外,将对患者的心功能进行治疗前后的比较探究,具体包括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S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1.4 统计方法

对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采取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就本次实验结果来看,治疗前,观察组的NT-pro BNP 水平为(711.56±176.62)μmol/L,对照组为(712.56±164.18)μmol/L;治疗后,观察组的NT-pro BNP 水平为(402.36±167.85)μmol/L,对照组为(588.63±173.20)μmol/L,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除此之外,在心功能的对比上,两组患者在LVESD、LVEDD上均有所下降,在LVEF上则有所上升,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3.讨论

对于心肌梗死患者而言,无症状心衰患者在临床上不会表现出典型的胸痛、胸闷症情况,当患者心衰程度加重时,其血浆BNP水平则会有明显提升,NT-pro BNP浓度也会随之上升。而心力衰竭属于器质性心脏病的一种,且预后效果不佳。从目前治疗情况来看,在心力衰竭的治疗上得到了稳步的提升,但死亡率控制情况仍较差,且超过了50%。据相关资料显示,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当患者LVEF低于50%时,则认为心功能不全,而无症状心衰也是其中的表现之一[1]。该类患者病情发展相对隐秘,但由于恶化速度较快,导致患者的生存期较短,严重威胁到其生命健康,多数患者存活时间不超过1年。因此,针对无症状心衰患者的早治疗,有利于延缓病情发展,有利于为患者争取更多的生存时间,尽可能的为患者考虑,提高医疗服务的有效性。

脑尿钠肽(BNP)是心力衰竭的重要标志,其组成为132个氨基酸残基,能够有效地反应患者左心室收缩情况2,能够较为准确的判断心衰病症。当患者具有心衰症状时,NT-pro BNP分泌加快,半衰期较长。在本次实验中,我们还关注了患者的心功能,通过进一步的了解、评价,能够加强对无症状心衰的敏感度分析。而他汀类药物有利于改善患者心肌肥厚的问题,与此同时,能够抑制交感神经兴奋,防止神经内分泌过度激活[3],从而有效地控制了患者猝死的发生率。除此之外,内皮功能不全也是无症状心衰患者的一个表现特征,他汀类药物能够从侧面改善内皮细胞功能,有利于防止心肌缺血问题。从本次实验结果来看,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更高,在NT-pro BNP的控制改善上反馈较好,在心功能的对比上也具有自身优势。

综合上述分析,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后无症状患者具有良好效果,可以改善患者的NT-pro BNP水平,并且有利于心功能的缓解,及时的优化病情,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戴文琴.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5,9(10):151-152.

[2]黄燕飞.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5(8):118-119.

[3]张中潇,窦春梅.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6,7(5):201-203.

论文作者:黄文君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9

标签:;  ;  ;  ;  ;  ;  ;  ;  

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的阿托伐他汀治疗效果观察论文_黄文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