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变高压侧避雷器故障分析及防范措施论文_侯旭磊

(中电建甘肃能源华亭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甘肃平凉 744106)

摘要:7500kV避雷器由于密封不严,潮气进入,在相电压长期作用下击穿接地,导致2号主变跳闸。本文对避雷器故障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避雷器;分析;防范措施

一、前言

我公司750kV升压站接线采用发电机-变压器联合单元接线,升压站共配置3组氧化锌避雷器,分别是1、2号主变高压侧各一组,线路出线侧一组。避雷器型号为:Y20W5-600/1380W,一相避雷器由4节串联。生产厂家为西安西电避雷器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日期为2009年7月。

二、事件经过

1、情况简介

2015年6月5日,1号发电机带400MW负荷运行。2号发电机停运。2号主变降压带2号机厂用运行。当天天气良好,系统无操作,整个系统也无异常现象。21:47分,2号电子间2号发变组C、D柜报“主变差动”、“主变差动速断”保护动作,7521开关跳闸,2号主变失电。2号机厂用电全失。2号机柴油发电机启动带2号机保安段PC段负荷。经电气二次检查故障录波(见附件1),故障持续60ms后切除,保护动作正确。就地检查主变高压侧B相避雷器击穿损坏,4节避雷器压力释放均动作、瓷瓶外观无损伤。计数器(带泄漏电流检测表)损坏。

2、避雷器预防试验及在线检测情况

故障避雷器分别在2013年6月、2014年9月进行了预防性试验,在2014年3月、2014年11月、2015年4月进行了在线检测,试验记录见附录1,试验结论合格。

三、避雷器解体

2015年6月11日我公司和西电避雷器公司相关人员在西电避雷器公司包装现场共同对四节避雷器元件从上到下按编号顺序(第1、2、3、4节)进行解体。

1、3、4节元件解体情况

瓷套无破裂,密封圈和密封结构无异常,状况良好,元件内部无锈蚀现象。部分电阻片破裂。绝缘支撑杆、绝缘筒都有被电弧烧蚀的痕迹。1、3、4节情况相同(见图1、图2、图3)。

图1 图2

第2节避雷器元件解体情况

瓷套无破裂,密封圈和密封结构无异常,上下盖板及相关的金属件有明显的锈蚀现象。电阻片未出现破裂情况,但部分电阻片表面有受潮痕迹。绝缘支撑杆、绝缘筒有被电弧烧蚀的痕迹,绝缘筒被电弧烧蚀严重,绝缘筒外表面有明显的电弧烧蚀通道(见图4、图5、图6、图7)。避雷器元件上部防爆片动作后有一缺口(见图8、图9)。

图3

图9

四、原因分析

根据现场及解体情况,经分析认为:

1. 该相避雷器发生故障是由于第二节元件受潮,引起元件内部短路,本应由四节元件承受的相电压由其它三节避雷器元件承受,导致其它三节元件热崩溃,从而造成整只避雷器短路,压力释放装置动作。

2. 第二节避雷器元件的盖板内侧存在锈蚀现象,密封圈和密封结构无异常,瓷套完整无裂纹。内部受潮原因应是上部防爆片存在缺陷,导致潮气浸入。防爆片的缺陷可能是在产品包装、转运、发运、装卸及安装过程中产生的,在避雷器运行过程中,防爆片缺陷逐步扩大(如较大的温差等环境因素的影响),随着近期雷雨天气的频繁出现,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导致避雷器故障发生。

3. 此次避雷器故障是由于防爆片缺陷引起的,属于产品质量问题。

五、预防措施

1、利用停电机会对1号主变A、B、C相避雷器和2号主变A、B相避雷器进行检查、试验;

2、做好750kV升压站避雷器泄漏电流的日常巡视和记录;

3、定期做好避雷器的在线监测阻性电流和全电流工作;

4、利用机组检修做好避雷器的内部压力测试;

5、做好750kV升压站避雷器的夜晚红外检查工作。

参考文献:

[1]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2] 110(66)kV-750kV避雷器管理规范 国家电网2005

论文作者:侯旭磊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2

标签:;  ;  ;  ;  ;  ;  ;  ;  

主变高压侧避雷器故障分析及防范措施论文_侯旭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